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闽南指福建南部,从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来说,闽南主要包括厦门、漳州和泉州。闽南传统村落在气候环境、地理区位、建筑文化、水系利用、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这些村落还包含许多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当前,关于闽南传统村落的研究集中在村落格局的演变、建筑风貌与空间形态的改造方略、村落景观的规划建设方面,虽然村落生态治水智慧地域化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但对闽南地区涉及甚少。
不同于北方多数传统村落面临干旱少雨和降雪的灾害侵袭[1-3],闽南传统村落具有较好的自然本底条件,但也遭受洪水与山崩的威胁,因此闽南传统村落在水系利用及防洪排蓄方面的绩效表现极具地域特色,形成区别于北方的具备“高度的水环境适应性、低成本低技术营造、山水田居的水生态循环”特征的生态治水智慧(表1)。因此,本文将水视为生态因子,对闽南传统村落进行古代生态治水智慧的挖掘和归纳,以期为闽南乡村水系空间网络建设提供借鉴。
表1 闽南传统村落与北方传统村落气候特征、灾害类型及治水目标对比
闽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域雨水丰沛、溪流众多,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河谷、盆地,其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山地与丘陵。这些地貌的形成与地表水文过程有着密切的关联,水文要素对村落地域性景观特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影响着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选址和空间布局。
发达的水系有利于农田灌溉,河水的涨落为土壤带来了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同时河流对山地丘陵不断的侵蚀形成围合内向空间,使闽南传统村落多选址在山与水、河谷与平原交界处,呈现出沿水择居的特征,这种边缘性地域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天然优势,但同时伴随着山洪与山崩的潜在威胁,这种威胁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闽南传统村落通常选址在不易受河流水位起落影响的高地。
河道的形态也影响着闽南传统村落的分布,河道直流区具有水面宽阔,水流顺畅的特点,村落形成沿河道一侧或两侧对称的轴线带状的布局形态。水流经河道弯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冲刷河流两岸,造成河漫滩宽阔,村落常布局在相对开阔的平坦地带。多条河流的交汇处冲积加剧,地形集合了直流区的宽阔和弯道区的滩涂特征,资源丰富,村落呈现出整体的组团式布局形态(图1)。闽南传统村落的选址和布局与河流水系的关联性是古人经验的积累和修正,是实践的结果,这种对自然水环境适应的生态治水智慧还体现在村落整体空间格局、建筑内部空间、水利设施营造中,此外,在技术材料及构造中都具备明显的地域特征。
图1 河道形态与村落分布的关系
2.1.1 借势利导的整体空间格局
“借势利导”是针对闽南地区雨水丰沛、多山地丘陵的地域特点,村落整体空间格局营造时尤其注重对山洪的防御,规避山体凹侧谷状地带因水量集聚的区域,形成山体凸侧脊状地带顺等高线分布的整体空间格局。借助较高的山势防止雨水集中汇聚一处,促使积水迅速向地势较低处及时疏散,并在建筑分布的山体一面大量种植固土性能较强的林木,保障区域土质坚固,防止山洪与滑坡,同时加强对山脚水系的疏导,使雨水经山顶丛林汇聚至山脚河道排出,部分雨水经山顶丛林汇入通往村落内各个方向的道路系统,结合一侧的明沟发展出街巷明沟为主的道路行洪骨架,这种利用山体势能实现雨水自重流,通过村落内纵横交错的道路行洪骨架将雨水疏导至山脚河道的理水实践是真正根植于闽南地域特征实现适应性智慧的体现。
2.1.2 重防强排的建筑内部空间
重防强排的治水智慧主要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布局营造时充分考虑水与空间的有机关系。建筑与院落是村落人居环境的基本结构单元,闽南传统村落建筑从屋面、地面、墙体、院落空间营建均贯穿了对雨水的利用、防护和排放。以福建漳州土楼为例,当地降雨量大,为了快速排水,避免屋内漏雨,土楼屋面样式以双坡面屋顶最为常见,且屋顶出檐很大,这样既能避免雨水侵蚀墙面,同时檐下空间发挥交通功能形成人们日常通行的廊道,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楼墙脚常用河卵石干砌而成,具有加固墙体和防水防潮的作用,如图2(a)[4]。又如闽南红砖古厝的天井院作为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联结了建筑的各个功能,承载了通风、采光、排水的作用,古厝屋面檐口向内朝向天井院,天井院四周一圈设有排水沟,雨水从屋面檐口流入天井院汇聚至明沟排出,形成向内排水的雨水汇集中心,素有“四水归堂”之称,同时正厅临院很少设门,以半敞方式与天井院连成一体,如图2(b)和图2(c)[5-6],这种利用天井院落空间尺度变化排除雨水,并调节建筑、天井院与外界的温度和湿度,达到冬暖夏凉的功效,是一组对闽南地区多雨潮湿环境适应的地域性建筑。
2.1.3 拦蓄并用的水利设施营造
拦蓄并用的治水智慧体现在通过修建水坝、水塘、水圳、水渠、水井等水利设施进行水系改造,维持村落水量平衡。古人常在河流上游设置不同规模的水坝,在雨季能有效控制河流水位,旱季能起到蓄水的作用,水坝作为水利设施发挥着截流引水、过滤水体、引水入村的功用,同时能促进村落微气候循环,拥有很高的生态功能及景观效益,如图3(a)、图3(b)。挖塘蓄水也是古人进行水系改造的生态实践,从生态哲学角度,水塘能“聚水养气”“引水生气”,从实用价值角度,在水势水量较大难以直接利用的水系附近开挖水塘,借助水塘起到减缓流速、蓄水利用、泄洪灌溉、改善村落环境的作用,闽南传统村落常在祠堂或社屋前开挖半月形水塘,修建开阔场地,形成具有强烈风水意味及人文价值的水塘景观,如图3(c)。为了便于农田灌溉,在田间开沟引圳,并对水圳的结构和走向进行规划,做到宽窄深浅恰到好处,水圳内水流保持流动,净化水质,成为维系村落水质量的水脉基础。水井作为村落内部微型的水利设施,是早期人们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探索实践的体现,水井水是雨水渗透转化的地下水,水质纯净甘甜,作为饮用水其水质好于地表水,在河网密布的闽南村落分布着大量的水井,摆脱了村落只能依水而建的束缚,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
图2 闽南传统村落建筑内部空间布局营造
就地取材及源于农业生产生活的乡土技术是闽南传统村落生态治水智慧的第二特征。闽南地区水源充足,树木繁茂,河流纵横,建筑材料多来自山上木材、河内卵石、田中泥土等,并充分利用这些材料的通透性促进水的排放及渗透,这对面临资源耗竭的现代城市建设有着深远的启示价值。例如福建漳州土楼的选材就完全来自天然,在砌筑土墙时综合当地红壤土、田甲泥及老墙泥等泥质特点按比例搭配成复合土作为墙体的主材,这种土墙即使长期受雨水侵蚀,也能坚固耐用,而墙裙则用干砌河卵石,避免雨水渗透毁坏墙基[7]。山区常见的杉木质轻不易变形且防潮防蛀,土楼内部门窗、回廊、楼梯多采用杉木,以适应闽南多雨潮湿的气候,如图3(d)。
图3 闽南传统村落水利设施及乡土材料营造
闽南传统村落在塑造空间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卵石泥沙的高渗透性促进雨水下渗,天井院铺设青石条,雨水从石板缝隙渗入地下,巷道的铺设采用石板并广泛结合使用建筑边角料碎石、碎砖、碎瓦,利用材料的通透性促进雨水渗透、回补地下水,对于地面铺装下层采用土壤直接渗透,使雨水下渗的同时通过土壤的吸附、过滤、分解得以净化,夏季地下湿气通过空隙蒸发,带走地表热量,对村落环境具有调节作用,这是低成本低技术下自然营造经验的积累,是朴素生态观的具体表现,如图3(e)、图3(f)。
水作为脉络贯穿在村落与山水田之间,激发了山水田居的各个生态因子,形成了主脉和支脉两个层级的整体水生态循环是闽南传统村落生态治水智慧的第三特征。从村落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关系上,水作为主脉串联了人的农田生产活动与山水田自然空间,水是农田形成的首要因素,闽南传统村落具有山水环抱的地理优势,特殊的砖红性红壤土构造伴随着充沛的降雨,适宜结合地形引水灌溉,精耕细作,同时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带动了水生命过程的有机循环,其传统农田全生产链建立在水的引用、灌溉、储存、分流、净化、节约、保护各个环节上,农民结合闽南村落的生态规律和水文分布,发展出充满智慧的“稻田养鱼”和谐共生的典型原始生态农业模式,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维系水生态环境的同时促使水的生命过程处于周而复始的有机循环状态。从村落内部人居场所布局关系上,水犹如主脉下的支脉贯穿了建筑与院落、室内与室外。建筑与院落作为最基本的人居场所单体,从建筑屋面及墙体到院落空间、地面的营造均考虑水与空间的关系,雨水流经坡屋顶后,顺房檐汇聚至天井院落,通过石板铺地自然下渗或经天井院落四边一圈的排水沟排入街巷明沟暗渠直至村落水口,最后汇入河流,也有少量的雨水汇聚至天井院落中间的渗井便于日后再利用,水在排放与下渗过程中得到净化与利用,也促进了村落整体水生态循环(图4)。
图4 两层级的水生态循环
闽南传统村落多山地丘陵,河网密集,从选址布局、特殊的建筑格局和建筑营造、水利设施的修建均表现出对水环境的适应与约束,形成以“借势利导、重防强排、拦蓄并用”的生态治水意识。借助地形地势营建行洪通道,修建水坝、开沟引圳疏通村落周边或内部河流水系将雨水引至外部河流。开挖水塘承担蓄水与行洪功能,用塘泥肥田净化污水,在地势和蓄水无明显优势情况下,利用村落内部道路体系与明沟方式进行排水[8]。当前乡村水系建设常采用硬化渠化的手段改造河流水系,易造成水源的污染与枯竭[9]。因此,在闽南乡村水系空间建设中,河流应作为首要排水要素加以规划利用,建设场地的选址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临近山间溪流的缓坡或山脚有河的山腰处是最优选择,为了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应优先考虑水塘蓄水并结合地区河流及时排水,因土地面积受限而不能开挖水塘,可考虑沿街巷设计明沟暗渠向外联通至临近溪流,如果水塘面积较小,可以通过沟渠连接各个水塘,再联通外部溪流,有效串联乡村空间范围内的水域,减少开发建设对水文的影响。
闽南传统村落常采用当地的木材、河卵石、建筑边角料构筑建筑天井、巷道铺装、水塘水岸等,凸显浓厚的闽南地域特色。因此,在闽南乡村水系空间建设中应注重回归传统材料做法,如闽南传统的夯土建筑营建工艺等是古人在不断追求改善生存环境的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最经济适用且最具生态潜力的智慧措施,这种低成本、低技术的结构模式与建造体系既能形成风貌迥异的村落特征,也能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另外,在大力提倡采用乡土材料及营建工艺来传承闽南村落地域风貌的同时,应重新认识传统营建工艺的生态智慧,改良和革新乡土材料的各种建筑性能,关注材料的再生利用,避免资源耗竭,以适应现代乡村水系空间建造的时空能效[10-11]。
水作为闽南村落农田体系的命脉,与山体、农田形成的山水田格局成为各个村落间景观基质的联系通道,维护山水田自然格局,促进水生态循环对村落水系空间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2-14]。反观当前乡村建造中对耕地的侵占,废水污水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河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农田缩减、农作物和淡水生物种类减少,呈现出农田斑块破碎化,边界与形状趋于简单化,生态系统单调化。因此,闽南乡村水系空间建设应回归古人农田有机循环生产的生态意识,疏通河道,促进水体的流动和自净,使农田生产景观空间从割裂、无序的现状转向集约、融合的和谐共生循环。村落山水田居和谐共生系统是维系村落发展重要的本底条件,闽南乡村水系空间建设应格外重视对整体系统的保护,强化山水田居水生态循环的连续性,只有在不破坏“血脉”的前提下,村落水系空间网络系统才能整体连贯、有机循环。
闽南传统村落是我国古代水系利用与防洪排蓄水文规划体系的鲜活载体,保留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图式,浓缩了“高度的水环境适应性、低成本低技术、山水田居水生态循环”特征的生态治水智慧,在闽南乡村水系空间网络建设中,应不断探索传统水文规划与现代水系建造、传统材料技术与现代功能需求、山水田居水生态循环与现代规划建设之间的契合点,促进闽南乡村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