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与实践

2019-03-25 08:01苻玲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苻玲美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反复动手操作方能熟练掌握,据学生反映听老师讲容易,自己动手难,课堂实操课时不够。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翻转课堂可实现分层次教学,学生课前观看视频、找出疑点、难点,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现场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3-0149-02

近年来翻转课堂研究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新热点。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受到了学生的高度欢迎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家通过视频、网络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机的发展,终端移动设备的普及,高等学校翻转课堂的硬件设施完全具备。

1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现状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反复动手操作方能熟练掌握,据学生反映听老师讲容易而自己动手难。高等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各个地区教学水平的不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机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而部分学生却连打字都成了问题。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翻转课堂可实现分层次教学,学生课前观看视频、找出疑点、难点,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现场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学多于教;另外,我院学生因训练、比赛耽误上课,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线观看视频,把落下的课程补上;基础弱的学生可以重复观看视频加以巩固新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扩展知识。

2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以“第三章word表格制作”为例。本节课以“制作个人简历”案例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将个人简历划分为四个任务:插入表格;添加、删除行和列;合并拆分单元格;美化表格(边框和底纹)。

2.1 课前教学设计

1)录制视频。

课前一周,老师将知识点、易错点、综合实操案例录制视频,发布优酷。Word表格制作的重点为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易错点为设置内外边框不一致,综合案例为“个人简历”的制作。我们分别为重点,易错点,综合案例用camtasia录制和编辑视频。

2)应用雨课堂发布课件和视频到微信。

课前一周,老师把相关课件和视频发布在雨课堂,推送至学生微信,发布公告提醒查看课件,预习。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开发的,免费试用的一款小程序,结合ppt和微信,可在线发布试题,支持ppt中插入慕课和网络视频。将课件与视频发布、推送到微信,让课堂永不下线,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前,学生可随时随地查看课件,观看视频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实时答题,发送弹幕,增加课堂趣味性。课后,学生可随时观看视频,巩固知识。

例如:在word表格制作案例中:

首先,在ppt中插入慕课资源“清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表格制作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表格,表格有哪些属性,如何插入表格,如何制作不规则表格,了解合并、拆分单元格的步骤,了解边框和底纹的功能。

其次,分别从优酷中插入老师录制的案例“个人简历”的制作全过程和重点、易错点的视频。

最后,导入习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通过一道投票题了解学生学习遇到的难点如(图1)。

3)学生查看ppt,观看视频。

学生可通过微信查看老师发布的ppt,观看视频。在线答题(客观题、投票、主观题)。对于疑难疑点可通过投稿发送求助老师。在查看ppt时,对于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直接点击页面上“不懂”反馈给老师。

4)老师查看预习情况,实时跟进。

发布课件后,老师通过微信查看每一学生的预习进度,答题情况,在线批改习题。

将ppt发布雨课堂,学生通过微信查看。老师可通过微信查看每一位同学的预习进度,答题情况如(图2),提示有20人完成预习,7人正在看,1人未查看。老师可以了解每一学生具体预习情况,每一张ppt花多长时间,在哪一张ppt页面耗时比较多。哪一页ppt点击“不懂”的人数比较多。

2.2 课中课堂实施

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对于每一个初试者都是一个难题。主要有两点实施难度:一、如何激发学生课前主动查看课件、观看视频。二、学生课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点了,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做什么,讲什么,如何组织课堂,才能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内化。

我采用了“找茬赛制”促进学生课前主动学习,主动通过互联网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点;激励学生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使计算机翻转课堂顺利实施。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时间实操,获取更深,更广的知识。

“找茬式比赛赛制”教学设计促使翻转课堂有效实施,使同学们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学习,让学习成为自发性,习惯性,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将这种学习的方式方法应用到相应的学科,甚至终身学习中,在这过程中,學生不仅学到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找茬式比赛赛制”的规则:

1)每个班级分成4个小组,实行组长轮流制。

2)组长组员督促组员观看视频、参考课本、课件学习老师指定新的知识点。

3)每小组结合学习的知识点,准备三个问题(一定要和新的知识点相关否则扣分,并上课之前发送给老师)。

4)课堂上,每个小组60分的原始分。

5)第一环节,老师解答疑问。

6)第二环节小组互相提问。

7)第一轮提问,抢答题。其中一个小组提问,其他小组抢答,回答正确加10分,提问小组扣2分。回答错误扣5分,提问小组加5分。4个小组轮流提出第一个问题

8)第二轮提问,上一次回答的学生不能再回答问题,规则如第一轮

9)第三轮提问,提问小组提出问题,可指定具体由哪个小组回答,回答正确加10分,提问题者扣10分,回答错误扣10分,提问小组加10分。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可回答,但这节课还没回答过任何问题的成员回答,小组可在加5分。

10)注意:所有问题都可回抛给提问者,并可指定任意一位成员回答,回答错误扣10分。(保证组长监督每一位 同学学习,不能拖团队的后腿)。

11)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所有成员为优秀,组长平时成绩加5分;分数第二的小组为良好,组长平时成绩加3分;分数第三、第四的且分数大于60的为合格,组长平时成绩加2分,如果成绩小于60,则小组所有成员为不及格,组长不加分。

12)老师总结,并将易错点,难点,重点讲解。学生进行实操。

最后,学生动手实操教学综合案例“个人简历”的制作。学生可随时请教老师,及时解决遇到的疑点。可小组自由讨论,百度搜索,互相帮忙,学习更多的知识,达到功能进步。最终,小组每个成员都顺利完成综合案例。每一个小组推荐一个作品进行展览,全班同学打分。

2.3 课后教学扩展

教师对前两个教学阶段进行反思,对学生在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将共性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并记录为难点,以提高下一次的翻转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提供教学资源和扩展任务供有兴趣的学生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进行知识深度拓展。Word表格制作的拓展任务为“你觉得我们设计的个人简历怎么样?请设计和制作一个独特的个人简历”。

3 总结与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相当部分学生仅学习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源,而不去主动检索资源,深度学习更是无從谈起。少数学生甚至课前不去查看相关资源,这就阻碍了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加大对课前学习的监督,必要时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和奖惩制度。

在教学过程中,5人一组,共6个小组。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教学内容较难时无法为学生及时地解决问题。为保证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例如小组讨论、小型比赛等,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中,根据教学实践反馈不断地进行完善与创新,形成一种高效可行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该模式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于妍.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77-178.

[2] 曾明星.软件工程专业“翻转课堂”云计算教学平台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

[3] 张铃丽.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3).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