金锡林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牙列缺损治疗采取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規固定修复两种修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采取常规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固定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方法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咀嚼舒适度与牙列修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牙周疾病与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固定修复而言,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案可使牙列缺损患者的牙齿美观性与咀嚼功能有效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牙列缺损;常规固定修复;口腔种植修复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01
牙列缺损是一种常见牙科疾病,对患者咀嚼功能、语言表达能力、牙龈美观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也会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常采取常规固定修复与口腔种植修复两种修复方式治疗,均具有一定治疗效果。本文特选取8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修复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第一磨牙缺失,纳入患者均在知情自愿下参与本研究。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9.41±4.71)岁;观察组40例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23~53岁,平均年龄(40.42±4.67)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均采取常规固定修复方案,选取4%盐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麻醉完全后,进行基牙牙体预备与排龈处理,应用硅橡胶作为材料进行印膜并灌制石膏模型,制作氧化锆全瓷冠桥,试戴合适后将修复体进行常规粘接,术毕后告知患者做好口腔清洁,术后3个月进行复查。观察组40例患者均选择口腔种植修复方案治疗,行局部浸润麻醉(药物同对照组),麻醉完全后利用引导板对缺失位置的植入点进行定点处理,于牙体缺失部位利用环形刀制作一个孔洞,对局部粘骨膜厚度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利用先锋钻钻孔后,利用扩孔钻进行逐渐钻孔。制备种植窝完成后将种植体妥善植入。术毕后告知患者注意口腔清洁,于术后3个月来院复查并进行二期修复,外观修复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间隔3个月后再次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咀嚼舒适度与牙列修复满意度,以10分为评价标准,分数越高提示越佳[2]。记录两组患者牙周疾病与基牙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并发症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以()描述,计数资料用χ2值检验,以(%)描述。P值<0.05时,数据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咀嚼舒适度与牙列修复满意度评分比较
根据表1两项评分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咀嚼舒适度与牙列修复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据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牙周疾病与基牙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牙列缺损是一种口腔常见疾病,多与口腔清洁不佳、饮食习惯不良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牙列缺损多发生于后牙,主要与长期咀嚼导致后牙磨损程度增大有关,同时龋病、牙体牙髓疾病等口腔疾病均可导致牙体缺损发生[3]。上述因素可单因素或多因素造成影响,对牙列的完整性造成极大损害,影响患者的口腔正常功能,降低口腔美观度与实用性。常规固定修复是创伤性修复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缺损周围组织造成一定的损害[4],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口腔种植修复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使牙列形态与功能得到有效恢复,通过种植形式也可使牙列咀嚼功能与美观性得到较大改善。相比于常规固定修复治疗而言,口腔种植修复具有美观性良好、损伤性较小咀嚼舒适度高等优势[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咀嚼舒适度与牙列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分析,口腔种植修复治疗通过种植体与周围正常牙齿承担牙合力,可使患者的咀嚼功能有效恢复,且种植体与正常牙列组织较为相似,具有较高的美观性,同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与常规固定修复效果比,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案可使牙列缺损患者的牙齿美观性与咀嚼功能有效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高亚超.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固定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5):65-67.
韦彦锋, 刘艳春, 白琴. 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 16(21):2171-2173.
陈薇.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8):165-166.
魏巍, 任伟, 吴祥冰. 固定义齿修复老年患者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 25(11):808-810.
丁宁, 林彤, 侯丽鹏. 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临床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 2016, 27(20):3412-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