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新,顾婷婷
(西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120)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其核心目标是“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1]。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的胜任力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关键中的关键”。目前国内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及其相关素养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胜任力”作为能够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质,在教学实践中能够通过相关指标考察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
“胜任力”概念的缘起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用胜任力来描述“优秀的罗马战士”的特质。19世纪末,人们逐渐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胜任力。20世纪初,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开展的“时间与动作研究”促使“胜任力”研究迈入了科学轨道。1956年,学界开始出现“胜任特征”的概念;1959年,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Robert White)在其所著《再谈激励——胜任力的概念》中首次提出“胜任力”这一学术概念。1973年,戴维·麦克利兰(McClelland)发表的《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测验智力》构建了以“Competence(能力、技能)”而不是“Talent(与生倶来的才能)”为核心的能力结构体系,为后续的胜任力研究提供了基础[3]。他认为,应测量个人的胜任力代替传统的智力测验来评估个人的职业能力,否则会导致对少数民族、妇女及尚处在社会下层人的不公平,而且人深层次的主观因素如价值观、态度、自我认知等不能在短时间内被准确地测量出来。而“胜任力”可以从第一手材料出发,直接挖掘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素养和行为特征,能够有效克服上述不足[4]。
受“胜任力”价值与功用的激发,学者们对“胜任力模型”进行构建并在管理实践中应用。胜任力模型是指在不同工作职位中的某一特定角色,能达到高绩效所需的能力特征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组合。最初的胜任力模型是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的冰山模型,后继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模型,如胜任力素质模型、洋葱模型、雷达布阵胜任力模型,等等。胜任力冰山模型包含6个维度,分为冰面“上部分”(基准性胜任力)和冰面“下部分”(鉴别性胜任力)。冰面上的胜任力属于外在因素,包括知识、技能,与工作要求直接关联,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评估和有效提升的素质或能力;冰面下的特质属于内在因素,包括自我概念、价值观、态度、动机,与工作要求并不直接相关,不易观察和评估,是通过主体工作时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才能体现出来的素质或能力(见图1)。以“知识、技能”为核心的测量突出了胜任力的实践应用价值,为职业素养的养成提供方向与指导。
图1 胜任力冰山模型
19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研发了各类胜任力模型和测量表。理查德·博亚齐斯(Richard Boyatzis)提出了适用于管理人员的“胜任力通用模型”,该模型涵盖了21种胜任力特征,分为6大方面:目标和行动管理、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下属、关注他人、知识[5]。该模型的提出引发了学者对胜任力与工作绩效二者关系的思考,进而对管理学理念下的胜任力有了更为系统的认知。
近年来,胜任力研究在教育、心理咨询、企业管理等领域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具有光荣使命的专业群体,承担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历史使命。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胜任力对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实效至关重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研究借鉴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成果。陈鸿雁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是指高校教师所具备的能够胜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具备的专业特质和能力[6]。近年来,学者尝试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特质进行研究,表1是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
表1 不同学者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模型中的胜任力特质
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模型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综合McClelland的冰山模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以及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为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和重要遵循,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可分为7个一级指标,包括: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个性特质、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7个一级指标中包含19个二级指标,见表2。思想政治素养、教育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基础性要求,可称为基础性胜任力,是教师入职的“门槛”。个性特质、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则属于鉴别性胜任力的范畴,是区分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差别”性特质,这4个深层次指标对教师绩效的影响依次递进,其中,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可以看作是“冰山胜任力”中最深层的特质。
表2 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结构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事关思政课教师的政治高度与政治敏感度,是首要的“胜任力”。思政课学科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政治性与价值导向性,思政课教师首先“政治要强”,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能够做出正确的政治判断与价值选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能够“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2]。例如,在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一方面要讲清、讲透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另一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现时代的最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站位、基本方略讲清、讲透;在讲“形势与政策”时,需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腐朽思想的入侵;在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弘扬中国精神”时,可通过改革开放40年图片展、建国70周年成就回顾等活动形式,向青年学生展示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政治认同是青年学生获得归属感、价值感的力量之源,也是共同体成员彼此互相认同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之源[14]。思政课教师要紧紧抓住和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
高校思政课是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知识体系,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教育学知识,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师需要准确理解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内含其中的思维、认知方式,才能有效使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教学法是思政课教师将课程知识有效转化为学生认知的重要方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状况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使用,思政课理论性强,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经典研读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等)来提高教学效果。系统的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是构筑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基础要件。见图2。
图2 思政课教师胜任力中的知识与教学法
思政课教师是“有信仰、讲信仰”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知识与专业技能,才能在教育实践中达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传授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应用新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15]。“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师现代教育技能主要体现在运用多媒体新技术呈现课程内容与网络信息找寻能力。教师不仅要善于使用多媒体、网络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有效传递知识,丰富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视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能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极大地削弱了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新时期,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育专业技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督促教师增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意识,主动提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应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现代化技术使用的评价权重,以外在的力量推动教师现代化教学技能的提高。
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2]。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的人格特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比其学科知识的影响作用更大。思政课教师人格特质隐性教育作用的发挥来自其崇尚科学与坚持真理的高尚品格、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以及在教学中所具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身教大于言传,个性特质是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一项内在素质,是教师内在思想品质的外在表现,它包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塑造青年学生的高尚人格、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效果不可小觑。
当前,思政课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宽广的视野[16]。思政课内容主要来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读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又要联系实践,有的放矢;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概括和反映的社会实践清晰地表达出来,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是枯燥的被动灌输,需要师生主动地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社会观察与社会体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开辟以社会实践为中心的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已经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生命力的有效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保持家国情怀,关注历史、关注时代、关注社会,这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必须要补齐的短板。
思政课教师要承担好时代重任,就应突出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担当。基于自己的社会责任,思政课教师不仅在学校也要在社会中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种子。思政课教师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光荣的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使命。社会责任是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职责、义务,一个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在社会实践中起表率作用,将思政教育与公民责任在社会活动中结合起来,这是思政课教师胜任力中的优秀品质表现。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凭借其学科专业优势加入“脱贫攻坚”工作中,在思想上帮助贫困者脱贫。扶贫先扶志,脱贫致富首先要改变人的认知,通过向困难户开展思想教育和智力扶贫,从而激发脱贫者的内生动力;日常,教师可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普通民众心中生根发芽。
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模型体现出优秀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素质结构,明确了从事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所要具备的专业特质,既包含思政课教师入职准则的基准性胜任力,又包含用于区分高绩效教师与一般教师的鉴别性胜任力。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有利于提高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实效性,其在思政课教师选拔录用、入职培训、绩效考核与激励等环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教师的选拔录用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参照胜任力模型,可基于相关素养与能力要求对应聘者进行选拔,打破传统的以学历、毕业院校的表象考察方式。“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思政课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职业特殊性,目前思政课教师选拔录用通常重视考察应聘者的知识、技能等显性特征,没有深入到深层次的“思政”特质中去。为了选拔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结合胜任力模型并根据胜任力测评问卷来判断应聘者的素质或能力情况,从而判定其是否能胜任此项工作。在入职选聘及培训中通过对教师的基准性胜任力与鉴别性胜任力的考察,按照思政课教师岗位职责胜任力特质来设置问题,深入了解应聘者的个体特质,能够找出具有深层次特质的优秀者,有利于从源头上为建设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把关。
教师入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师的素养以满足其专业发展的需要,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基于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模型中的各项指标构建教师入职培训体系,通过对其胜任力的测量与评估,分析出教师胜任力中的短板,有利于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突出培训重点,有效实施培训,提高培训的效果。当前,思政课教师入职培训侧重于能够在短时期内提升的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特质的培训,而忽略了对教师个性特质、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价值感等隐性因素的培养。通过胜任力模型对教师进行入职前期的测评,以及根据思政课教师胜任力与其工作绩效的关系,来预测胜任力中某些特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师群体或个体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以提升教师思政课教学的胜任力。
教师绩效考核是管理部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环节,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业绩与贡献,发挥考核的激励功能。根据胜任力模型建立思政课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基础上,增加量化考核,使考核的指标选择和考核内容更为全面、科学,促使教师不断向优秀的绩效靠近。当前,我国思政课教师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偏重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德育能力和教育动机等方面的考评,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后者教育功能的发挥更为重要。思政课相异于其他学科教学,有很强的政治使命感和德育优先性,注重对思政课教师德育绩效的考察,巩牢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特质,提高胜任力。高校管理部门要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以职称、科研评价教师绩效的局限性,加大思想政治素养与教学效果考察的权重,重点考察其思政课教学胜任力的内在指标。
教师优秀激励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教师胜任力的提高起导向和激励作用,也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可以测评出能将高绩效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内隐特征。基于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下的考核机制,不仅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对标对表”进行自我评价,调整自身差距,提升自身能力,实现目标激励。同时,有助于管理部门充分了解思政课教师的隐性特质,将这些特质纳入物质或精神的激励体系之中,以此来激发教师的优质潜能,使高绩效者获得职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全面落实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需要我们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胜任力。基于胜任力模型,根据思政课的岗位职责进行胜任力素质界定,把教师胜任力的显性特质与隐性特质结合起来考察,可使考核更加科学、全面;基于胜任力模型,在思政课教师入职选聘、培训提高、绩效考核和激励培优中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优化;基于胜任力模型,思政课教师能更准确地认识自我、对标对表,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的素质或能力;基于胜任力模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师管理,做到“人职匹配”;基于胜任力模型,管理部门可以全面了解高校思政课对教师胜任力素质的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