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琴
【关键词】 课外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引导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079—01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这个民族与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党和国家对我国每一个公民的严格要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图书进宿舍”活动及“周末图书进家庭”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进而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文化氛围。
一、遴选书籍,拓展学生视野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通过生活体验和阅读形成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好的读本对于学生的影响将会是终其一生的,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完善时期,但中职学生的认知程度往往让他们在众多书籍中无所适从。所以,甄选出对学生最有帮助的书籍是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的基础。学校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首先,通过各种名人故事和励志小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的意识。在此过程中,自然会增强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认同度,从而唤醒他们对美德的向往和追求;其次,我们还着重推荐学生们阅读社会学方面的书籍,在阅读中让同学们形成对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向往。做好了前面这两步,自然就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要求。
针对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水平,学校图书室对书籍还进行了分类,从阅览室五万多册图书中挑选出像奥斯托洛夫斯基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是一种选择》等励志类书籍,有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生格言》《激励孩子奋进的励志故事》等书籍,以及《三国演义》《莎士比亚全集》等中外名著作为学生选读书目,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完成至少两册的课外书阅读。
二、优化环境,创设阅读氛围
在校园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学校近几年在校园建设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教室、楼道、宣传栏增设标语牌,在班级开展“阅读使我成长”主题班会,在学校开展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阅读所得,进而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使得学生的阅读从“被动”逐渐走向“主动”。
2017年下半年,学校筹措资金,在学生宿舍区建立了两个阅览室,由宿舍管理人员负责,为寄宿生开展“图书進宿舍”活动。每天晚自习后,留出一小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既丰富了寄宿生课余文化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可以借此机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把关助力,通过读好书让学生们形成对人生、对社会正确的态度。
三、家校联合,提高阅读效果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有益于家庭成员思想水平提高、促进敬老孝亲、增强家庭和谐幸福、提高邻里团结的书籍,如将《感悟母爱》《弟子规》等书籍带回家中,和父母、兄弟姐妹共同阅读,展开讨论,相互提高,从而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和传承。如,我班有位同学在校期间时有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自从开展读书活动以来,变得爱学习了,校园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仪容仪表产生较大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近期表现很高兴,说:“我认真看了孩子带来的《感悟母爱》,很是感动。”我校通过开展“周末学校图书进家庭”活动,以学生的阅读带动整个家庭参与,有力地提高了家庭成员的思想认识。
四、学以致用,撰写读书心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升人生素养,激发理想信念。我们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心阅读,每读完一本必读书目中的书籍,就写一篇读书心得,不限字数,但必须认真深刻。活动自开展以来,学生的阅读热情有了极大的提高,晚自习结束和周末,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认真读书的身影。学生们说道:“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给我们阅读课外书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接触到了以前没有想象过的世界,让我真正地认识到了读书和学习对于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也加深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ZJ076)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