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不孕不育症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1)
肛瘘为临床多发肛肠病变,伴有经久不愈、时闭时溃、溢脓流液等特性,其中高位单纯性肛瘘为其多发类型,若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干预,则可因反复性感染而形成支管,并进展至复杂性肛瘘[1]。外科手术为根治肛瘘的重要措施,其中传统切开挂线术可避免一次性切开肛门括约肌所致肛门功能损伤,但极易引发漏液漏气等并发症,且术后疼痛感强、愈合用时长,导致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2]。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措施主要治疗术式[3]。本研究选取高位单纯性肛瘘100例,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选取洛阳不孕不育症医院高位单纯性肛瘘100例(2015年12月~2019年2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取常规切开挂线法的49例患者分为挂线组,将采取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51例患者设为手术组。挂线组男33例,女16例;年龄22~56岁,平均(39.78±5.11)岁;瘘管长度23.4~53.9 mm,平均(38.79±6.04)mm。手术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20~59岁,平均(40.04±4.91)岁;瘘管长度22.3~54.4 mm,平均(39.06±5.93)mm。两组性别、瘘管长度、年龄等均衡可比(P>0.05),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1 纳入标准 年龄<60岁;瘘管长度<55 mm;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瘘管处于稳定期,无手术治疗史。
1.2.2 排除标准 合并克罗恩病、结核者;合并肾肝等脏器器质性病变;合并血液系统、代谢系统病变;合并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合并直肠息肉;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
1.3.1 挂线组采取常规切开挂线法,自外口置入探头,以食指于肛内实施导引,明确内口位置,探头置入直肠,引入橡皮筋,皮肤及外括约肌下层、内括约肌、瘘管壁沿探针切开,内口剖开,腐肉刮除,重复清洗,拉紧橡皮筋,待其松紧适宜,结扎固定,切口边缘修剪为“V”型,远端切口以7号丝线实施间断闭合,最内侧1针与橡皮筋相距5 mm左右,便于引流,止血,于创面敷黄芩油纱条、敷料,加压包扎、固定。
1.3.2 手术组采取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经探针至外漏口轻轻探入,至内瘘口探出,明确无侧支,于括约肌间沟瘘管部位切开括约肌间沟,弧形作长1 cm左右切口,向下分离组织,显露瘘管,探针退出,于瘘管进入内括约肌下缘切断瘘管,以3-0可吸收线贯穿缝扎近内括约肌断端;以外口为中心沿边缘作圆形切口,经电刀分离管壁及周边组织,沿瘘管潜行剥离瘘管组织,瘘管上方皮肤与皮下正常组织予以保留,瘘管剥离至括约肌间沟部位;至外口牵出所分离瘘管,创面止血,清洗切口,经3-0可吸收线闭合括约肌间沟切口,伤口外口填塞油纱布,术毕。两组术后24 h内均控制排大便,常规给予抗生素干预,并叮嘱患者确保肛周清洁等。
术后情况,包括创口愈合用时、疼痛程度、肛门功能评分,其中疼痛程度于术后12 h经VAS评估,共10分,分值越低越好;肛门功能于术后1个月依据Wexner肛门失禁评估表评估,共20分,分值越低越好。术后1个月统计临床疗效,肛瘘症状彻底消失,Wexner分值降低≥95%为显效;肛瘘症状明显缓解,Wexner分值降低70%~94%为有效;未至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4]。并发症。
表1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 n(%)
手术为当前临床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重要措施,其治疗目的在于减少括约肌损伤,并清理肛瘘内口与任意相通上皮化瘘管,多是参照瘘管数目、走行、位置、深浅程度等予以综合评估选取相关手术方案,可通过切开瘘管有效清理增生组织及瘢痕,促进创面基底处愈合[2]。此外,由于高位单纯性肛瘘穿越括约肌上方,故治疗过程中应对肛门正常功能及形态予以有效保护。既往临床多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其主要采取橡皮筋收缩力而阻断瘘管血液循环,使其发生缺血性坏死、切开肌肉束,并使肌纤维和周边组织发生粘连,防止肛门直肠环断开而发生肛门失禁、肛门前移等[3]。切开挂线术可于肛瘘中取得一定效果,但脱线后所形成创面较深、窄,极易因局部污染聚集引发新感染或造成假性愈合,且相关治疗操作可引发强烈疼痛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高位单纯性肛瘘中也较常用,其是基于封闭内口及清除括约肌感染组织理念所研制手术,其经括约肌间沟入路实施相关操作,对内口行间接封闭处理,具有术后愈合快、创伤小等优势,可最大程度避免影响术后肛门功能[4]。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挂线组,VAS及Wexner分值低于挂线组,总有效率高于挂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取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后,患者切口愈合时间较短,且疼痛程度轻,肛门功能较好,利于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经间隙入路实施操作,可减少创伤,避免影响肛门功能,且创伤小,故可取得良好效果,肛门功能状态较好。另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挂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取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还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治疗安全性。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即未随访统计疾病复发情况,仍需进一步探究证实。
综上所述,采取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切口愈合用时较短,疼痛感轻,可促使肛门功能及早恢复,并提高疾病整体治疗疗效,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