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小说的群读类学策略

2019-03-22 02:44
成才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古典小说鲁智深教头

2011版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经典章节就被收录在小学3—6学段,各地教材各种版本均有。如原鄂教版第十二册《鲁智深行侠桃花庄》,原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原沪教版第七册《武松打虎》。原北京版第十册《景阳冈武松打虎》,可见各地编者都认同经典名著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古典小说即使进行了节选和改编,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有篇幅长、词语生僻难懂的弊端,除了少数爱看书的小书虫以外,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读此类课文,更谈不上去赏析了。那么,怎样让学生喜欢读经典,快速掌握读经典的方法呢?我认为“群读类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群读类学”是指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单位时间”意在教学的增量、提速;“一个主题”可以是思想主题,也可以是表达主题;“文本”可为连续性的,可为非连续性的。

在教学鄂教版第十二册《鲁智深行侠桃花庄》时,我就想到用群读类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习3篇节选自《水浒传》的课文,以了解读古典小说的方法,为达到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要有100万字的海量阅读做好准备。下面我就这一课的教学谈一谈教学古典小说可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一、调整目标,倡导古典小说自读自悟

“群读类学”就是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方法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我们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重组教学。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和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既有相同之处,又不完全相同,相比之下,教学群文类读的一组文章,教学目标应该更清晰、更简单。目标集中、内容单纯、围绕主题、教学过程更需简单。

《鲁智深行侠桃花庄》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但是如果我把3篇课文放在一起上,就要将教学目标定为“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实际上《水浒传》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作者施耐庵描述的一百零八好汉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因此,教学古典小说,把教学目标统一,即“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感受人物形象”。这样,学生目标清晰,就能在短时间内掌握阅读古典小说的基本方法了。

群读本来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读尽可能多的文章,因此,少讲和精讲尤其重要。老师只在学生困惑处点拨,多留时间给学生自读,习得古典小说的学习方法,内化成自己的语文阅读素养。于是在定好目标后,只需要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1)你从课题中哪个词了解到鲁智深的特点?(2)学习3~7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鲁智深语言的句子,你从哪些语言感受到鲁智深的特点?(3)学习8~11段,用“~”画出描写鲁智深动作的句子,你从哪些动作感受到鲁智深的特点?在学生自读自悟后,全班交流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读古典小说,要通过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来领悟人物形象。

二、掌握方法,提升古典小说的阅读能力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就是学会学习,也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所以在一般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我力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读、想、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把课文“读一读”,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再“议一议”,不仅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议一议”你对哪些问题或哪个语句段落、人物形象、情景环节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我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引导,使学生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思路。

课堂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去阅读,学生在阅读思维的训练中,形成了思维的定式,也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会感觉轻松许多,对语文学习也就不会觉得有负担。

第二课时,我就将学生分为两大组,喜欢林冲的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喜欢武松的学习《武松打虎》。问题只有一个:林冲(武松)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语言和动作可以看出来?学生刚刚学的方法就用在苏教版和沪教版课文上,很兴奋,学习积极性高,就能主动在小组中“议一议”,每人说说说自己在课文中的发现,谈自己对林冲(武松)性格的理解。偶尔在交流反馈中笔者发现,学生会遗漏一些细小的动作,比如“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脚骨上”中的“一扫”,看起来不能体现林冲的特点,很容易被学生忽略,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指点和引导。于是,我问,从“一扫”这个动作看出什么?(1.动作轻巧灵活,不像洪教头是使出了浑身的功夫,把火朝天,劈头打来;2.武功高强,轻轻一扫就让对方倒地)我又问,从林冲扫到的地方看出什么?(1.不是关键部位,只是小脚骨;2.高手过招,点到为止)哦,原来林冲不仅武艺高强,更是具有谦虚忍让的性格!这样学生就知道了,学习古典小说要细致地阅读,抓住一个词的细节去揣摩,能更深入了解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同学们自学《武松打虎》一般都会抓住武松的动作“一闪”“一闪”“一闪”和进攻老虎时的“棒打”“脚踢”“拳打”,但是容易忽略的是这一段: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chǐ)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在这一段中,武松的语言很典型地体现了武松英勇豪情的好汉形象。这是武松打虎前的描写,寥寥几句,也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经过老师的指导点拨后,学生进一步明白阅读古典小说,不仅应该在重点章节,或是描写事情高潮的段落中去找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其实,在开头和结尾处,在作者交待时代背景、故事发生的原因时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是细揣摩也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

学生通过“读、想、议、点”的方法学习,既能产生对古典小说的阅读兴趣,又能收获古典小说的学习方法,其阅读能力也会得到快速提升。

三、探究表达,体会古典小说中的对比

课标中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提出了八点要求,关于阅读的要求就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古典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鲜明的人物性格、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人外,其表达方法也值得我们探究。

古典小说一般是章回体小说,在每一章(回)的名字中都会直接写“谁?做了什么事?”例如“武松——打虎”“林冲——棒打洪教头”“鲁智深——行侠桃花庄”,这是古典小说里面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另外,在表达上大多数古典小说也有明显的特点——对比,如《武松打虎》中武松的动作与老虎的动作,老虎是“一扑”“一掀”武松是“一剪”“一闪”“一闪”“一闪”;《林冲棒打洪教头》 中林冲与洪教头的动作语言对比,林冲与洪教头初见时林冲“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接着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然后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短短几个词,几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林冲谦虚有礼、忍让,而洪教头则显得傲慢无礼。林冲躬身施礼,这为一忍;林冲让座则是二忍;“不敢不敢“这是林冲第三忍;林冲“只好提起棒”这是四忍;“不打认输”这是五忍;林冲无可奈何,迫于无奈,忍无可忍,一棒扫倒,点到为止。

我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组长分工。首先,可以用不同符号勾划不同人物的动作语言,自学作者用对比手法写作的好处;然后组长还可以组织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作者用对比写法表现不同人物的动作语言,来衬托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最后,派小组代表全班交流讨论古典小说对比手法的运用。

四、拓展阅读,感受古典小说的魅力

(2011年版)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专门作了规定,并指出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努力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为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好课内外阅读的拓展,把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使课堂内外校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渗透整合,形成一体。所以,语文教师为提高课外阅读效果,更要重视创设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和交流课。而且古典小说的魅力绝不仅仅是在这两节课或是学校的几节语文课中能够完全呈现的,它应该是在学生的海量阅读体验和感悟。于是,我布置学生课下去看《水浒传》,每天选择一百零八好汉中的一个,做成人物卡片,卡片上有:人物、身份、外号、性格、精彩语言动作,对比人物是谁,利用学校开展的阅读课程系列之《课前五分钟好书推介》活动,让学生推荐《水浒传》的某一章节,然后每周开一次讨论会“我评《水浒传》”。

这样近四个月做下来,学生对《水浒传》爱不释手,对一百零八好汉的故事也能信手拈来,还能点评人物性格,与同学老师家长探讨人物的褒贬、写法的运用,对现实社会的启示等。

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确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和探究的,因为时代变了,高考改革了,语文学科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了,但不变的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目标:就是一个爱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爱读书的学生,把课堂变成读书的乐园,把学生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人。

猜你喜欢
古典小说鲁智深教头
黄伟芬:中国航天员的“女教头”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特征探微
“看官”是什么官
寻找适合的解读方式
谁打翻了洪教头
与鲁智深的“密会”
变身鲁智深
与鲁智深的“密会”
王佩珊:通信站的“魔鬼教头”
对比之中见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