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琳
【摘要】律动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提升学生节奏感与学生音乐体验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就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将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律动教学 小学音乐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85-01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音乐不仅能够开发小学生的智力,还能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人们应该对音乐的教学重视起来。律动教学是小学音乐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適应小学生音乐学习的需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研究。
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针对性律动教学
所谓“律动教学”,就是通过身体语言和身体动作来培养小学生自身对于音乐的反应和感受音乐的能力,想要有效的实现“律动结合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课堂主体归还给学生,以小学生为主体进行律动教学,律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肢体动作来制定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音乐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比如:教师在指导《爸爸、爷爷和我》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走出相应的音乐节奏,当听到的指令是“爸爸在走路”的时候,要根据正常的音乐速度进行走路,而当听到“爷爷在走路”的时候,小学生就应该适当的放慢脚步以契合音乐速度,这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同时,肢体语言也能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自身的节奏感与音乐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最大限度提升去学习效果。
2.丰富律动形式,提升律动教学实效
出于对小学生天性因素的考虑,由于小学生比较爱玩好动,并且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使其更加生动精彩,这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音乐律动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定许多的情节,或者是组织一些角色游戏,让小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这能够有效的吸引小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歌曲《保护小羊》时,教师就应该根据具体的音乐内容为孩子们安排不同的角色,然后在歌曲播放的过程中进行表演,这既能够实现音乐游戏化,也能够让小学生的游戏中感受到音乐律动节奏,以此不断提升自身对音乐律动形式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觉律动和舞蹈律动,在满足小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完成了音乐学习,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充分利用游戏,激活课堂律动教学
音乐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增添了许多的趣味性,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很集中,所以在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音乐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来提升教学效果,一定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之中,大量开设课堂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音乐律动感,在律动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比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节组织学生对该音乐内容进行表演,要指定一个同学扮演蜗牛,一个同学来演唱旁白部分,最后再找两个学生扮演黄鹂鸟,当演唱到“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啊”,扮演蜗牛的学生就一定要将背着“重重”的壳的感觉表演出来,如此才能够体现出具体的音乐环境,当演唱到“两只黄鹂鸟嘻嘻哈哈在笑他”的时候,扮演黄鹂鸟的学生应该表演出交谈的样子,并加以适当的表情,这些律动形式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律动,也能够在自身律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之后,教师要再组织其他小组对这一歌曲进行表演,最后以评分的形式分出胜负。除了角色扮演游戏,教师也可以组织其他游戏进行音乐教学,比如“你比我猜”,这个游戏不仅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互动能力,在团结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游戏。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两名同学为一个小组,一名同学将看到的歌曲名称做成动作表演给另一名同学,比如教师说先给出的歌曲是《数鸭子》,一名同学就可以学鸭子的教师,并且扮演出数鸭子的状态,另一名同学就能够通过她的动作猜出歌曲的名字了,游戏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综合运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确保律动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薛会莲.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8(74):239.
[2]张敬学.小学音乐课堂体态律动教学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03):22.
[3]龚晓红.小学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J].教师, 2018(5):62.
[4]曹素珍.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 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