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途径探析

2019-03-22 22:07:12潘晶晶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务积极性管理工作

潘晶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高校的发展中在管理工作方面的强化是比较重要的,要能结合高校实际管理工作发展的现状,针对不同的管理内容,提高管理工作整体质量。教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就要注重教育教学方法论以及管理学知识,发挥管理工作的职能,为高校的正常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1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和特征体现

1.1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实施主要就是高校管理人员来对教学中的各项事务的统筹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高管理的水平。科学有效加强教务管理工作,就能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背景下,教务管理工作的实施也要及时地转变方向,能和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契合,全面性的提高教务管理效率和质量[1]。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管理的内容也相对比较广泛,对专业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也有着比较强时效性,这就需要从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方面加强重视,提高教务管理的工作质量水平,才能真正有助于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保障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2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特征体现

(1)教学管理复杂特征。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体现在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上,这一复杂性就是在教务管理的内容方面涉及面广,如课务管理以及学籍管理,考务管理,业务管理,教材管理等,正是由于教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多样,所以在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中,就有着其复杂性,管理中任何环节存在着问题,就会产生很大面的影响[2]。

(2)教务管理专业特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多样,所以在管理中就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管理中的各环节都要做到专业化。从事管理的相关人员,要有专业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还要能够有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心理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管理学知识,计算机技术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教务管理时效特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征还体现在时效性上,主要就是在管理中的每个环节都相联系,也有着相应周期性,所以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另一环节的工作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3]。如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及时录入,考试的安排没有及时通知学生等,这些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所以教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的特征是比较显著的。

2 影响高校教务管理效率的原因及创新措施

2.1 影响高校教务管理效率的原因分析

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影响其管理效率以及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样,通过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就能为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受到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因素影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因素,体现在师生积极性上,管理中师生是被管理对象,所以师生的积极性就和教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在高校的教学当中发挥积极主导作用,管理制度制定就要充分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效率[4]。但从实际现状能发现,由于教务管理从制度的作用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能高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就无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对教学的水平就会产生影响。而徐盛的管理方面,由于学籍管理制度以及教学制度对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产生了抑制的作用效果,这对学生的良好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这就必然会对整体的教务管理效率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其二,受到权责的规划因素影响。影响高校教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因素还体现在权责规划上,由于没有将权责明确地规划,从而就造成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责任不明现象。高校使用的多是二级管理模式,教务处是教务管理领导者,在管理中由于工作内容比较多样,管理中缺乏足够的人手,这就会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而教务处的待遇上没有响应的提升,这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会产生阻碍影响。实际管理工作中对权责的规划不明确,制度的规定上没有全面的完善,这就比较容易增加工作当中复杂性。

其三,受到约束激励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约束以及激励的制度作为支撑,这就必然会容易造成工作管理的效率低的现象。但当前的高校经费组成方式已经呈现多元发展趋势,保障教育的质量以及高校的良好发展,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优化[5]。而信息资源的配套方面由于资金不足没有及时地更新设备和软件,这就会直接影响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无法高效化的开展管理工作。而从激励机制以及评估机制方面,存在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这就造成评估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激励的机制无法正常的发挥效用,影响了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 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效率的措施

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制定适应的措施,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参考。

第一,制定完善适用的竞争激励机制。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教务管理工作就是人和人间的管理,所以要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完善建立,能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鼓励教务管理工作者,能够扎实的学习相应专业知识,提高现代化办公技术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这是提高教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6]。要能从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来充分调动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每学期都要开展教务优秀工作者的评选工作,优秀的教务工作者就要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要注重对青年教务管理人员做好职业发展的引导规划工作,通过教学资源的利用来深化科研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务管理工作。

第二,注重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当前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方面加强重视,教务管理工作只有利用信息化技术,才能真正地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教务管理工作者每天所接收的信息量比较大,在进行处理中如果缺乏信息技术必然会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难以提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此,这就需要高校做好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在各个工作环节都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完善。如成绩的管理,学籍的管理,课程的安排等,这些都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上操作完成,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教务管理网络化建设工作,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等实施教务管理通知公告以及数学资源上下传任务,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提高教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从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角度出发。教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能契合教务管理工作岗位要求,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优秀的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就要将工作优势在日常的工作中充分展现出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自身的业务能力,为教务管理工作出谋献策献力。教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从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加强重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素养水平,和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发展的方向相适应。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多角度进行考虑,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稳步发展的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借助当前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务工作人员本职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为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加以促进。希望上文中对教务管理工作的相关研究分析,能为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教务积极性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6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播力研究(2019年8期)2019-03-20 10:58:14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