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怡
武汉市第十二中学 湖北武汉 430000
外来词又叫借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鉴于现代汉语外来词多由音译趋向意译的演变发展规律,并从流通现实和应用实际出发,对外来词规范的对象和范围,我们赞同宽泛的外来词的界定范围。这里突出强调的一点就是意译词是外来词。因此外来词可以定义为:也叫借词,是指来源于非本族语言,接吸取词义,并连同语音近似、非汉语原有固定音义结合的已被汉语确定下来的词语。关于意译词不是外来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不就此作细致的讨论。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作为它的一个组成零件的外来词也应当具有文化的品格。语言中的各部分其文化性质的分布不是均衡的。从传统观念来看,语音、语汇、语法这三个构成部分中,语汇最具文化资格,它与一般文化联系最密切,最带有一般文化性质。因为它们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变化、思想凝聚的成果。而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来看,词汇也是最容易把握其“文化”品格的。张志公说:“语汇的身上负载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传统,社会风土人情,以至人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历来探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正是从语汇入手的,而外来词则是这一课题的最佳研究对象。外来词具有比其他语词更好、更特殊的观察条件,主要表现在它既有外族词语的影子,又有本族词语的实际,这二者共同铸成了这一词种的灵魂和外表。
外来词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结晶,也是两种语言文化的融合。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必然要以语言作为基本交流手段,不管这种文化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实体的还是形式的。当这些文化形态从一个民族进入另一民族时,必然会触发言语活动,用言语活动来了解它们、熟悉它们、表达它们、思考它们。“外来词由于其特殊性又成为观察‘语言文化’的极好对象,无怪乎外来词的研究始终是语言学的热门课题,甚至几乎成为永恒的主题之一。”上述言论突出了从文化角度去研究外来词的主旋律。
首先,字母词的过多运用,导致汉语表义性质的淡化。字母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汉语词语的作用,在某些语境中简洁迅速。交际中确实起到了简明的作用,但使用频率不高或没有必要缩减的词语这样使用与东施效颦无异,如PC等。字母式或外语原词在书面语中过多、过频地使用,给整齐的方块汉字添加上了不协调的一笔,淡化了汉语表义的作用。因此,使用字母式一定要慎重,应严格控制字母词在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
此外,新音译词的滥造,导致语言运用的混乱。崇洋媚外的语用心理造成“音译外来词”的泛滥:以商品为例,无论是服装、化妆品、食品还是文化用品,大都拥有一个莫名其妙的洋名。有的商家抓住顾客“崇洋”的心理,用洋名称骗取顾客的信任,创造了大量的洋名称。这样,五花八门的音译词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用语,以致对那些非外来词也可以信笔生造,不加考虑地使用,造成了语言运用的混乱与不堪。
最后,外来词的大量使用导致汉语基础减弱。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它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语言,是少有的表意文字,既简洁又有视觉美感,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外来语的采用重要的是掌握好尺度。英语外来语给汉语带来的更多挑战和机遇,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方面,我们要有放松的心态和保护的意识。外来语自古就是个棘手的问题。古今中外的事例不断地告诉我们,通过硬性规定来阻止、拒绝外来语的进入是不可能的。抵触只能助长激进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宽容的态度才有利于迅速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有利于一个民族的成长。同时,提高民众对母语的保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的教育部门、宣传部门都有义务向公众传播汉语的独特与美丽,提高公众的母语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字母词的规范和汉化。方方正正的汉字中夹杂着字母会造成视觉上的不美观,更会带来沟通上的障碍。因此,对字母词的汉化和规范很重要。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这个新时代的主流。所以,语言和文字的发展必然会顺应这个潮流,也只能顺应这个潮流。”在不同文化体系的相互融合与相互参照中,我们应不断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不断坚定民族自信心,并以开放、豁达的民族心态,接纳异己文化。对待异己文化,我们不卑不亢,客观地承认差异,以科学、客观的态度“拿来”其精华。
根据外来词的特点,要采取柔性规范原则。所谓“柔性规范”,就是承认规范问题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承认影响规范的是具有多个因素,并在此认识上建立多因素参与的规范模式,按照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案和力度去指导现实的规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