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满族剪纸艺术研究

2019-03-22 21:21:08刘金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苞米满族吉林

刘金萍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114)

满族是我国一个悠久古老的少数民族,它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其人口总数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其发祥地是我国的东北地区。满族人民在这片辽阔肥沃的黑土地上主要凭借渔猎生活手段繁衍生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吉林满族剪纸是非物质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影响深远,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

1 满族剪纸

满族剪纸艺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文化环境下产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言表现形式,承载着浓厚地域与民族特征的民间艺术。据考证,在纸张出现前,满族剪纸经历了“非纸剪纸”阶段。渔猎时代主要采用鱼皮、桦树皮、动物皮;农耕时代对布帛、苞米叶、辣椒皮、树叶等薄片材料进行剪刻,形成粗犷纹饰,常贴在窗户、墙以及家用器物上,或者缝制在枕头、服饰上,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满族剪纸始于后金皇太极时代。女真人(即满族的前身)利用土法造纸,用东山桦木、萱楮絮等为原材料,经过水打、沤浸、淋沥和匀晒等简单的工艺步骤进行加工制作。满族称该纸为“豁山”或“花上”,就地取材,土法制作,质地粗糙但坚韧如革。纸的产生为满族剪纸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萨满教在满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表现对神灵的崇拜,剪纸艺术得以产生并发展至今。它经历了长期的口传心授才得以薪火不息、代代相传,并受到了世人的喜爱。

2 吉林满族剪纸分布

吉林满族剪纸艺术的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包括:通化市长白山满族剪纸,代表人物是倪友芝;九台市关云德剪纸;吉林市潘氏剪纸,代表人是潘周;吉林市乌拉满族赫舍里氏刻纸与剪纸,代表人是何文江;吉林市宋氏民俗剪纸,代表人是张春颖;吉林市乌拉陈氏刻纸,代表人是陈国章;吉林市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代表人是李侠;通榆县李锐士剪纸;通榆县王岩剪纸;集安市艺发刻纸技艺,传承人是李艺发;通化市佟佳江满族剪纸,传承人是从永莉;通化县长白山满族撕纸,传承人是传承人张杰;辉南县辉发满族剪纸,传承人是徐贵库;前郭县郭尔罗斯剪纸[1]。

3 吉林满族剪纸特色

3.1 独特的满族文化内涵

吉林满族剪纸处于特定文化生态环境中,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反映的是满族人的信仰崇拜、生活习俗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题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习俗剪纸。它是吉林满族劳动人民崇尚生产生活的活化石,对生活场面、生活琐事甚至歌舞娱乐的刻画颇为生动有趣,题材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把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看、所闻直接刻画出来。(1)反映参加生产劳动类(耕种、喂鸡),如贮苞米内容剪纸。东北乡下苞米(玉米)楼子是当地的独特景观。秋天家家要搭苞米楼,大人小孩齐动手让苞米“上楼”。有的还把苞米叶子捆扎在一起,形成一个个苞米串。一同晾晒的还有用线绳穿起来的辣椒,苞米的黄和辣椒的红相辉映,丰收景象尽收眼底。(2)反映关东风情类,如“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系列化剪纸作品,这句俗语略带夸张地形容了从前动物的丰富和捕猎之容易。又如“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剪纸,刻画满族人家包饺子的场面,男人擀皮儿,女人和老人包,小孩摆,东北很多人家包饺子都是这样分工的。码得整齐的饺子,散发着浓浓的民族生活气息。(3)反映四季节令类,如春节是满族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俗称过年。满族民间有“二十七八,扫土贴花”的说法,就是打扫卫生的剪纸贴画。(4)反映婚丧寿宴类,如婚俗剪纸。满族人结婚,剪纸是装饰新房、增添喜气的重要物品。(5)反映田园自然风貌类,如植物(梅花、莲花)、动物(鹿、熊)等,即日常见到的瓜果蔬菜果实以及动物等。吉林满族剪纸是充分表达满族人日常民间习俗和生活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2]。

崇拜剪纸。(1)自然崇拜,指将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并加以崇拜。满族先民自古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人们时而经历洪水、地震、火灾等。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先民们感到畏惧恐慌、束手无策。对闪电雷击、雨雪冰雹、风淋雨露等自然现象不能认知和解释,于是把它们供奉称神。这类自然崇拜在吉林满族剪纸中经常可见,如天神、地神、雷神、风神等。(2)生殖崇拜,指先民对繁衍生存的一种赞美和向往。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满族先民对生存和繁衍充满深深的敬畏之情,尤其对女性怀有崇拜之情。剪纸中主要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等[3],如关云德萨满教女神剪纸系列中的生殖女神佛赫姆妈妈。(3)图腾崇拜,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先民认为自己的氏族是由某种动物或植物等逐渐转化而来,人们与这种生物之间存在某种血缘关系,因此会把这种生物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符号。满族先民逐渐把海东青作为最高图腾。海东青是一种几乎被北方民族神话了的鹰,虽然体型不大,但古时因善于捕猎(尤其是捉天鹅)而被皇朝定为入贡之物。海东青捕拿天鹅的传说在满族广泛流传,每谈及此,人们脸上都带着骄傲的神情。在神话中它是一个浑身散发着光、热和火,挥舞着巨大翅膀永不停歇的鹰神形象。吉林满族剪纸中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先民的图腾崇敬,蕴含着他们最基本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表现元素。(4)祖先崇拜。满族先民认为去世的祖先可以庇佑本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满族剪纸反映该内容较多体现在萨满祭祖、祭祀等活动中,生动描述了活动的场面和相关人物。如萨满头戴饰有羽毛、神鹊的神帽,腰系神铃,手拿皮鼓说唱。

吉祥寓意剪纸。吉林满族剪纸在题材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采用托物寄情的象征手法,反映人们求吉祈福的观念。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谐音法,以音象形的表现手法。如花公鸡,就在公鸡身上剪刻出几朵花表现;梅花鹿,就在鹿身上剪刻几朵梅花表示;剪刻莲花和鲤鱼就寓意连年有余,这里以“莲”谐“连”,以“鱼”谐“余”。(2)谐形法,将某一形象进行简化作为代表。如剪刻一朵云彩表示天空;剪刻一朵雪花表示冬季下雪。(3)象征法,借某一物象表示一个概念,使人产生联想,赋予一定的吉祥文化的意蕴。如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鸳鸯象征爱情,松树象征常青不老,牡丹象征富贵,喜鹊登梅象征喜事临门等。

神话传说剪纸。吉林满族民间剪纸的很多创作来自于神话传说,这些民间故事、谚语、民谣给满族剪纸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满族的劳动妇女们通过剪纸创作,描述着这片黑土地的神话。关于民族的图腾、起源,如人参故事、长白山火山爆发造江神话、满族白云格格神话等,促使满族传说类民间剪纸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深受人们喜爱。

3.2 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

长白山和黑土地哺育了满族人民,使他们对自然和生活具有很深的理解和感悟。剪纸在长期的流传与发展过程中,在满族人民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已逐步形成多种风格,单色剪纸、拼色剪纸、折叠剪纸、手撕剪纸、熏样剪纸等艺术手法均已普遍使用,而最常见以及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单色剪纸。

单色剪纸,即在单色的纸张上剪刻制作。单色剪纸大都运用阳刻、阴刻或阳刻与阴刻相结合的手段,是流传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剪纸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单纯明快、对比强烈,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单色纸张多为红色纸。这是因为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红色,也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完美的色彩。红色象征太阳、火焰、光明、幸福和温暖等,给人们带来热情、欢喜、吉祥、奔放等。满族人民在吸纳汉族文化基础上,认为红色是吉利喜庆的色彩并大量运用。白色剪纸大多是作为刺绣或鞋样的底样使用,一般不作为独立成型的剪纸作品形式。满族人民长期生活的环境终年积雪不化,逐渐形成尚白的审美习惯[4];另外,满人打猎时如果穿着的服饰色彩是与雪一样的白色,则不易被凶猛的野兽发现,更容易接近猎物,获得狩猎成功。因此白色被当作吉祥的颜色。

拼色剪纸,又叫“斗色剪纸”,即将各种色纸剪成各个局部的形象,然后将局部形象拼贴在一个画面上的剪纸艺术。这种形式的剪纸色彩变化丰富,搭配各异,别有情趣。伴随着吉林满族剪纸的传承发展,拼色剪纸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折叠剪纸,简称“折剪”,这是我国较早的剪纸形式,即通常将整张纸对折或多折叠,再进行剪刻,完成后展开为均齐式纹样的剪纸。作品多为对称(如左右)、连续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团花等。一般创作中,纸的层数不宜太多,以四层为佳。如果想多折几次,最好选择软且薄的纸张。折叠剪纸艺术作品表现为有节奏感的重复图形,能够充分节省时间、精力,更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觉效果。当下得到广泛的设计应用,如满族的嬷嬷人形象,正是采用了折叠剪纸。

手撕剪纸,即采用手撕的方法撕裂造型,代替了以往用剪子或刻刀工具剪刻作品。吉林满族早期的剪纸艺人大多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尤以劳动妇女居多。她们经常利用猫冬、茶余饭后时间,随手拿起纸张用手随意撕出自由朴拙的图形。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大多劳动女性掌握了娴熟技能。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内心的巧妙构思、灵巧的手指撕纸,制作完成的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由于本身带有手撕的毛躁边缘,剪纸造型凸显变化无穷之美,这类剪纸作品强烈体现了吉林满族剪纸的单纯粗犷和豪迈奔放的民族性格[5]。

熏样剪纸,又叫烟熏剪纸,是吉林满族民间历年流传下来的保留剪纸花样的土方法,即把剪纸的原纸样帖在一张或一沓纸上,然后固定剪纸样稿的一面对着火,在蜡烛、煤油灯或香的上方进行烟熏。揭掉被熏黑的纸样,纸上便留下清晰的剪纸花样。这类剪纸形式不仅使画面色彩产生鲜明对比,而且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古老花样,省去重画的繁琐步骤,蕴含着先民的无限智慧,体现了吉林满族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及对生活的热爱。

3.3 原始的哲学观

吉林满族剪纸艺术的真正源头是原始宗教——萨满教,原始萨满教的哲学基础是“万物有灵论”。满族剪纸中的崇拜类剪纸艺术并非纯粹表达制作者的个人心理,而是表述一种公共意识。换言之,不是对具体实物的精确临摹,而是一种大胆夸张设计的意念传达[6]。剪纸营造出来的神秘感越浓重,就越有意境。有的剪纸结合满文形式,图文并茂,增添了宗教民族色彩。

4 结语

吉林满族剪纸具有强烈的地域特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具有厚重的精神文化内涵。满族人民利用其独特的剪纸艺术语言,生动具体地表达了他们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日后会以更加强大的艺术魅力绽放夺目的光彩。

猜你喜欢
苞米满族吉林
13.吉林卷
吉林卷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4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乐府新声(2019年3期)2019-10-17 02:17:14
吉林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4
十月
天津诗人(2018年1期)2018-11-13 20:28:00
乡下“啃青”
新青年(2017年3期)2017-03-24 20:24:53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我的苞米情结
幸福家庭(2016年11期)2016-12-22 18:31:40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难忘当年的大饼子
饮食保健(2016年1期)2016-04-13 20: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