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玲
【摘要】 生命化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要敢说、能写、会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每位教过小学三年级语文的老师都知道三年级语文确实不好教,最难就难在作文教学。
【关键词】 仿写 阅读 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236-01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始阶段,一下子由二年级的看图写话练习过渡到三年级的习作,他们有点无所适从,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因此作文课上演的戏码就是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相爱相杀,写的痛苦,看的纠结。如何让学生在开始作文时,引领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作文产生兴趣,让学生乐写、愿写,个性写作得以发挥,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是从教中年级段的老师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们由于电子产品的诱惑,实践活动的多彩,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因而他们阅读量小,缺乏积累,思维浅表化,个性化的见解和情感苍白。大部分学生习作时只是在记叙自己看到、听到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文成了流水账,很少有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小学生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有机结合,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的直接方式。但是,许多学生不善于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离开教师的指导,大部分的学生没材料可写,习作无从下笔,然而,一旦指导,习作中充斥的大多是老师的见解,老师的情感,学生只是简单接受而已,形成大多数学生用“同一个大脑”写作文的局面。
因此,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富有实效的仿写,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应奏好以下四步曲:
一、揣摩习作范文——仿写的基础
范文是学生的样板,它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内心的感受,从中,学生可以领悟到许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丰富自己的语言,为他们今后的构思提供材料和模式,从而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一篇文章如能引导学生读好就能使学生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所无法见到的情景,了解到许多表情达意的方法。尤其是对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社会阅历较浅,习作素材的积累更是贫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无论是语言还是写作技巧、主题的表达都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要求。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降低了写作难度,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如诵《秋天的雨》,可引导学生运用拟人化手法描写某个季节的雨或描写秋天的景物;学《玩出了名堂》可启发孩子说说自己独自或和小伙伴一起玩的经过,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品《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仿照文章的写法,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读《陶罐和铁罐》可运用拟人化手法描写事物之间的对话。如文具盒里的悄悄话;大树和小草等;赏《荷花》可仿照文章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观《翠鸟》可仿照第一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鸟的外形;仿《争吵》写一件同学之间发生的真实的事......
可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仿写之“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即使让学生进行模仿的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二、紧扣阅读教學——仿写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显然这里的“举一”就是凭“例子”示范;“反三”就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形成灵活运用的技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如《小摄影师》,运用人物对话描写,续编故事;《她是我的朋友》,说说医生会对阮恒说些什么;《赵州桥》,可让孩子大胆想象,写写栏板上龙的不同姿;《风筝》可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写放风筝的经过。
仿写这种作文教学模式,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体现学习语文的规律。它在“读”和“写”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减缓了作文坡度,让学生把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内化为写作技能。
三、联系课外读物——仿写的拓展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指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因此,指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开阔学生视野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读写结合,方能相得益彰。在多读课外书的基础上,偶尔仿写亦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看完《5月35日》,想想他们在懒人国还会有哪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读完《吹牛大王历险记》,笑完后不妨联想还可以经历些什么,然后怎么样化险为夷。
四、链接课外活动——仿写的升华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仿写同样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学生参加的各项活动。只有抓住自己在活动中的细节,才能写出自己真实经历和独特的感受。
对于小学生来说,仿写是一种很有效的作文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习作的兴趣,甚至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但作文的仿写不同于学艺那样的机械模仿,而是在学习领悟范文基础上的独立创新。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它的作用和地位,恰当的使用仿写这一手段,指导学生走出作文仿写的误区,把学生模仿的天性转化成为创新的能力,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