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英
【摘 要】教育信念,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方向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决定教师的实践行为。因此,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了解教育信念的价值,分析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有关因素,重视教师教育信念的构建与培养,从而完善和提高教师的教育信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和教师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念;专业成长;构建策略
教育信念是教师对于教育现状及教育问题的认知与观点,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方向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决定教师的实践行为。综观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从孔子到陶行知,从苏霍姆林斯基到魏书生,无不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有无成熟的教育信念是划分学者型教师和教书匠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了解教育信念的价值,分析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有关因素,重视教师教育信念的构建与培养,从而完善和提高教师的教育信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和教师发展。
一、教育信念的价值
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素养中的精神统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师具体工作中的体现。大凡有影响的教育名家都是在自己成熟而坚定的教育信念的导向下,对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追求。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深切关注并执着热爱。
(一)教育信念决定教师的教育实践
教育信念是教育价值观念在教师个体价值观念中的内化,影响着教师在教育工作上的积极性。教育信念中的责任和使命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品质,是教师对自我工作的内隐认知,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决定着教师的教育工作实践和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身心的成长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教育信念是教师自己认可并践行的内心导向。每一位教师,对教育现状及遇到的教育中的问题,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观点和认知,虽然多数是内隐于心的, 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进行深入的反思。究其根源,是因为教育信念蕴含着教师对于教育价值观以及学生发展观的认识,它们润物细无声地持之以恒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例如,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从教的同时,思考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形成系统化的五大教育信念,由此成为其内在的工作动力,执着于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又如,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够把一所非常普通的农村学校发展成闻名遐迩的教育实验园地,就是因为他坚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取得成功。可见,这些教育名家总能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对教育的独有观点和认知,激励着自己在践行教育信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二)教育信念推动教师的专业学习
人只有树立信念,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前进的精神动力,才可以活出灵魂的高贵。坚定而科学的教育信念能够不断地推动教师自我成长与完善,具有为做好教育工作不断学习的信心、勇气和毅力。
众所周知,目前困扰教师的压力,不仅源于职业收入不高,更是因为一些不利于教师的舆论,如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以为了牟取私人的利益。其实这种教师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教师如同蜡烛和春蚕,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知识、智慧与美德。是什么力量促使教师这样付出?是教育信念。坚定而科学的教育信念,成为教育工作者践行教育理想的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并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甘于清贫,刻苦钻研,自强不息,不断地吸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主动愉悦地追求新知,产生新的方法策略,以随时随地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拥有“相信任何学生都有发展潜力”信念的教师,绝不会对班内的后进学生产生歧视,甚至置之不理。他会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为教育信念影响着教师对教育教学、对学生管理所采取的方式和态度,作用于教师专业理论的学习,作用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当教师遇到教学困境时,会努力探究新的理论及解决问题的路径,源源不断地给自己的教学智慧提供支持的动力,以丰厚的理念底蕴修正和调整教育行为。这种信念加持下的专业学习,已经成为教师发自内心的渴望,以满足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需求。
(三)教育信念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
在《幸福是教育的终极追求》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项“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精神涵养精神,以信念强化信念”的事业。的确,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本真热爱以及对教育美好的深切渴望,必然指向教师的职业幸福。他们会为自己的劳动而快乐,成为幸福的教师。
在教育教学工作调研中发现,能感受到职业幸福的教师达到了40%,同时,也有40%的教师感到教师工作是不幸福的。其中固然包含诸如教师职业理想的是否实现、教师职业能力的完备与否等主观因素,但也包含教师所处的社会及学校的文化氛圍、经济收入、成长保障等客观性因素。笔者认为,外在的物质条件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但不会决定教师的职业幸福。虽然幸福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职业感受。坚定而科学的教育信念,能使教师在工作中激发自己去拥有教育理念,并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主动思考,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育信念还能通过更加完善的教学活动,推动教师不断对自己的实践行为进行反思、修正和改善,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当这种个性和风格受到应有的认可与赞美时,为教育事业有成的那种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便会涌出来。由此,教师在得到尊重的同时,便会享受到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
这一良性循环是教育生活中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独具一格的教育艺术以及教育事业中获得的成功,会让教师获得相应的职业幸福感,充分地享受到工作带来的愉悦。这种幸福感会不断推动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与专业发展中进取。多年之后,教师会发觉,当自己执着于科学正确的教育信念,平凡的教育生涯也不乏熠熠闪光的日子。
二、教育信念的建构与培养
教育信念是教师努力工作的助推器。因此,教育信念的建构与培养是教师职业成长道路上的内在诉求,理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得到重视。
(一)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因素分析
教育信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明显的行动倾向,当然也作用着学生的学习成就。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因素有多种,如教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所处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师自我学习反思的能力等。剖析影响教育信念的有关因素,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反思教育信念支撑下的教育实践,进而修正个人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思考和决策。
了解教师个人的信念形成及发展,必得从其成长经历及文化环境影响考量,如年龄、性别、人格特质等,以及从小就有的受教经验。教师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教育的所见所闻及思考,会形成其内隐的对教育理论、教学实践、师生角色等个人看法。即教育信念的形成在教师职前主要是受生活经验及对教育工作思考的影响。这种基于个人成长经历及文化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教育观念所造就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在专业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对教育活动所具有的经验,尤其是师徒式的认知及帮带,影响着个人对教学的认知及态度,对其以后的教学生活有着更大的影响。
学校大环境所形成的氛围和文化也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和塑造着教师的教育信念。学校的建设状况、同事关系、同伴互助,以及工作量都会间接或直接地影响教师的教育信念。因为教师所生活的工作群体,在共同的大环境影响下,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形成相同或相近的教育信念,这些信念支配着教师的行为方式。一个刚刚融入这个集体的教师,必然也会耳濡目染地受学校盛行的主流文化的影响,因为他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观察,并渴望自己的教育行为被认可,在这种氛围和文化的影响及塑造下,教师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个人的教育信念。
(二)转变教师信念的培训策略
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教师的教育信念。有了崇高而科学的教育信念,教师才会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观,才会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由此可见,教育信念是教师在实践探索中产生并完善的。学校的校本培训应顺势形成有效的培养策略,培训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更新旧理念,逐步形成一种正确的认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信念,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每所学校都会有在单位内起主导作用的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会浸染教师教育信念的产生及重塑,所以注重教师发展的环境创设也是培养教师教育信念的一个重要策略。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按照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同时,必然也要注重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形成和谐融洽、努力进取的专业发展氛围,激发教师享受教育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促进教育信念的重构与完善。
(三)建构教育信念的实践反思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虽不易改变,但也并非坚定不移。不科学的教育信念无益于教师的教学行为,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妨碍教师的教育活动。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审视自我的教育理念,修正并完善自己的教育信念,才能让自己的信念和行为趋向积极向上。
教师建构教育信念的行为反思主要通过三个路径实施,一是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如果能够对教育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教师的教育信念在反思中得以调整或修正。二是坚持阅读以拓宽视野。教师经常阅读经典书籍,关注当代教育新理念,从而开启成长之门,拓展思路、滋养心灵、增长智慧,催生新观念,更新教育信念。三是群体观念的碰撞。不同的觀念在不断的碰撞交流中必然产生思想的火花,那些内隐于教师思想深处的、不易被自我或他人发现的不科学的教育信念则会显露出来,在他人的评述或自我觉醒的审视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教育信念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逐渐趋于成熟的过程。只有切实领会教育信念的实质内涵,正确把握影响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有效因素,融入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让教师的教学信念在持续的重构中发展,使教育信念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黄正平.教育信念: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J].当代教育论坛,2002(4):74.
[3]刘文霞,桑志坚.幸福是教育的终极追求[J].大学教育科学, 2008(3):21.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青河实验学校 27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