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开放骨折中创面修复的治疗分析

2019-03-17 09:21:08张寰姚爱明崔建仲冬朱锋辉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腔透性清创

张寰,姚爱明,崔建,仲冬,朱锋辉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2

开放性四肢骨折做为高能量损伤的重要一部分,近年来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是导致死亡、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随着我国逐步走入现代化社会,交通工具种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多,开放性骨折这种类型特殊的骨折逐渐增多,对于开放性骨折中的软组织损伤,我科运用VSD负压吸引技术来治疗,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男性39例,女性26例,所有患者均为开放性骨折。年龄9-71岁,平均42.1岁。其中车祸伤41例,高处坠落伤11例,机器绞伤3例。其中10例合并有糖尿病。

术前处理:所有患者均为急诊手术,评估无影响生命的损伤后,即准备急诊手术,术前均在急诊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手术过程:均使用全身静吸复合麻醉,1.初始清创:患肢置于清创车上使用肥皂液、生理盐水、消毒液,反复冲洗创面三次;2.清创:上手术床,依照外科清创原则消毒铺单,彻底清除坏死、失活组织,剪除2 mm皮缘;3.固定: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尽可能回复肢体的长度及力线;4.按创面大小、形状设计并修剪敷料,间断缝合皮肤边缘与敷料。如存在创腔,则将敷料填充创腔,以达到临时消灭创腔之目的。再以酒精溶液擦净皮肤表面油脂,晾干后以生物透性薄膜粘贴并封闭创面。

术后管理及创面观察:保持负压吸引压力在-125~-450mmHg,确保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数量。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采用针对性抗生素治疗。我院一般在术后一周拆除VSD,根据创面情况进行植皮或者转皮瓣最终封闭创面。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耐受手术,手术时间20-116 min,平均手术时间74 min,无全身感染等毒副作用出现。

感染率:无深部感染和骨髓炎等严重感染病例;浅表感染3例。其中三例浅表感染的患者经二次VSD治疗后治愈。感染率4.6%。

创面愈合率:所有创面全部愈合。其中包括无感染后21例转移皮瓣病例、39例中厚皮片植皮。

3 讨论

3.1 开放性骨折的特点 在工业、机械程度、交通工具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能量损伤愈发多见,开放性骨折伤情愈发复杂,处理难度加大,致死率致残率极高[2]。较重的开放性骨折往往合并有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在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中,治疗的难点并非在于骨折的骨性固定,而是软组织的断裂甚至缺损,所以软组织损伤处理的得当与否,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3]。

3.2 VSD的特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VSD发明以后,在开放骨折中的应用逐渐增多。VSD是指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泡沫敷料,来覆盖或者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透性膜对敷料进行封闭,最后将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通过保持持续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它具有以下特点:①.可调节的负压,增加创面的血供,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②生物透性贴膜的封闭作用,避免了创面被外界环境污染的机会。③使用面状引流,改变了传统的点状引流,保证随时可以将创面、创腔内的坏死组织和引流液,及时快速的排出体外。同时,VSD覆盖创面后,可维持一周左右的时间,期间不需要更换敷料、换药等操作,极大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创面在外界环境中的暴露,减少了感染机会。

3.3 VSD的局限性 尽管在目前的国内外研究中,VSD均被证明在开放性骨折中的软组织修复里,是极为有效的,但我院在使用VSD的治疗过程中,仍发现以下局限所在:1.价格较贵,增加医疗费用;2.相对于传统引流设备,操作要求高,一旦操作不当,造成堵塞或漏气,导致引流不畅,创腔几页,反而加重创面感染;3.日常查房无法观察创面,仅能通过引流液的性状、引流量间接判断,有些时候可能会贻误治疗。4.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VSD的患者经常出现较为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推测可能是因为VSD的持续吸引,大量蛋白随着组织液一起流失。

猜你喜欢
创腔透性清创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施光南在京剧创腔领域的探索——对现代京剧《红云岗》旦角唱腔的颠覆性设计
中国音乐学(2021年3期)2021-11-20 05:40:16
利用透性化黑曲霉细胞制备稀有人参皂苷Rh1的方法研究
“创腔”在黄梅戏唱腔教学中的应用
戏剧之家(2017年10期)2017-06-21 22:46:11
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的效果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不同水、氮条件对岑溪软枝油茶叶片膜透性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五步疗法”治牛蹄叶炎
基于海泡石的细胞透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