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成芳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资助政策、资助理念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受助学生的文化能力、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格的获得情况,了解受助学生的文化获得现状和思想行为特点,以期增强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关键词:受资助大学生;文化资本;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4-0112-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资助政策不断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中提出,资助资金突破1 800亿元,其中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 275.69万人次,资助金额1 050.74亿元[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纳入到育人体系中,形成“十大育人体系”,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2]。
当前资助工作体系由经济资助扩大到育人体系中来,本着实证的态度,运用调查研究的方式,从社会学的经济资本转化文化资本的角度,研究当前资助工作的育人状况,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以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
二、受助学生的文化资本获得情况调查
(一)理论基础
资本,马克思将其定义为:“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皮埃尔·布迪厄在隐喻的意义上使用此概念,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基本形态,认为文化作为资本也能产生剩余价值,具有资本的属性和功能,不同资本之间相互转化。文化资本是一种积累形成的劳动,以物质化、身体化的形式积累下来,通过制度化和体制化的形态加以确认,是个人拥有的文化资源的总和,可分为主观化的文化资本(文化能力)、客观化的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格)。在文化资本理论框架下,检验高校资助政策对受助学生的文化能力、文化产品、文化资格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及其程度。
(二)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从受助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结合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受资助学生和非受资助学生两个群体做对比研究,调查不同群体的主观化、客观化、制度化文化资本的获得情况,从而分析经济资助对受助学生的文化获得情况。
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面向高校的不同专业学生分发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问卷471份,其中受资助大学生问卷212份,非受助大学生问卷259份。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编码整理,运用SPSS22.0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频数统计、交叉分析。
(三)研究样本
研究样本随机选取某高职校在校生,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样本涉及文科类(受助者63.7%,非受助者61.4%)、理工类(受助者17.9%,非受助者20.5%)、其他等類别(受助者18.4%,非受助者18.1%)的专业,兼顾受调查学生的性别(受助者男生19.3%,女生80.7%;非受助者男生18.1%,女生81.9%)、年级(受助者一年级47.6%,二年级19.8%,三年级32.5%;非受助者一年级65.6%,二年级12.4%,三年级22%)、户籍(受助者城镇27.8%,农村72.2%;非受助者城镇44%,农村56%)等相关因素。
三、受助大学生的文化资本获得状况分析
(一)文化能力:主观化的文化资本获得比较扎实
主观化的文化资本表现为个体通过教育和学习获得内涵、素质、修养等,是文化内化的过程,时间比较漫长,需要劳动者亲力亲为。表现为受助学生的知识、教养、技能、趣味及感性都有较好的提升。
对于知识的习得和考试考核,受助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更加积极。受助学生有7.1%认为重在考前突击,14.6%认为重在平时学习积累,77.8%认为上述两者都有,有0.5%认为无所谓;非受助者有10%选择考前突击,12.4%选择重在平时学习,73.7%选择两者兼有,3.9%选择无所谓。
在兴趣爱好的统计中(不定项选择题),与非受资助学生相比,受资助学生有兴趣爱好的比例更高,并且更喜欢体育运动。86.8%的受资助者普遍具有兴趣爱好,非受资助者11.9个百分点,其中50%的人爱好体育运动,45.8%的人爱好唱歌,28.8%的人爱好绘画,20.8%的人爱好乐器演奏;非受助者有74.9%的人有兴趣爱好,其中,体育运动爱好者占35.5%,乐器演奏21.6%,唱歌37.1%,绘画31.3%,无爱好者占25.1%。
在提升自身素养的方式方面(不定项选择题),受助学生注重知识文化和技能素养的提升,轻物质的满足。85.4%的受资助学生首选看书,75%的人选择技能培训,62.3%的人选择旅游,59%的人选择听讲座,50.9%的人选择观看学习视频,只有17.9的人选择购买生活用品,只有1人认为上述方式均不能提升自身素养。非受助者85.3%选择看书,56.4%选择听讲座,49.8%选择看学习视频,69.1%选择技能培训,66.8%选择旅游,20.1%选择购买生活用品,2.3%选择上述选项均不能提升自身素养。
此外,与非受资助学生相比,受助学生选择去做志愿者(受助者77.8%,非受助者67.2%)、积极参与活动(受助者89.6%,非受助者79.2%)、主动帮助他人(受助者97.3%,非受助者93.4%)的比率要高,违纪记录要低3.4个百分点(受助者2.4%,非受助者5.8%),挂科率也低2.6个百分点(受助者2.4%,非受助者5%)。
总体而言,受资助学生在学习上注重平时学习和考前突击相结合来取得好成绩,兴趣爱好广泛,且比例高,平时喜欢通过看书,参加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自我,积极参加活动,充当志愿者,违纪违规记录少,在主观化的文化资本获得比较扎实。受助学生在乐于助人方面比例低于非受助学生,但是做志愿者比例要高,说明受助学生的主动性不是很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文化产品:客观化的文化资本获得单一
客观化的文化资本以文化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以客观性的实物为存在方式,表现为文化产品,比如说书画作品、科学仪器、书籍等。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产品不但包括传统的文化产品,还包括学习视频、与学习有关的电子产品等现代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可以通过买卖、馈赠等方式获得。
受助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基础的生活饮食生活方面。受助者消费情况:吃饭(91%)、购买生活用品(90.1%)、购买学习用品(49.1%)、旅游(21.7%)、参加培训(17.5%)、玩游戏(3.3%)、其他(13.7%);非受助者消费情况:吃饭(89.6%)、购买生活用品(84.2%)、购买学习用品(46.7%)、旅游(24.3%)、参加培训(13.1%)、玩游戏(9.7%)、其他(22.8%)。受助者在吃饭、购买生活用品方面的花费要高于非受助学生,在购买学习用品、旅游、参加培训等方面要低于非受助学生。受助学生花费主要在基本生活方面,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的资金投入还不是很大。
文化产品上,受助者倾向于选择购买传统的文化产品:文学作品(51.9%)、电子产品(29.2%)、学习视频(21.2%)、学习书籍(8.5%)、专业用品(7.1%)、学习用品(6.6%)。电子产品和学习视频这类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的占比明显低于传统的文化产品的占比。
综上,受助学生客观化的文化资本获得方面,依然受到经济资本的限制。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饮食和购买日用品方面,在文化产品上的消费较少;即便在文化产品里面,一般倾向于购买传统的文化产品,现代的文化产品比例较少。
(三)文化资格:制度化的文化资本获得不充分
制度化的文化资本主要通过制度制定而形成,从而使文化资本具有合法性和标准性,比如各行各业的资格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书等。
如果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受助者的消费情况:旅游(76.9%)、考证(59%)、看书学习(57.1%)、逛街(41%)、兼职(24.5%)、上网(8%)、玩游戏(7.5%)、其他(7.5%)。非受助者选择旅游(78.8%)、考证(44%)、看书学习(42.5%)、逛街(49.4%)、兼职(25.5%)、上网(16.6%)、玩游戏(13.1%)、其他(8.9%)。非受助者倾向于娱乐休闲项目,如逛街、兼职、上网、玩游戏等;受助者在考证和学习看书方面有优势。
受助学生在文化资格的获得上,职业资格证书考取比例高。有30.2%的人考取本专业资格证书,9.9%的人考取其他专业资格证书,11.8%的人同时考取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资格证书,48.1%的人没有考取证书。非受助者有20.1%的人考取本专业资格证,6.9%的人考取其他专业资格证,8.5%的人考取本专业和其他专业资格证,有64.5%的人没有考取专业资格证。可见,受资助学生考取资格证书的比例高于非受助学生。
受助者在学历方面,92.9%的人能正常专科毕业,17.5%的人选择自考,54.7%的人选择接本,35.4%的人准备转本,在选择提升学历的受助学生中,有59%的人预期能够拿到毕业证。非受助者中,有93.1%的人能正常专科毕业,23.6%的人选择自考,59.5%的人选择接本,65.3%的人选择转本,61%的人能拿到本科文凭。受助者在提升学历的一系列选项上,比例明显低于非受助者,学历提升不足。
受助学生的文化资格获得明显倾向于就业而不是提升学历。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受助学生在考取资格证方面的比例有明显优势,说明他们在很重视考取各类资格证书,能够认识到资格证书在找工作中的重要性,重视就业门槛的证书要求。但在提升学历方面认识不足,自考、接本、转本以及顺利拿到本科毕业文凭比率低于非受助学生。这说明,受助学生毕业后更倾向于就业,对提升学历不是很关注。
四、结语
通過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受助学生的文化资本获得具有不均衡性。受助学生文化能力的获得稍有优势,文化产品的获得比较单一,文化资格的获得稍微复杂,受助学生偏考证,对学历的重视程度稍低。在资助育人地过程中,高校要认识到受助学生文化资本获得的这个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培育新时代的优秀青年,提升资助工作的有效性,真正把这项保民生、暖民心的工程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