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锋,吴林飞
(长江师范学院 财经学院,重庆 408100)
当代中国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愈发强烈,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也不断加深,这必然要求教育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张,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的教育投入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人均教育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便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在长达20年时间才实现“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目标。目前,我国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均投入少、区域间投入不平衡两大特点。关于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论述。Schultz通过对美国经济大萧条后28年的数据分析发现,教育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达到33%,增加公共教育支出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1]。Romer和Lucas指出,教育对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因素的人力资本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初始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可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3]。Khalifa通过对6个海湾国家的数据,运用Granger检验分析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4]。研究发现,众多学者都强调了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忽视了经济增长中教育人力资本的反向作用。Jess Benhabib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取决于人力资本存量的水平[5]。Malumfashi进一步证明,国家提升国民教育水平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6]。
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不同,只有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实际才能更好揭示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叶茂林等运用教育生产函数,通过计量分析得出1981—2000年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刘烨等利用1996—2006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1996—1999、2000—2006年二个时间段、东中西三个不同区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差异[8];闫淑敏等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中国三大产业的贡献率,指出西部地区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可以有效促进第三产业发展[9];边雅静等通过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指出,大规模的物质资本投入必须与适度规模的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10];王蓉等用财政教育支出占地区GDP的比例来衡量教育水平发现,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支出存在负相关的关系[11];孙玉环等通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并建立变系数模型,发现不同类型经济区域的GDP对教育投入的弹性不同[12];杜育红等通过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直接和间接路径发现,教育人力资本兼有加速生产要素积累和促进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并与物质资本存在互补性,协同促进经济增长[13]。
国内研究多数都是基于全国范围的分析,或者是比较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而对于教育人力资本在省域范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则缺乏相关研究。本文基于重庆市38个区县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根据人均教育经费、每万人口中学教师数量、教育经费占地区GDP的比重三项指标,对教育人力资本在省域范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比较这种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所表现出的差异。在选取衡量教育人力资本的变量时,除考虑传统的人均教育支出、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外,新增了每万人口中学教师数量这一变量,旨在分析教育人力资本在重庆市辖区范围内是否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类似影响,并进行分组回归对比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物质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的促进效果是不同的。在起飞阶段,经济增长以粗放型为主,物资资本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物质资源的日益匮乏和全球的人口膨胀,物资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速度加快,使得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教育作为当代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手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本的质量,并与经济增长有着愈发密切的联系。结合国情,教育对经济产生影响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育丰富了人的知识、技能、经验,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了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率;其二,教育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推动了发明创造,教育成为科技进步的动力;其三,教育根据时代要求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其四,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假设:
H1:增加教育支出可促进经济增长。
H2: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
研究选取了重庆市2009—2016年的数据,涉及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教育经费、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量等,涵盖全市38个区县,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重庆统计年鉴》。
变量选择上,结合新古典增长理论,以人均GDP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教育经费、每万人口中的中学教师数量作为解释变量,同时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其他控制变量。本文建立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i代表第i个区县,t代表年份,αi为不同的截距项,βi为回归系数,uit为随机扰动项,变量及其定义如表1所示。
分别对样本的总体、组间和组内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观察发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每万人口中学教师数量的对数在组间的标准差远大于在组内的标准差,说明三者在不同组个体间的变化要比同一组个体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大得多。教育人均教育经费对数的组内标准差是组间标准差的两倍多,表明2009—2016年人均教育经费在绝对数上的增长比地区差异的变化更为显著。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总体均值为0.040 15,表明重庆市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水平达到了4%的标准。但这一指标的总体标准差和组间标准差均达到了总体均值的1/2左右,说明其波动性较大,个体之间差异明显。基于以上分析发现,教育人力资本在重庆市区域间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对38个区县进行分组回归分析。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绘出了2009、2016年38个区县人均教育支出变化的折线图,以及2009、2012、2016年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折线图,将各区县大致划分为四个区间。
图1 各区县2009年和2016年的人均教育经费折线图
图2 各区县2009、2012、2016年的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折线图
由图1比较2009、2016年,各区县人均教育经费均有很大提升,但各区县之间并不均衡,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观察2009年,各区县之间的人均教育经费相差不大,普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较发达的主城区要略高于其他地区。2016年,相比2009年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经济欠发达的第三区域人均教育经费普遍较高,石柱县、黔江区、彭水县和酉阳县最为突出;其次是第四区域;再次是离主城区相对较近的城市发展新区;最后是软硬件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主城各区。
从人均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来看,渝东南地区仍然是增幅最大的,渝东北次之,主城区与重庆周边城市发展新区增幅最小且差异不大。从各组内部来看,区县之间教育经费投入仍有较大差异,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尤为明显。例如万州区人均教育经费与主城区和第二区域比较相近,而城口县和巫溪县的人均教育经费明显高于同区域的其他区县。原因可能是重庆市政府提出“教育投入要向农村地区及薄弱学校倾斜,新增教育经费中至少70%将用于农村教育”的政策,渝东南及渝东北地区的教育经费增长显著,占GDP的比例甚至达到了10%的水平。
看图2,根据各地区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来判断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与人均教育经费类似,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且四大区域内部差异仍然较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万州区,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显著低于同一区域的其他地区。另外还存在一个现象,所有区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几乎都在2012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在这之后均出现了下降。观察数据,并不是因为教育经费增长速度落后于GDP,而是大部分区县教育经费的绝对数在2012后均出现了下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拟用2016年的人均GDP为标准对重庆市38个区县进行分组,具体划分为:
一区:人均GDP在50 000元以上,依次有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南岸区、渝北区、涪陵区、沙坪坝区、巴南区、北碚区、璧山区、永川区、万州区、长寿区、荣昌区、大渡口区。
二区:人均GDP在35 000~50 000元之间,依次有江津区、大足区、铜梁区、黔江区、潼南区、武隆区、梁平区、綦江区、合川区、垫江县、石柱县、南川区。
三区:人均GDP在35 000元以下,依次有忠县、秀山县、开州区、奉节县、丰都县、彭水县、城口县、酉阳县、云阳县、巫山县、巫溪县。
基于上述统计数据样本,本文采用GLS法,构建重庆市38个区县的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重庆市进行整体和分组的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首先,将重庆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出,R2大于0.9,模型显著。在所有变量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人均教育经费的弹性是最大的,其次是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每万人口中学教师数。这表明,在各种因素中,增加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最为显著。但教育经费占地区GDP的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两点原因:①各区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在2009—2016年间波动较大,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普遍开始滑落;②受益于地方政府政策优惠,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普遍高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以2016年为例,经济总量较多的江北区、涪陵区、万州区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分别为1.78%、1.90%、2.31%,而经济总量相对较少的彭水县、城口县、酉阳县这一指标分别为9.17%、9.51%、9.73%。见表3。
表3 回归分析结果
(1)各组R2均在0.9以上,表明模型整体拟合好,对变量的解释能力强。
(2)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回归系数仍旧为负,且三个区域无一例外,原因是:2009—2016年,人均GDP一直在增长,而各区县的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在2012年普遍达到最高点后开始回落。
(3)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一区来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教育经费均对经济增长表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人均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每万人口中学教师数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虽然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一区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推动力,但相对于本区物质资本及三区教育的贡献,优质教育资源更加集中的一区,其经济增长对教育人力资本的弹性显得相对不足,说明教育质量的提高还存在较大空间。
(4)对于经济基础处于中游的二区来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人均教育经费、每万人口中学教师数量、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及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均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了明显的效果,其中人均教育经费影响最大,其次是每万人口中学教师数量,表明近年来教育人力资本投入成为了二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
(5)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三区来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教育经费以及每万人口中学教师数量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变量仍然是人均教育经费和每万人口中学教师数量,说明近年来三区教育规模的扩张对促进经济增长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6)在横向对比上,三个区域的人均教育经费都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并且影响程度上三区>二区>一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反映物质资本投入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三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影响程度均较小。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教育资源越充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尤其是人均教育经费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与素质,推动科技进步,从而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推动橄榄形社会的形成,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增加对教育人力资本的投入有利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2)教育人力资本投入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要转变过去传统的以物质资本投入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对于地区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工业化起步较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同时,我们也要注重通过物质资本的投入来提高教育人力资本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由于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尤其是人口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政府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不能一味关注短期效益,应对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构建合理的促进经济有效增长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
第一,区县应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重视物质资本投入转向充分利用与开发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高质量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的长期推动作用。
第二,市政府有必要继续统筹优化教育资源,将优质教育资源投向重点领域,加大对偏远落后山区库区的教育扶持力度,使得各区县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充分释放各地区人力资本的经济促进效应,实现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14]。
第三,推动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规模,而且要使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本积累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避免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低效。通过教育发展、基础设施投资、金融支持等政策,提升本地生产要素的自生能力。通过增加财政在教育领域中的供给,提升减贫政策对参与经济能力较差的深度贫困人口的托底覆盖力度,不断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平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目前提升重庆教育人力资本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资金上的缺乏,而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从市场视角看,必须积极培育多市场实体,采用公立、私立和混合的办学模式,多渠道吸纳社会资本,构建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从政策视角看,鼓励地方自主创新,因地制宜,长远谋划,加快研究制定一揽子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从技术视角看,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惠及全体学生,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
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是比物质的投入更加有效的一种投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资本投资是一个长期过程,其收益就是为社会注入优质的人力资本资源,但其效能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方能显现。实现重庆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大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统筹协调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形成教育投入、人力资本形成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