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研究

2019-03-26 01:01张思雨陈佰霞尹德志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张思雨 陈佰霞 尹德志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互联网+”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涵的分析,探讨其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并进一步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与实现路径,如加强互联网的教育监管,优化“互联网+”环境;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夯实教育基础;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介素养,改进教育方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等。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2-0168-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发展不仅事关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与否。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当前我国高校需要面对的重要时代课题。

一、“互联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一)“互联网+”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的“互联网+”,指的是依靠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互联网的优势运用到传统的产业中,通过优化配置资源、转变业务系统、创新商业模式等方式和路径来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将“互联网+”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实现互联网技术与某一领域的有机融合。

战略意义上的“互联网+”,是指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其宗旨是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网络技术,搭乘互联网快车,实现其与现代的制造业相结合,带动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企业向国内的市场延伸。自此“互联网+”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互联网+”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的融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到,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当代大学生是新升的朝阳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明确职业发展规划、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的重要方式。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1.拓展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和阵地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互联网+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融合,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打破了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和阵地相对固定、影响力小、覆盖面窄的局限[3]。一方面,开通了网络平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新闻网站平台、易班平台等多种网络平台,传播了正确的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宣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体系,唱响了新时代的主旋律;另一方面,產生了新网络媒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积极开展线上双向互动交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与大学生相互交流过程中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包括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大学生,有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创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一般采用单调的、说教式的灌输教育模式,这种传统形式局限于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无差别地灌输给每一位大学生,缺乏针对性。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对这种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全面的优化革新,秉承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坚持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手段,在网络上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利用网络的隐匿性、实时性特征更方便与大学生进行沟通,针对大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展工作,以线上联动线下,以线下带动线上,帮助大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坚持了双向互动交流的方法和手段,由以往的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将“面对面”与“键对键”结合起来,保证了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提高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依靠教育工作者,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工作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教育工作者获取信息资源困难,难以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难以对症下药有效传授教育内容。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能够用最小的成本及时掌握相关教育资源,并对网络上的各种知识和信息进行有效地梳理和整合,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内容上及时反映时代的发展,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为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突破了“面对面”交流造成的心理戒备,大大缩短了人际交往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彼此交流的心理障碍,减少了教育工作者在实际过程中摸索的时间,打破了教育工作者难以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局面,提高了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信息的复杂性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网络信息来源范围广渠道多,具有不可控性,从信息源头发出到终端信息接收,难以做到每个环节的监管以及识别有害无用信息;网络信息传播呈现出高效性、开放性、及时性、复杂性等特点,而网络信息内容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育、娱乐等领域,各个领域包罗万象,既有传达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思想,也有输送低俗落后、消极腐朽的观念,尤其是非法传播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言论和谬误。网络信息的复杂性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挑战,互联网上良莠不齐、难辨真假的信息,不仅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未来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信息的复杂性、源头的多样性容易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混乱,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削弱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2.“互联网+”背景下受众人群的盲目性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受众人群主要是高校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种互联网微媒体的出现,大学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时,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有待形成和发展,社会经验也较少,独立正确思考的能力欠缺,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对于新的事物充满着好奇,为满足求知欲大胆尝试,同时也会盲目追求,容易在网络信息世界中迷失自我。在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离不开对于网络的使用,利用网络既可以查阅资料、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聊天交友、游戏娱乐,丰富业余生活。但是,当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影响时,盲目去相信虚拟网络信息,则容易消极堕落、思想腐化,更为严重的则是在不良信息的驱使下,结识违法乱纪的社会人群,做出危害社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

3.“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课上的教育者,还包括高校的党政班子成员、专职辅导员。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发挥“互联网+”的资源,更好的对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降低“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复杂性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点和重点。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对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提高自身运用互联网信息的能力,对于年长教师而言,熟练操作计算机是他们日常教学的一大挑战。教师要在不良诱惑面前先把好关,从大量、复杂的信息中,挑选出对于教育教学有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将受到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的影响。在离开课堂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还要明确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立场,运用互联网将理想信念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降低网络负面消息对学生的影响。

三、“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与实现路径

(一)加强互联网的教育监管,优化“互联网+”环境

大学生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特点,互联网带来的娱乐学习社交APP、网站等备受他们的青睐,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极高。“互联网+”的关键是互联网,要实现互联网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结合,优化“互联网+”环境,澄源正本,从源头加强教育监管至关重要。

国家网络信息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系列措施,做到及时、有效、全面,严惩违反网络道德传播不良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对于危害社会、混淆视听、黄色暴力等信息,要及时采取筛选、屏蔽、整改等措施。

高校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在借助互联网力量的前提下,加强网络管理法治道德宣传教育,构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在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上做好日常道德教育工作,加强筛选有利于理想信念教育的信息,开设相关公共课程、讲座、知识竞赛、主题活动等,提高大学生查找和鉴别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营造绿色健康积极上进的网络氛围,有助于净化大学生上网环境,培养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

(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改进教育方式

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运用新媒体的素养,才能胜任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高校要从整体上优化师资队伍,定期开展新媒体新技术进课堂培训,打造一支立场坚定、热爱祖国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掌握思政课堂规律,识别、筛选、剔除不良信息,提取、归纳、利用有价值的课堂素材,将互联网信息融入课堂教学,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加以展现,提高新媒体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趣味性。

年长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拥抱信息化时代,搭乘互联网快车,将多样的网络资源与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机衔接。青年教育工作者则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如创办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视频等,合理使用虚拟社区平台,使思政课在线上线上都活起来,使理想信念教育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生理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用科学理论知识提升自我,自觉掌握自然社会科学规律,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

(三)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夯实教育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做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与新兴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高校党政班子成员应掌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的顶层设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安排、教育内容、实践活动等方面融入互联网元素,做好统筹规划,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要素,组织“青年说”、中国梦微课比赛等活动,在学校范围内掀起理论学习实践热潮,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中明确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通过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感染他人、共同进步。

高校专职辅导员、理想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將互联网技术有效地运用到线下理想信念教育课堂之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艺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形式,创新教育内容的载体,将微电影、慕课、翻转课堂、蓝墨云班课、小剧场课堂等引入到思政课堂中,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教师在线沟通,让思政课成为深受学生喜爱和期待、充满乐趣、终身受益的课程。

(四)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创新理想信念教育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整个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互联网也使大学生个人、家庭与社会构成一个整体,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付出与努力,同样也需要家庭的培育、社会的支持,高校、家庭、社会在互联网时代共同携手,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同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立志高远、健康成长。大学阶段是孩子从未成年跨入成年,由单纯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家长和大学生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网络世界,同样会产生困惑、迷茫。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搭建高校教师与大学生家长之间的桥梁,通过新媒体手段将网络安全使用策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方法技巧等及时推送到家长手机客户端上,获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从家庭层面帮助大学生摆脱不良网络信息诱惑,使之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明确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宏观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微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曾多次提到青年人的成长与发展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好互联网平台的作用,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电影、微视频等途径,助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宏观社会环境下,帮助广大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担当与民族复兴使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2]  陈功力,武永亮,陈旭.“互联网+”时代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析[J].德育研究,2017,(3):64.

[3]  孙学文,王晓飞,黄跃林.“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突破路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1):159-162.

[4]  谭建平,吕幸星.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32-134.

[5]  田霞,赵翔.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插上“微”翅膀[J].人民论坛,2018,(10):126-127.

[6]  蔡振春.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探析——基于国内9所高校1800余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17,(10):101-103.

[7]  陈进华.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6,(17):31-33.

[8]  石亚玲.论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四维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8,(2):106-109.

[9]  商雷,张蓓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75-78.

[10]  李芳莹,眭依凡.“互联网+”时代大学如何守持育人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2):44-51.

[11]  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12]  桂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9):247-248.

[1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12-9)[2018-7-24].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14]  习近平.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EB/OL].(2018-5-3)[2018-7-24].

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3/c64094-29961630.html.

[15]  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2-28)[2018-7-2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228/c1001-29111314.html.

[16]  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57-60.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