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泽栋
摘 要:区域创新创业活动是一个区域系统内部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过程。基于拼凑理论分析福建省区域内创新创业资源特点与拼凑现状,提出四种创新创业资源耦合新模式,有效提升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效率,形成创新创业的区域特色。
关键词:福建省;创新创业;资源耦合;拼凑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9.2;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11-38-6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11.006
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是福建省“十三五”时期的关键词,成了驱动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今,无论面对市场新需求还是竞争压力,区域“双创”已到了升级换代时期。然而,各地方的R&D投入每年递增,科研成果也大幅提升,但整体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落地化不明显。要快速有效地使“双创”成果落地,需要新的“双创”模式,打通“双创”前端与中后端的障碍,让作为“双创”前中段的高校院所的研发成果与“双创”中后端的企业和市场需求对接,实现“双创”资源优化组合。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资源拼凑理论与创业机制耦合理论,研究福建省企业“双创”模式与高校“双创”模式耦合,整合和优化“双创”资源,实现福建省区域内创新创业资源的无缝对接,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活力。
1 资源拼凑与区域创新创业资源拼凑
1.1 资源拼凑
2005年美国学者贝克等人提出了创业拼凑理论(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该理论认为,任何创新创业者都面临资源约束问题,那些创新创业成功者往往通过现有资源的将就利用,从而找到新的创新创业机会[1]。创业拼凑使创新创业者摆脱了对特定资源或资源拥有者的依赖,通过资源组合丰富组织能力,甚至开拓出新的组织能力,以较低资源成本获得相对满意甚至是意料之外的成果[2]。拼凑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正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突破资源约束、推动机会开发、促进资源能力形成、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形成竞争优势等[3]。因此,创业拼凑理论揭示了资源约束下创新创业者如何整合内外部资源促成创新创业活动,其关键是创业者主动联结周边资源,创造性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拼凑,从而促成创业行动。
1.2 区域创新创业的资源拼凑
区域创新创业系统由相互联系的各种创新创业资源构成,创新创业者依赖于所处区域的资源禀赋。区域创新创业活动是一个区域系统内部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过程[4]。为了获得所需资源,创新创业者会同其所处的系统环境内各类资源拥有者之间进行互动,通过资源的相互利用形成资源相互依赖。从拼凑理论视角审视区域创新创业活动,事实上就是区域内创新创业者突破自身资源约束,从区域内的资源网络中进行创造性识别、整合与利用的过程。资源稀缺是创新创业行动的常态[5]。我国创新创业者大多属于小微主体,资源禀赋往往先天不足,可拼凑的周边资源匮乏[6]。创新创业者面临最大的困境是如何获得所需資源并加以利用[7]。获取所需资源往往通过自主搜寻或者通过社会联系寻找所需的资源,这需要创新创业者自身的能力、机会识别意识等个体因素,也需要区域内部系统提供便捷的拼凑条件和环境。从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看,区域内的创新创业资源因地区禀赋存在巨大差异,特定地区资源丰富,但很可能存在某一资源的欠缺,而实施创新创业行为需要整合创新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资源要素。因此,创新创业者需要整合区域系统内部潜藏的异质性资源,并创造性加以联结促成资源拼凑。
2 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的资源拼凑
区域性创新创业资源系统主要由创新资源系统和创业资源系统构成。创新资源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与企业创新资源构成,创业资源主要为创业组织与创业个体所形成的资源。创新资源系统属于前中端,前中端需要与中后端的创业资源系统发生价值交换与交互从而实现资源耦合,提升区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2.1 创业资源与拼凑障碍分析
2.1.1 资源禀赋与拼凑特色。从区域创新创业资源禀赋层面看,福建省是海洋大省,陆地海岸线长达3 752千米,位居全国第二,庞大的海洋资源为创新创业带来了大量机会和资源优势。福建省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海峡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也是我国经济版图上珠三角、长三角外又一重要之地,地缘优势为福建省的创新创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从创新创业软环境资源层面看,福建省历来是创新创业的活跃区域,创业文化氛围浓厚,“爱拼才会赢”是创新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8]。福建省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传统,宏观政策体系较为完善和成熟,市场导向形成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已成规模,软环境形成的资源优势较为明显。从创业主体拼凑能力看,社会网络是区域创新创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规模越大、关系越紧密的社会网络更能激发创新创业的资源拼凑行为。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的网络资源具备明显优势。具体而言,福建省以“五缘”(商缘、亲缘、文缘、地缘和神缘)结成的社会网络形成庞大的资源优势,在血缘、地缘及业缘等社会网络关系内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创业拼凑,促进家族资本与社会资本融合,保持和扩充自身优势,从而形成活跃的资源拼凑行为。创业是创业机会和资源的有机融合,创业机会开发与资源是一个相互结合的过程[9]。创业过程中的机会识别开发能力是成功创业重要的品质。作为创业主体的闽商,市场经验非常丰富,第一代闽商大多以小商品买卖为主,由于长期在一线市场中,市场敏锐度高,能够及时发现未完全利用开发的资源。特别是福建省特定区域形成的垂直创业,对于个体识别与开发市场机会具有决定性作用。长期以往,市场意识、市场策划能力、市场运营能力逐渐能够得到增强和提升。
2.1.2 资源拼凑障碍。福建省创新创业的显性与隐性资源都较为丰富,但在面临市场升级换代下,资源与资源拼凑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资源的技术含量不高。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下,技术、知识等无形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企业更显重要。随着社会分工 不断深化和产品复杂性日益增加,原有知识或者单一技术很难满足生产、研发等活动所需,但以莆田鞋业为代表的福建省民营企业,由于受限于规模而经常无法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前期累计的区域竞争优势日益弱化。创新创业愈来愈依赖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与新模式,而拥有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是福建省民营企业普遍缺少的。其次,非正式创业的合规性遭受质疑。从创新创业合规性来看,创业者在起步阶段很难获得所需的生产要素,早期单个的创业者需要以制度规避来获得所需的资源,福建省许多创新创业者通过持续扩展非正式制度的边界获取创业机会。然而这种独特的非正式创新创业受到社会拷问,其合规性受到质疑[10]。再次,异质性资源愈来愈少。福建省很大一部分创新创业是家族式的小作坊创业,主要依托资源节约与模仿生产、研发投入少、原创性开发较少、异质性资源很难产生,无法对市场需求和环境压力做出及时反应,虽市场运营能力较强,但较容易被替代。最后,冗余资源严重。过多产能、过高库存和不良负债现象集中于以旧产能为主支撑增长的地区、行业和企业[11],这些企业均面临新产品生产不出、老产品卖不掉、原有生产线闲置、新旧产能转换迟缓等问题。
3.3 福建省产能冗余与创新创业资源耦合
3.3.1 特色分析。在升级换代中,福建省一些工业企业、制造业出现了诸多的产能过剩现象,意味着大量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若能通过中介与平台把两端创新创业资源对接耦合,形成柔性化产能合作模式,就能解决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冗余产能与创新创业资源耦合形成的柔性化产能,本质上是制造业反应模式的服务化,即制造业升级为服务化的制造业,根据个性化需求形成快速高效的反应模式。把产能冗余与创新创业资源相结合,可以孵化出更多的創新型企业。从创新创意设计、产品生产、营销、服务流程的智能化改造而形成的新企业,通过建立柔性化创新创业平台,将产生创新的数据企业、设计企业、产能企业、渠道企业以及服务企业融合汇聚在一起形成智能化创新创业平台,可提供从样品到小批量再到中批量的产能支持。
3.3.2 基本思路。通过引进外部创新创意资源,耦合对接传统产能,形成柔性化产能的创新创业。首先,需要对新科技、新创意与新服务融合机制有深刻的理解,并给予充分的支持,更需要传统产能企业的高层决策与良好完善的区域性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其次,在发展模式上,在垂直细分领域找出自己升级换代的空间,这是利用冗余资源发力的方向,成为现有产业的升级版;最后,有冗余资源的传统产能企业需要积极与创新创意资源互动,主动寻求自身突破性发展的模式和条件。
3.4 科技成果与海外企业运营耦合
3.4.1 特色分析。随着全球一体化及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商业合作模式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福建企业融入全球创新创业活动中。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海外资源,大量闽商在海外开拓创业市场,形成的社会资本以及创新创业资源丰富。然而,大量在海外创业的闽商从事着小作坊式的商品买卖活动,亟需富有更高科技含量或者更具创意的产品与服务满足海外市场需求。因此,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福建省的海外创业型企业耦合,一方面提升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与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可提升闽商的海外创业成功率。
3.4.2 基本思路。首先,需要对科技成果与创意进行梳理,针对不同海外市场进行分类,挖掘出富有市场价值与满足海外市场需求的成果与创意;其次,对福建省海外的创业资源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其社会网络与资源、创业行业等;最后,通过平台、中介与洽谈会等把科技成果、创意资源与海外创业运营资源进行对接,促成创新创业合作。或者,从福建省海外创业者入手,搜集海外创业者主体需求与创业意愿项目,在国内招标科技成果形成资源对接。
4 确保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资源耦合效度的基本策略
4.1 科学分类资源,盘活资源价值
提高福建省区域创新创业资源耦合效度,需要对全省的创新创业资源进行普查与评估,了解福建省存在哪些创新资源、创新资源的市场需求、创新资源产业化与市场化的障碍、创业资源独特优势、创业资源布局、垂直创业分布的产业及竞争力、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分布、创新创业资源利用情况、闲置冗余资源,等等,科学地对福建省创新创业资源进行分类普查,摸清基本情况,为建立耦合与资源优化对接做好准备。
4.2 突破制度藩篱,快速匹配资源
区域创新创业系统是特定区域内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交互与耦合,可以促成资源的价值提升。但资源的流动需要突破各种现有制度的约束,制定有利于资源流动的各种制度与法规。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与实施者必须打破陈旧观念,秉持理念先行,才能激活区域内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价值,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活力。
4.3 强化各自定位,服务创新创业
区域创新创业系统耦合涉及各种创新创业资源要素,创新资源系统与创业资源系统需要在整个区域创新创业系统中确立自我角色、强化各自定位。创新系统要聚焦科技成果研发、创意新知研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及其他创新创业中前端的资源与要素,提升创新能力,孵出更多创新创意产品,培养出更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而企业作为创业实施主体,需要聚焦区域创新创业过程的中后端,侧重提升创业能力,实施更多的创业活动和促成更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
4.4 优化稀缺资源整合,提升创业落地效率
提升区域创新创业系统的耦合效度,事实上就是促使区域创新创业系统内部之间的资源要素迅速匹配,尤其是那些稀缺的创新创业资源需要寻找创新性的联结与整合方式促成创业。让稀缺资源间相互匹配,优化组合,促使好的创意或科研成果寻找到更匹配的创业主体、更适合的商业模式和更好的市场。这需要政府、中介、高校、创业主体、资本、市场信息与创业实施间相互配合、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1] Baker T, Nelson R E.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5(3): 329-366.
[2] 于晓宇,李雅洁,陶向明.创业拼凑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2):306-376.
[3] 祝振铎,李新春.新创企业成长战略:资源拼凑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11):71-81.
[4] Kickul J,Griffiths M D,Gundry L.Innovating for social impact: Is bricolage the catalyst for chang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0(1):64-87.
[5] Gundry L K,Kickul J R,Griffiths M D,et al.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and innovation ecology: Precursors to social innovation?[J].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2011(19):659-673.
[6] 李晓翔,霍国庆.资源匮乏、拼凑策略与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3):41-55.
[7] Ciabuschi F,Perna A,Snehota I.Assembling resources when forming a new busines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2(2):220-229.
[8] 张幼松,林龙.论传统闽商精神与新闽商企业文化建设[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0(2):11-14.
[9] Ardichvili A,Cardozo R, Ray S.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105-123.
[10] 倪英子,覃正.基于非正式经济的莆田系制度创业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9):27-34.
[11] 吴德进,张旭华.加快福建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研究[J].福建论坛,2018(6):157-163.
[12] 苏世彬.福建创新创业平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发展研究,2013(1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