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感化教育的一方良剂,真诚的关爱可以融化学生心中任何一座冰山”。
细细咀嚼这句话,联想到平时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事例,我深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它是教育教学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故事让我对以德育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学期,我们班有个学生,就叫她小鱼吧,年龄班级最小,但小心思可不少。上学期在穿衣打扮上就有点苗头,这学期一开学明显感觉画风就变了,经常擦“有色唇膏”。前面几次提醒,整改效果一般,最后我只好采取强硬措施,当着我的面把所谓的“有色唇膏”抹掉,我能感觉到,虽然她这样抹掉了,但是心里肯定一万个不愿意。我就琢磨,她为什么喜欢搞这事呢?难道就是简简单单的爱美,臭美?通过向学生打听,再加上对她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她跟一个外班男生走得特别近,可以称得上早恋了。根据她敞亮的个性,我找了个机会跟她直接聊了这事。她说只是和这个男生关系好一点而已,也就是一起进过图书馆几次,觉得这样可以促进自己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强行不允许她跟这个男生走在一起,怕反而引起更多的事情,我也只能跟她说,心思多花在学习上。后面一段时间,她表现还好。有时候我还在幻想,她心思是不是真的静下来了?
有些事还真是说来就来。一天上午,她被学校一个领导撞见跟那个男生有亲密行为,下午又被另一个领导撞见有亲密行为。这下她才有点慌了神,下课主动过来跟我沟通,这事无论怎样批评她都行,求我千万不要告诉她的父母,并告诉我她读初中时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当时被父母的行为吓着了。可作为班主任,如果真不告知她的父母,后面要再出什么事情怎么办?如果告知她父母,她要是做出过激行为又怎么办?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这事她父母必须知道,并且还得让她自己亲自告诉她父母这事。这天下午和晚上我又跟她沟通了两次,可以说是苦口婆心,权衡利弊,放眼未来,总算做通了她的工作。当天晚上回家后,她就跟父母交代了这事,也摆明了自己对这事的态度,跟男孩不再往来,并一心学习。出乎她的意料,父母没有像初中那样大发脾气,看起来还比较温和(她应该不知道这是我在她回家之前就与她父母沟通好的策略),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她讲解该事的弊大于利,作为高中生,目前的重点是什么,最后还以开玩笑的口吻说,今后谈男朋友父母得把把关,就她目前这个欣赏水平,父母操心是必须的。
接着下来的期中考试,正如我所预料的一样,小鱼的成绩有一定的下滑。我又趁机与她交流,让她意识到,有些事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做好自己本质工作,用心学习,给自己的未来,搭建一个宽广的舞台。此后,小鱼同学的心确实安定了下来,成绩也不断进步,可以说步入了高中学习的正轨。
现在回想这事,作为班主任,及时地沟通,不急不躁地处理该事,是为上策。
任何学习都是人在处理外部与个体间关系过程中展开的,是在反复认同、感受和践行中展开的。而且“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因此,教育需要重视情绪和情感极值点的运用,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及时沟通,相信效果会更明显。
有这样的基础,所有的改变都会有一个良性的开端。剩下的事情,就是偶尔的提醒和督促了。在跟小鱼同学沟通几次后,明显能觉得她的进步,慢慢她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面还主动找我交流。相信后面多关注她,她会成长起来的。
《学记》中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作为班主任,在育人的过程中,就必须知道学生的心,了解他(她)个人以及家庭特殊的地方,以便对症下药,送上关爱、送上体贴,才能走入他(她)的内心世界,拉近与他(她)的心里距离。这实际上就是德育的最好体现,帮助学生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顺利地走向生活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