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华,钱晓莺,周宇,董冬香,熊明弟
(浙江省荣军医院,浙江嘉兴314000)
细腻均匀的肤质一直是健康美丽皮肤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自然老化、光老化的多种因素,加上皮肤疾病以及其他因素刺激,导致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毛孔粗大。面部毛孔粗大通常被认为是皮肤老化的重要外在表现。毛孔粗大对健康不会构成重大危害,但严重妨碍美观,也影响皮肤正常功能的发挥,导致患者自信受损甚至构成心理阴影,从而影响其工作、学习、生活等。目前有关皮肤毛孔粗大治疗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化学换肤术和激光治疗及外用护肤品等。本课题组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采用果酸治疗面部毛孔粗大,并使用VISIA皮肤检测仪定量评价临床疗效,以优化临床上毛孔粗大的评价系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收集面部皮肤毛孔粗大患者40例,均为女性;年龄26~46岁,平均34.6岁。毛孔粗大主要位于鼻部及颊部,皮肤类型为FitzpatrickⅢ、Ⅳ型。排除标准:①对果酸溶液过敏者;②面部有过敏性皮炎患者;③面部有疱疹或疣患者;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⑤半年内口服或外用过维甲酸药物者;⑥正在口服抗凝药或吸烟者;⑦近期接受过手术和(或)放射治疗的患者;⑧不能做好防晒的患者;⑨疤痕体质者;⑩孕妇或哺乳期妇女[1]。
1.2 方法
1.2.1 药物和仪器 采用浓度分别为20%和35%的果酸换肤液、中和液(美国Neostrata公司),VISIA皮肤检测仪(美国Canfield公司)。
1.2.2 术前准备 治疗前向患者介绍果酸治疗毛孔粗大的技术原理,解释治疗中存在的风险,让患者了解术后反应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和耐心,签署果酸治疗知情同意书。清洁面部,不涂抹任何化妆品,15 min后分别采用VISIA皮肤检测仪采集数据和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拍摄面部标准照片。
1.2.3 治疗方法 果酸治疗方法如下:洁肤后,用凡士林保护眼角、鼻唇沟、口角等部位。首次治疗采用20%浓度的果酸,将果酸溶液均匀迅速刷于患者面部并开始计时,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反应,一般停留2~10 min,当治疗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白霜或不适时,以中和液(芯丝翠活肤中和液)中和,然后冰敷15~30 min。根据患者皮肤的实际情况下次治疗可提高果酸的浓度至35%。治疗间隔为3周,共治疗4次。治疗后1周内不要进行游泳、桑拿、以及剧烈的户外运动。
果酸治疗后嘱患者当天保持创面干燥,保护好皮肤结痂部位,待结痂自然脱落。避免用手抠下结痂,防止留下瘢痕,产生色素沉着。治疗期间嘱患者严格防晒,每天使用防晒指数(SPF)值≥30的防晒霜。
1.3 疗效评价
1.3.1 VISIA皮肤检测仪评分 采用VISIA皮肤检测仪,从正面、左侧、右侧3个角度拍照并存档[2]。分析皮肤毛孔、斑点、皱纹、紫外线色斑、棕色斑、红色区、紫质、纹理共8个指标。VISIA自动生成绝对分值,代表选定区域皮肤特征检测值的面积和强度,作为分析标准和统计数据使用。绝对值数值越大,证明该处皮肤特征计数越强。
1.3.2 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价法 参考国内学者提出的面部毛孔粗大的评分标准的进行评分[3]。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4周,在同一背景、光线及位置的条件下,进行面部(面颊部、鼻翼部及鼻尖部)正、侧面临床对比照片。根据王青等[3]的评分标准由2名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评估,评级方法为1级:极少可见毛孔;2级:轻微可见毛孔;3级:清晰可见毛孔;4级:明显可见毛孔或内含小于毛孔大小的角栓;5级:非常明显可见毛孔或内含与毛孔大小一致的角栓;6级:明显扩大毛孔或内含突出毛孔的角栓,成草莓样。
1.3.3 患者满意度的评价 疗程结束后4周,由患者对疗效进行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级满意度主观评价,满意率以非常满意率加满意率计算。
1.3.4 不良反应 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红斑及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VISIA皮肤检测仪分析结果 根据VISIA皮肤检测仪对各种皮肤特征的分析结果可见:治疗后的各种皮肤特征绝对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其中毛孔、斑点、棕色斑、纹理的绝对分值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果酸治疗前后对比图,见图1。
表1 治疗前后VISIA数值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VISIA数值比较 (±s)
治疗前 治疗后4周 前后比较(t、P)毛孔 42.95 7.39 22.7 3.79 10.91 <0.01斑点 29.45 6.12 20.9 4.08 5.2 <0.01皱纹 9.65 3.01 8.25 3.26 1.41 >0.05紫外线色斑 17.15 3.27 15.75 3.0 1.41 >0.05棕色斑 27.1 8.49 20.6 7.5 2.56 <0.05红色区 18.15 3.0 16.95 3.55 1.16 >0.05紫质 11.2 4.14 8.9 4.0 1.79 >0.05纹理 14.1 3.96 8.95 3.36 4.43 <0.01
图1 患者果酸治疗前后对比图
2.2 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价法评分结果示 治疗前、治疗后 4 周评分分别为 4.15±0.88、2.45±0.69,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7,P<0.01)。
2.3 两种评分方法结果均提示果酸治疗面部毛孔粗大疗效较好,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为85%,无不满意患者,满意度较高。
2.5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能耐受果酸治疗,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反应,1~3 d红斑消退,创面脱痂时间为3~10 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色素减退及瘢痕形成等不良反应。
面部毛孔粗大是常见的皮肤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是同时进行的,皮肤的弹性逐渐丧失,毛囊周围的支持结构缺乏等,也可以造成皮肤毛孔粗大[4]。
目前有关面部毛孔粗大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激光治疗,化学换肤术等。上述方法均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及应用限制。毛孔紧致类化妆品作用持续时间短,需每天反复使用,产品功效不一,患者难以选择。剥脱性激光换肤在改善面部毛孔粗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存在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容易发生皮肤色素沉着等[5-6]。有研究表明,化学换肤在治疗皮肤老化中有重要作用[7]。
以往评价治疗毛孔粗大疗效的方法主要为通过拍照对比,医生和患者通过观察来评估,可能会存在对检测结果认知的不一致性。目前用于临床上,可以较客观地评价皮肤状况的无创伤性皮肤检测技术,如皮肤镜[8]、VISIA皮肤检测仪等,其中VISIA皮肤检测仪可以定量分析多种皮肤特征,如色素斑、红斑、纹理、毛孔、紫质等,可用于追踪观察皮肤性质的改变情况[2]。临床上吴红巾等[9]已运用VISIA皮肤检测仪评价CO2点阵激光两种模式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同时建议临床医生依据需要选择相应皮肤特征参数进行检测分析。所以此次研究笔者引用了VISIA皮肤检测仪来进行分析评价,以达到优化毛孔粗大的评价系统的目的。
果酸是指一系列α位有羟基的羧酸的统称,又称α羟基酸,其主要来源于各种水果,有皮肤渗透性强、不破坏表皮屏障功能等特点[10]。从原理上看,羟基酸属于浅层换肤术,损伤深度为0.06 mm颗粒层到真皮乳头层表面,能做到特效和瞬间的剥脱,调节角质形成过程,使角质层柔韧性增强避免角质层过度堆积[11]。果酸治疗毛孔粗大,是通过果酸在皮肤表面的涂抹,破坏角质层细胞间的相互连接,去除多余的角质层,使皮肤再生和真皮胶原重组,从而达到治疗和美容的效果[1],另外,α羟基酸可以渗透到真皮,刺激皮肤受损部位重新生成胶原蛋白,促进皮肤再生、使黑素分布更均匀,刺激真皮层重建,使皮肤变得光滑。研究认为,采用常规果酸进行化学换肤后,术后可出现面部紧绷感、红斑、脱屑、结痂等反应,一般3~7 d可恢复[12-13]。正换肤效果最长可以持续14 d左右,可持续见到新生排列整齐且较厚的角质层[14]。
通过笔者的研究,发现果酸治疗毛孔粗大。每3周治疗1次,治疗4次。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率高。治疗结束后4周毛孔评分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SIA检测仪对皮肤毛孔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两种评价方法结果相近,均显示果酸治疗毛孔粗大疗效较好,笔者认为,VISIA皮肤检测仪可以更客观地评价皮肤综合特征,使医生和患者对治疗效果有更客观地了解,可以推荐作为面部毛孔的定量评价。采用两种毛孔评价方法可以达到优化临床毛孔粗大评价的作用,临床上值得推荐。
另外,治疗中VISIA检测显示患者斑点、棕色斑、纹理的绝对分值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和果酸的作用原理有相关性,提示果酸治疗有助于淡化皮肤表浅的炎症性色斑和表皮深层的色斑,给临床上毛孔粗大同时伴有黄褐斑的患者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以后可以作这方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