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持续时间一般为1~3周,10%以上>4周属于慢性咳嗽[1]。小儿慢性咳嗽临床缺少规范治疗,而药学服务能够全方位、全程化及连续性的管理慢性咳嗽患儿的药物使用情况[2,3]。本研究就全程药学服务干预对慢性咳嗽患儿合理用药及治疗效果的影响作以下分析。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许昌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咳嗽患儿,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其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2±2.03)岁;平均病程(16.85±4.21)个月。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85±2.31)岁;平均病程(17.25±4.33)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4]:咳嗽持续4周以上,胸部X线提示未见异常,肺部听诊无异常;年龄1~14岁;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患儿;伴有免疫系统、恶性肿瘤等患儿;迁移流动性大,无法随访的患儿;依从性差的患儿。
两组患儿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模式,定期跟踪回访。观察组除定期回访外,采取全程药学服务干预模式,具体内容包括:a)填写调查表:制定药学服务内容的调查问卷,患儿及家长共同完成,由分析员独立统计分析后上报药师,药师根据调查表情况,对患儿和家长进行针对性的全面药学服务,为患儿和家长解答问题。b)用药前教育:用药前对患儿及家长进行教育,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的作用及用法用量、药物停用及减量、药物的禁忌证等,对吸入型用药装置的正确使用给予特别教育。c)建立完整药历:由药师制定,包括患儿基本信息、病史、目前的用药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等。d)反馈医生:药师整理药历后,对于患儿家长反馈的用药情况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患儿情况更改药历。e)定期回访:患儿首次确诊、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均填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口服抗菌药物、静脉注射抗菌药物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上报医生后,针对性进行解答及巩固教育。f)门诊咨询:中级及以上职称药师为患儿及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对药物的疑问、目前用药情况等,嘱咐家长合理用药。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显效:治疗3周内咳嗽消失;有效:治疗3~6周内咳嗽消失;无效:治疗6周后仍有咳嗽。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患儿首次确诊及1、3个月时口服抗菌药物、静脉注射抗菌药物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制定儿童慢性咳嗽知识问卷由患儿及家属一同完成,包括疾病发病机制、预防控制、治疗管理等,总分0~30分,18分及以上为良好;制定依从性问卷,包括遵医行为、复诊情况等,0~100分,80分及以上为良好。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其中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33/45),其中显效11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3)。
表1 两组患儿药物使用情况对比 例
表2 两组患儿疾病认知度、依从性对比 例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返流、感染、变异性咳嗽和环境污染等,不同地区、年龄段病因不同[1]。由于受病程长、治疗时间长等因素影响,易使患儿家长与医生沟通不充分,无法深入了解慢性咳嗽的特点及治疗注意事项等,导致治疗不能持续性,使病情反复,病情长期咳嗽症状,使家长治病心切,出现滥用抗生素等情况,甚至加重患儿病情,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2,3]。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全程药学干预的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患儿的口服抗生素、静脉注射抗生素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对疾病的认知度和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全程药学干预对于慢性咳嗽的患儿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合理用药,并且能够改善遵医行为及依从性。原因在于全程药学服务为专业的药学人员应用药学专业知识、技能,向医护人员、患儿及家属提供直接、负责的与药品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尤其对于用药周期长的慢性病患者,或用药效果不佳,需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更换药品的患者,全程药学干预能够更好的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药物使用情况,提供正确的处方审核、调配等,并提供用药指导,是对药物使用的基本保证[5]。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前教育,能够使患儿及家属更充分了解疾病及药物用法用量,掌握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有效性。
综上所述,全程药学干预用于慢性咳嗽中能有效促进患儿用药的合理性,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