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手术临床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 方法 选择36例于该院接受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全部患者均行常规手术及围术期全面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患者手术治疗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1例,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手术总有效35例,占比97.22%。术中出血量为(88.61±10.26)mL,住院时间为(9.65±2.01)d。全部36例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轻度不良反应2例,轻度低血糖1例、早搏1例,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治疗后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活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比例较低,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鼻窦炎鼻息肉
[中图分类号] R85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1(a)-0024-0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群,此类人群多伴有其他原发疾病,对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对此,该研究针对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相关病案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以期探讨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及护理相关注意事项,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间于该院接受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息肉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该院接受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的患者36例,其中,男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最小年龄65周岁,最大年龄86周岁,中位年龄(72.61±6.36)周岁。糖尿病病程时间最短3年,最长18年,中位病程时间(9.27±3.58)年。有Ⅰ型鼻窦炎鼻息肉10例、Ⅱ型15例、Ⅲ型11例。纳入标准:①经鼻内镜确诊为鼻窦炎鼻息肉疾病;②年龄≥65周岁;③认知能力及自理能力健全。排除标准:①临床治疗、护理及检查资料不全;②血糖控制效果不佳;③手术不耐受[2]。
1.2 方法
1.2.1 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前处理 临床医师全面分析患者疾病、病史、既往手术史、过敏史、家族史等信息,并结合患者血糖水平、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情及病程时间、心、肺、肝、肾功能等实际情况,进而建立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术中及術后生命安全。另外,加强对患者血糖指标的监测及分析,通过指导患者实施低糖、科学饮食,提升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水平,并在手术前1周指导患者停止降糖药物,采用胰岛素控制其血糖,一般情况下,保持患者空腹血糖在6.82~9.53 mmol/L之间[3]。手术前对患者病灶区域实施CT扫描,护理人员为患者清洁鼻腔,做好术前准备。
1.2.2 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中处理 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针对部分病情较轻、预计手术时间较短、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可予行局部麻醉;对于部分病情严重、血压多高、手术耐受性较差的患者,需进行全身麻醉[4]。该研究中全部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对于Ⅰ型鼻窦炎鼻息肉和部分症状较轻的2型患者,直接切除其钩突,将其筛漏斗予以充分暴露,应用鼻内镜观察患者鼻息肉情况,并对切除的方式予以判断,如息肉较小且切除方式简单,可直接予以离断,如息肉较大,需将其离断后经口腔将其取出。针对部分症状严重的Ⅱ型及Ⅲ患者,需予以上颌窦口开放手术,将患者上颌窦开口后壁及下壁切除,扩大其上颌窦口,直径保持在18 mm左右,再行息肉切除手术。切除后采用30℃生理盐水冲洗患者鼻腔后实施填塞。
1.2.3 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针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予以实时监测,尤其是血压、血糖、心率、体温等体征,并给予患者持续吸氧。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 d,降低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对于术后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应用心理学知识给予其暗示、疏导、转移其注意力,从而降低患者疼痛感,在病房中播放轻缓的音乐是降低疼痛感的有效方式。针对部分疼痛感较强、影响其睡眠的患者,临床医师需酌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镇痛药物。术后患者鼻腔内填塞物在48 h后分次取出,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分4~5次取出[5]。鼻腔填塞物取出后需针对患者鼻腔予以清洁,应用庆大霉素或生理盐水将鼻腔分泌物实施清洗,避免患者切口发生感染问题。出院前需实施健康教育,改制患者如何在家庭中如何采用喷剂治疗,叮嘱患者术后复查时间及注意事项。患者出院后每月实施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在患者复查前1 d进行电话提醒。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手术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且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症状完全消失,术后切口黏膜完全愈合;有效:患者术后无不良反应,症状得以有效改善,切口黏膜基本愈合;无效: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未得到改善,术后伴有粘连、窦口闭锁或狭窄。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记录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应用院制《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包括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活力。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36例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相关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活力等生活质量评分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相关指标
患者手术治疗显效21例,占比58.33%;有效14例,占比38.89%;无效1例,占比2.78%。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手术总有效35例,占比97.22%。手术出血量最低41 mL,最高122 mL,中位术中出血量为(88.61±10.26)mL。住院时间最短6 d,最长13 d,中位住院时间为(9.65±2.01)d。全部36例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轻度不良反应2例,轻度低血糖1例,占比2.78%;早搏1例,占比2.78%,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
2.2 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比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治疗后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活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当前我国常见老年慢性病之一,患者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率较高,因患者血糖水平高于健康群体,因此其治疗及护理难度较高。慢性鼻窦炎是鼻窦区域炎性症状之一,一般多呈化脓状态,患者鼻窦炎发作时,与上呼吸道症状混淆[6]。鼻息肉是指患者鼻腔内赘生的良性组织,因鼻黏膜受到长时间炎性症状的刺激,导致组织水肿,久而久之发生鼻黏膜膨出而形成息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中可采用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方式,一般药物治疗针对轻症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根治比例相对较低[7]。现阶段针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最有效根治方式为手术治疗,但是,糖尿病患者新陈代谢发生异常,因此手术治疗对其生理、心理的影响十分关键。对此,该研究针对36例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及护理相关内容予以综合分析。在实际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应全面分析患者身体素质、血糖及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情,从而为患者建立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案,以此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同时术后对患者疼痛感及心理状态予以干预,提升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改善其睡眠质量,有助于提升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该研究对于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22%,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不仅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极大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该研究中36例患者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有2例患者发生轻症不良反应,给予干预后不良反应消失,通过手术治疗后,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唐海星,杨秀仪.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36例探索[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65-66.
[2] 秦强.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9-20.
[3] 张鑫.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J].健康前沿,2017,26(3).
[4] 金铭鑫.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与变应性因素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109-111.
[5] 吳敏曼,孙虹,王正强,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6):429-432.
[6] 林伟.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8(3):27.
[7] 吴晓丽.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的护理方式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4).
(收稿日期: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