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斌
(曲阜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悬念机制是电视剧制造戏剧冲突,强化情节张力的重要手段,倚重悬念叙事的谍战题材电视剧,在着力于把控故事节奏,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悬念机制渗透叙事,彰显剧中的伦理关怀和美学意蕴,从而实现对主题意旨的表达。在当下爱国主义与电视剧文化融汇的洪流中,谍战题材电视剧《麻雀》于2016年播出,通过讲述以代号为“麻雀”的地下党员陈深在汪伪政府的经历,重构了民国时期上海滩精彩的谍战故事,获得了良好的收视口碑。剧中的悬念机制通过标记人物、推动情节和服务主题,彰显了独特的审美意义。
从叙事的角度看,悬念是一种推动故事展开的动能,但从最直接的功能来看,悬念是维持读者(观众)阅读(观看)兴趣的重要手段。[1]《麻雀》之成功取决于其悬念设置的“快、准、狠”,故事情节的省略和铺垫中包含了主线悬念,直接导出主要人物。如主人公陈深出场的文字介绍仅用短短的“行动处一分队队长”一行字进行概括,配上浪荡公子的外在形象,使得观众无法厘清其身份,直到陈深与沈秋霞的私自见面,才让观众看清了其为地下党潜伏者的真相。陈深身上标记着行动处一分队队长、浪荡公子以及地下党员三个身份,在悬念揭示下逐次开辟,由表及里地向观众作出了呈示。随着剧情展开,各类人物也在悬念的铺陈下标记了性格、行为等戏剧动作,例如女特工李小男,在陈深营救“宰相”的戏中,李小男看似无辜与天真的人设起到了迷惑对方的重要作用,而这种性格标签显然与革命人物的大无畏精神是有悖的,在这种矛盾对比下李小男内心的勇敢与机智和外表形成了反差,让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了遐想和兴趣。由此可见,在悬念机制融于剧中人物的过程中,创作者先赋予角色以复杂的形象,后通过人物在事件中“名不副实”的行为创造戏剧性,进而从全知视角切入,引起观众心理对谜团解开的期待。孟子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即人的内心深处更向往真情与善意,而非虚伪与奸诈。以剧中情感线的悬念设置来看,李小男对陈深的一往情深,徐碧成对陈深的念念不忘,以及唐山海和陶大春与徐碧成的微妙感情,都是符合现实情感的荧屏投射。昌隆饭店老板程青山因帮助陈深而遭到苏三省怀疑,最终导致自己的妻子惨遭苏三省毒手,在临死一刻,他依然坚持帮助陈深,完成了对苏三省的复仇,也实现了自己用一己之力抗击伪军的夙愿,对应了善恶终有报的循环。程青山身上具备了儒家文化推崇的本真从善,而反面人物苏三省尽管能力超群,却因阴险狡诈不为大众所爱戴,最终作为失败者令人唏嘘不已,这样的个人结局泾渭分明地显现了剧中隐恶扬善的理念。
在一部电视剧的故事讲述中,情节的节奏把控了观众观剧过程中的心理波动,进而创造审美体验。悬念的引出往往是节奏初生的原点,它服务于电视剧主题,融于事件链条中创造惊奇效果。电视剧情节的悬念设置,并不是让观众去怀疑某个角色的本质,而是用悬念所制造的表现力形成“1+1>2”的效果,在满足了视听审美体验的同时,于心理治愈中多了些许浓郁的回味。层层套环的悬念逐次递进,让真相不断浮出水面,使观众对信息的获取进一步更新,在对故事情节进行艺术刻画的同时,使得情节中的“小悬念”与剧情主线的“大悬念”在交织中变得“悬而又悬”,更深层次地激发了观众的情感认同。
基于谍战剧的属性,《麻雀》重在培植剧中悬念机制蕴涵的家国情怀,使其成为兼具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佳作。残酷而艰苦的抗战史实,通过不同的角度合情合理地编织进一个艺术整体中,以感人壮阔的家国情怀实现了对历史的刻画与致敬。在具有历史感的时空复现与张弛有度的情节推进中,使观众一方面增进对特定年代下剧中人物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家国记忆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人公陈深秉持着“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的信念,当他最终与毕忠良以兄弟身份刀枪相见时,陈深以自己中枪为代价,质问对方忠于祖国的信仰,而在毕忠良生命走向尽头之时,陈深心中家国大义的天平高于兄弟情谊之上。电视剧最后一集中,镜头定格在徐碧成隔空望着陈深的坚定目光中,为了祖国最后的胜利,徐碧成毅然打入了国民党内部,放弃了与陈深朝夕相守的爱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讲,这已经超越了历史讲述的范围,出历史而不限,和谐生气的美学在《麻雀》中灌注印证了革命年代的爱国真谛,成为气韵生动的革命诗篇。立于家国情怀下,艺术渲染的历史与真正严谨的故事本身有所区分,严谨的历史故事重在还原当初那段不为人知的社会演进规律,是求真的过程;而艺术作品职责主要用于沟通跨越时空的情感,是求实的过程。真与实密切相关,在电视剧的史实复现与艺术虚构的相措中各显神通。就《麻雀》这部电视剧而言,虽然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最后胜利有其历史必然性,但这种常识性悬念揭示并未弱化情节的戏剧性。如在数十集剧情讲述中,为日本人效力的毕忠良依然存念着中国自古的兄弟仁义之心,因此产生了其人物命运是否转变的悬念,仁义礼智信等传统家国观念地浸染,既为情节发展起到了一波三折的推动作用,也符合了人们求真向善本意下的审美追求。
悬念机制是电视剧创作的必要手段,尤其对于谍战题材的电视剧,情节的开展和人物的刻画离不开悬念的产生,而服从于叙事需要又是悬念机制的基本要素,所以,相辅相成、互相包容的悬念设置贴合主题是一部优秀谍战剧的精粹。悬念大师希区柯克认为:“悬念在于要给观众提供一些为局中人尚不知道的信息;剧中人对许多事情不知道,观众却知道,因此每当观众猜测‘结局如何’时,戏剧效果的张力就产生了。”[2]这表明悬念服从于电视剧主题,描摹剧中各种人物跟随剧情发展而跌宕起伏的命运轨迹,同时调动观众感官,将剧中人物性格的高度和深度通过悬念表情达意。作为一部典型的谍战题材作品,《麻雀》将剧情中的悬念设置放在第一高度,以悬念统领剧情开展、凸显人物性情和承载文化内涵,既在叙事过程中强化悬念,亦在大众文化中集聚悬念,将各方力量所包含的亲情、友情、爱情都囊括其中,有效锁定各类社会群体的多个关注热点,亦不失电视剧本身所要表达的崇高情感。
作为大众文化的组成元素——明星效应,对于当代电视剧的影响力有目共睹。《麻雀》打破了各位明星的原本定位,利用粉丝对于明星的原有记忆与现实电视剧中角色的出演偏差埋下伏笔,创造悬念的审美意义。男一号李易峰是近年来影视界的当红小生,具备着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炙手可热的拥戴程度,在此基础上,摄制组一改以往李易峰打造的青春剧暖男形象,塑造了陈深这样一位看似放荡不羁实则心怀大任的特工骨干,基于荧屏人设的身份反差,在卖国求荣的浪荡公子与重情重义的爱国者双重身份的切换中,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有效地延展了该剧的大众文化属性。
学者张智华教授指出:悬念设置的主要叙事动力和观众的观赏兴趣点在于严密的逻辑推理。[3]谍战剧叙事即是对主题悬念的层层推理和最终解谜,主角“麻雀”身份揭示和人物塑造的过程是全剧悬念中的主线,为了展现当时各股力量激烈纷争的冲突,《麻雀》在这一主线周围预设为此铺垫了多达十几条辅线,比如“宰相”被捕、“宰相”与陈深的上下级关系、唐山海与徐碧成的出现、李小男和刘二宝的地下党身份、毕忠良的连环计以及李默群的背后操控等等,错综复杂的悬念网络,或并列、或叠加、或递进,构成一个斑斓多彩的塔罗牌,使剧中人物心理情感、阶层对立以及利益博弈都在一瞬间放大,这些观众知而角色不知的情节交替穿插,在各个环节都体现得酣畅淋漓,引起观众强烈的审美快感。正如明斯特伯格指出荧屏给予观众更多的是暗示,影视作品的深层内涵蕴含在观众自身的思维机制里。在当下,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往往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错觉,通过剧情延伸拉动剧外的观众互动,实现社会多方面的情感交流,符合大众文化消费语境。《麻雀》在播出期间,无论是相关弹幕还是微博、贴吧等平台的剧集讨论都产生了大量讨论,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同时,《麻雀》又汇集了周冬雨、张若昀、张鲁一、阚清子等多位大众喜爱的中青年明星,他们在扑朔迷离的剧情悬念中有了一次次同台的机会,奉献出关于国家、关于信仰等一幕幕交手戏,助力了该剧美学品格的升华。
对电视剧中各种悬念分析后可以发现,观众不乏将现实中的逻辑关系转化成对剧情中人物命运的好奇。因此,把人们最感兴趣的那些历史现象与人们信服的真实性结合起来形成的悬念,才是能被大众认可并充满智慧的悬念。在观剧过程中,社会经验、历史写实、价值倾向、情感逻辑是必须加以尊重的前提,否则,灾难性、神秘性越强烈,就越显得虚假,这就是为什么理想化的绝处逢生在《麻雀》这部剧中格外扎眼的原因。《麻雀》在营造戏剧化效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悬念堆砌杂乱的现象,创作者在紧锣密鼓的剧情中表面化地追求某种类型范式,过于匆忙和浅显。而从根本上说,其悬念艺术的成功是因为编导者坚持创作从生活中来,要符合生活的逻辑真实,但也应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以悬念的力量让我们重温历史才是真谛所在。如毕忠良作为汪伪行动处的处长,既有着中国人的本质道义,又因为工作性质带有佞臣的心狠手辣。在抓获“内鬼”过程中显露了狡猾奸诈、小心多疑的性格,又拥有忠于义气、挚于爱情的侠骨柔肠。在这种极端性格的罗列和悬念的堆砌中,将人性贴上过于复杂化的标签,也为故事情节增加了不合理性,属于“用力过猛”的艺术加工。又如扁头这一小人物的塑造,他作为特别行动处队长的跟班,被定义为对汪伪政权忠心不二、爱财好赌的性格特征,当扁头得知陈深的地下党员身份时,对陈深给予了巨大帮助使其能够顺利拿到归零计划,又让人不禁生疑,扁头为何能如此突然开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呢?虽然剧中给予了他充分的情感赞赏,但人物性格的突兀转折,让我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对应和体会。
当代谍战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旋律倾向,亟需承载崇高的审美意义和历史使命,电视剧《麻雀》充分肯定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书写了潜伏人员的艰辛革命历程,铸就悬念机制中引入人情至上的善恶观念,培植家国情怀,接续大众文化,实现了审美意义的凝练与提升,为当下谍战剧悬念机制的生成作出了积极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