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真 ,吴若晨 ,高毅明 ,陈佳 ,王洋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0021;2.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泰安271000)
浅表性肢端纤维黏液瘤(Superficial acral fibromyxoma,SAF)也称指趾纤维黏液瘤,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手指和足趾(甲下和甲周)的浅表软组织肿瘤。国外学者报道约300例[1],国内仅见8例报道[2-8]。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手指的SAF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患者于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自述发现皮肤肿块半年。皮肤科检查左手中指末端见1个淡红色肿块,质地较硬,有压痛,表皮破溃。随后行肿块局部切除。
1.2 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制片和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法,抗体购自上海基因科技公司,均按说明书进行,并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
1.3 结果判断 按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判读:阳性细胞 0~5%为阴性,6%~50%为灶阳性,51%~100%为弥漫阳性。
2.1 病理检查 ①大体观察:梭形皮肤组织1块,大小0.7 cm×0.4 cm×0.2 cm,皮肤中央见1个灰红色结节,直径0.3 cm,切面灰红色,实性,质地中等;②镜下形态:低倍镜观察肿瘤位于真皮,无包膜,边界不清,部分区域浸润表皮伴溃疡形成,肿瘤未侵及皮下组织,见图1。高倍镜观察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和星形纤维母样细胞组成,见图2,呈束状、编织状或杂乱排列于胶原化和黏液状的间质中,见图3,核分裂罕见,细胞无明显异型,可见丰富的纤细薄壁血管散在分布,部分区域可见红细胞外渗现象。
2.2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细胞阳性表达Vim、CD34 和 CD10,见图 4、5,阴性表达 Desmin、SMA、MyD1、S-100、CKpan、CD68、CD99,见图 6。
2.3 病理诊断 (左手中指)SAF。
SAF是一种好发于成年人手指和足趾的浅表软组织纤维黏液性肿瘤,由Fetsch等[9]于2001年首次报道本病。SAF的确诊主要依靠常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
图1 肿瘤位于真皮,无包膜,表皮可见溃疡形成。(HE染色×20)
图2 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和星形纤维母样细胞组成。(HE染色×400)
图3 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或杂乱排列于胶原化和黏液状的间质中。(HE染色×40)
图4 肿瘤细胞CD34阳性EnVision法(IHC染色×40)
图5 肿瘤细胞CD10阳性EnVision法(IHC染色×100)
图6 肿瘤细胞CD99阴性EnVision法(IHC染色×40)
SAF临床上多表现为缓慢性生长的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少数有疼痛感,部分病例有外伤史。少数伴有溃疡[10]。国外报道病例显示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 2 倍,发病年龄为 43~52 岁[1,9,11-13],除了常见的好发部位手指和足趾外,SAF也可发生于手心[10,12-15]、足跟[11]、手腕和足底[16]。肿块病程在3个月~30年,肿瘤直径0.6~5.0 cm,平均1.5 cm[9]。通过影像学检查,部分病例报道中SAF可侵及骨组织[17-18]。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本例患者男,37岁,发病部位为中指末端,最大直径0.7 cm,缓慢生长,临床特点与文献报道相符。
SAF的病理学特征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大体表现:SAF常呈外生性生长,类圆形、息肉状或疣状的孤立性病变,质地软硬不等或黏冻状,切面灰白色。部分病例的肿瘤界限较清,结节状或分叶状,部分则边界不规则或不清;②低倍镜观察,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层,可累及皮下组织甚至骨组织,无包膜,呈推挤性或浸润性生长方式,大多数肿瘤与表皮有界限;③高倍镜观察,肿瘤细胞主要由星形或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组成,间质呈黏液样、黏液胶原样或胶原样,在黏液样区域中可见丰富的纤细的薄壁血管及多少不等的肥大细胞,部分病例可见红细胞外渗现象。肿瘤细胞在间质中呈疏松的席纹状结构或杂乱排列。大多数肿瘤细胞温和,仅有轻至中度异型,核染色质均匀、细致,无明显核仁,胞质淡嗜酸性,核分裂象罕见。少数肿瘤显示中至重度核多形性和较多核分裂象(多达 7/50 HPF)[9,11],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及坏死,偶见多核巨细胞,但其预后意义尚不明确[15]。此外有文献报道SAF可伴软骨、骨化生及含有脂肪成分[11]。免疫组组化学显示肿瘤细胞除表达波形蛋白外,绝大多数SAF表达CD34,多数病例还表达CD99,部分病例灶性表达EMA、CD10和Nestin。SAF中的瘤细胞不表达a-SMA、MSA和desmin,提示不具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也不表达 AEI/AE3、S-100、HMB45、 载 脂 蛋 白 D、Claudin和MUC4[19]。遗传学研究:基因测序未检测出GNAS1突变;FISH检测显示无FUS-CREB3L2、USCREB3L1融合基因[2]。本例病理形态镜下肿瘤位于真皮层,无包膜。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和星形纤维母样细胞组成,呈束状、编织状或杂乱排列于胶原化和黏液状的间质中,无明显异型,可见丰富的纤细薄壁血管散在分布,肿瘤细胞表达Vim、CD34和CD10,病理形态与文献报道相符。
本病需与下述疾病相鉴别:①指趾黏液性囊肿:是一种良性的腱鞘囊肿,好发于指间关节或近端甲襞,病变内细胞密度低,疏松黏液样,有时可见囊性区域,特别是病变的中心部位。②浅表性血管黏液瘤:形态上与以黏液样基质为主的SAF相似,包括显著的血管结构,黏液样基质,以及梭形、星形细胞。但该肿瘤好发于头颈、躯干、下肢及生殖区的浅表真皮或皮下,镜下其黏液样基质非常丰富,可形成黏液池,黏液池周围为无细胞裂隙样腔隙,且呈小叶状或多节结状生长,间质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可为Carney综合征的组成部分。③神经鞘黏液瘤:好发于头、颈和上肢。镜下见肿瘤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呈多小叶状分布,小叶内间质呈黏液样,小叶之间为纤维间隔。在丰富的黏液背景上分布梭形、星形、多角形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S-100呈强阳性。④梭形细胞脂肪瘤(SCL):当SAF含有脂肪成份的时候容易与SCL混淆,SCL好发于颈后、背部与肩部。镜下SCL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梭形细胞、黏液样基质和多少不等的双折光性绳索样胶原纤维构成。肿瘤细胞阳性表达BCL-2、CD34。而有文献报道SAF虽然表达CD34,但阴性表达BCL-2[16]。⑤黏液纤维肉瘤:多发生于50~70岁的老年人,极少发生于手指或足趾。肿瘤多位于皮下组织内,呈多结节状。瘤细胞呈束状排列,胞质呈淡嗜伊红色,可见空泡状的假脂肪母细胞。多数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少数表达MSA或α-SMA,后者提示其具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⑥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GMFS):好发生于大腿、躯干、臀部和腹股沟,可见交替性分布的胶原样和黏液样区域混合组成,二者之间可见移行或过渡现象。瘤细胞常呈漩涡状生长,血管相对稀少,多呈拱状、曲线状或弧线状。LGMFS特征性病理表现为肿瘤内可见散在圆形或不规则巨菊形团。瘤细胞MUC4阳性,CD34阴性[16]。文献报道对LGMFS的研究显示,t(7;16)(q33-34;p11) 使位于 7q33-34 上的 CREB3L2基因与位于16p11上的FUS基因融合,产生FUSCREB3L2(BBF2HF)融合性基因[20]。⑦肢端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性肉瘤:较少见,好发于四肢远端,多结节状,并浸润至皮下脂肪及皮肤的真皮层。病变由炎症性区域、玻璃样变区域和黏液样区域混杂组成。肿瘤有3种细胞,包括梭形细胞、核类似于病毒包涵体或霍奇金淋巴瘤R-S细胞样的细胞和多空泡脂肪母细胞样细胞。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肿瘤最常发生在躯干,四肢少见,很少累及肢体远端。肿瘤位于真皮,由梭形或短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组成,排列成漩涡状或席纹状结构,常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肿瘤与表皮之间常有1条狭窄无肿瘤带。当肿瘤间质呈黏液样变性时,CD34标记明显减弱,可为阴性[22]。此外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可特异性表达载脂蛋白D(Apo D)。
浅表性肢端纤维黏液瘤无特殊防治措施,对SAF的治疗应局部完整切除肿瘤,并保证切缘干净。但手术治疗不彻底往往引起肿瘤复发,文献报道本病的复发率为10%~24%[22]。本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8个月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