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研究

2019-03-22 05:08巨澜许贵之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4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资源思政

巨澜,许贵之

(1.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2.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甘肃兰州 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随着全球慕课模式的兴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迎来了慕课的挑战,面对挑战如何做到顺势而为从容面对,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但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的提供了新的视角,如何应对是该文要探讨的重点。

1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自2006年“05 方案”新课程颁布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改革,试图增加学生们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在此基础上确有提高,但是这都是“老生常谈”,“换汤不换药”没有从根本上革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实质性体现。而这种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方式单一。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管理课堂重点在于保证出勤率,很难保证和提高抬头率。这种单声道的课堂缺乏吸引力缺少师生互动,学生们在思政课堂参与度不高热情度不高,很难与教师产生共鸣,课堂往往是教师的独角戏;第二,缺乏课堂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大班授课,往往是由多个专业多个班级拼合而成的教学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传统的思政课就像是“大杂烩”,用“一刀切”的方法对教学对象学生的思想状况以一概之,而忽略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将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用不同专业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缺少实效性,并且很难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有获得感。第三,缺乏创新意识。新时代的大学生处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在线课程,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原地踏步,很难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面对这些发展和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而不见,慕课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事物、新现象,采用“慕课”教学可以促进大规模优质课堂教育资源。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是建立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之上的,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并没有大的创新和进步。

2 基于慕课模式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大数据大时代的到来,资源共享,资源开放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发展趋势,“MOOC” 作为一种新事物也应运而生,“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音译为“慕课”,中文意思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授课模式[2]。慕课自诞生以来,就引发了教育界的改革,并掀起了一股“慕课热”,最初是在西方开始学习推广,之后国内也开始接触和接受,并且很快受到教育界的热捧,并且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国的慕课热潮。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教学质量,而慕课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慕课”各有其特征,同时我们需要引用“具体的统一”与“历史的统一”,把握二者特征的统一点,充分理解其特殊性,才能切实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2.1 把握意识形态,引入优质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对青年思想的培育作用重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做好党的喉舌,能够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慕课缘起于西方,因此在慕课中带有强烈的西方话语体系的构建,慕课可能成为西方国家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媒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所担负的使命不同,其教育目标不仅在于知识性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一种信仰的传播。现在高校学生是成长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但是网络信息往往很多为了博人眼球,庞杂而又有失实,学生们很难辨明,势必在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学生的“三观”。不能否认“慕课”中不仅包含知识性的输出,还有西方意识形态的输出,当我国引入慕课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威胁和挑战着我国的历史文化认同,消解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影响,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要能够明辨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跟腐化思想不良作风错误倾向做斗争,帮助和引导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彰显课程的意识形态性,突出价值引导。同时,我们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取其精华遗弃糟粕,补充课程的短板形成优势互补,能够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既能够充分汲取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要讲好“党的故事”,开发本土红色资源,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成果。

2.2 线上线下实践三结合,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

慕课教学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是照本宣科,需要结合实际,根据我国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联系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新时代的新任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一种适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首先,采用互联网教学方式搭建网上学习交流平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上传。开放式的教学,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通过线上交流学习感悟以及问题互相督促互相激励。其次,教师可以根据特长组成不同教学团队分工合作,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将知识点进行模块设计,通过视频教学、阶段测试、学生提问、网络互动等模块,及时地对学生的网上的评论和疑问进行教学指导,再次,统计数据反馈教学效果,再进行调整,实现线上线下实践教学的有机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要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把课程中学习的理论应用现实生活中,活学活用,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3]。最后,通过实践教学来牢固记住课堂所学知识,学生只有学到了是有用的可操作性的知识,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性。

2.3 加强师生对话参与,提升学生获得感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在实际教学中,互动环节缺失,学生也很难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在授课当中学生参与度低精力也很难集中,实际教学效率低下。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习惯性地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笼统进行理论性的讲授,忽略学生的知识获得和情感共鸣。慕课的技术应用,突出师生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不再是单调乏味的学习,而是更具主动性、灵活性、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基于网络教学环境,慕课要求教师能够重新定位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形成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要求突出大学生的学习主体,通过教学互动促进知识的获得,情感思想碰撞交流,加强人文关怀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同时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巨大的挑战,教师要能够顺势而为,加强对话深度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能够“量身定制”,通过联动教学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2.4 创新思政教学理念,优化思政教学体系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弊病之一,就是思政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主动创新自我变革的意识。慕课让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更具现实意义,开放教学资源不仅体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更是一种潜在的挑战和竞争,高校之间教师之间,既可以是竞争的也可以是合作的,实现优势互补。“慕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引导着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的创新,根据思政课的性质和特点,遵循思政课自身的教学规律,围绕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不断改革创新,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影响力和实效性。比如,具有专业优势的高等院校将该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共享的教育资源,与其他合作院校合作联盟,形发挥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弥补其他院校的弱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共享课程资源致力于课程的建设和推广,在分享课程资源的同时,形成合作与联动,发挥优势教学资源教师资源,推动整个教学环境的提升,教学体系的优化。

3 结语

慕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4]。运用慕课教学模式,不能教条本本,照搬照抄是不可取的,而是结合我国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教学特征,将其本土化,探索一种适合社会主义大学自己的教学模式。要把握时代发展之特征,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既能够顺势而为又能应运而生,既能利用加快教学改革,又能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资源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