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康
摘要:教材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笔者在承认教材崇高地位和可借鉴性的同时,引领学生从课文内容、语句、情节等方面出发,给课文挑刺,向权威挑战,让学生在这种“批判性”的行为中获取自信,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质疑;课文;改写;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39-01
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在学习方式上应该是批判性、整合式、迁移式的学习,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致用学习。在多年的一线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得出结论:教材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境作必要的取舍和处理,使之更好地发挥教学功能。
1.缘起——一个标点引发的“批判性”
示例: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一课时,学生找出了巨人发火时说的三次话后,产生了疑问。
生:巨人明明一次比一次生气,第一句用了两个感叹号,可第二句一开始巨人说的话“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这句后面却是个句号,这一句时怎么也没有办法比第一句更生气。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生:我觉得应该改成感叹号,才能读出生气。
师:大家同意这样改吗?要不,我们现在就来对比读一读好吗?
(学生自由读)
生:老师,我们都觉得换成感叹号,读的时候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太了不起了!居然能发现课文中存在的问题。确实,经过你们这么一改,读起来情感更加丰富了。我们学习就应该是这样,要有质疑精神。
分析:在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开始就否定了学生的想法,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第一,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受到打击——“我”不应该质疑课文的准确性。第二,以后遇到相同的疑惑,也会告诉自己,老师说以教材为准,我别多想了。反之,认同学生修改的行为,支持他们的“批判”,赞扬他们的质疑精神,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无形中,学生的自信得到了极大的鼓励。
2.实践——汲取“批判性”的养分
2.1制造养分,激发“批判性”
如果说《巨人的花园》修改标点的“批判性”行为只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引子,那么,在教学同一个单元的课文《去年的树》则是刻意为之了: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在描写对话的时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你发现了吗?
生:课文总是在写“小鸟说”“树说”,这样的表达感觉太单调了。
师:为你的发现鼓掌!那我们就来讨论讨论,修改一下这四处对话,让句子变得更生动。
(学生积极地讨论起来。)
生:可以改成:树依依不舍地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点了点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分析:只是加了一些修饰的词语,却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获得了体验,语言画面感更强了。之所以有这样的教学活动,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刚刚才有“批判性”的行为,修改了《巨人的花园》一课的标点,为了不让这种质疑精神刚刚萌芽就愕然而止,需要给它发展的养分。第二,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我”发现了作家、编者没能发现的问题,从而获得较大的自信,受到鼓励。第三,對学生的“批判性”行为给予肯定,让他们以后在遇到相同的问题时,能大胆质疑,大胆发现。
2.2汲取养分,发展“批判性”
正是因为这样有意识地让学生大胆去修改课文,学生的质疑精神得到了肯定。才有了《唯一的听众》中精彩的一幕:
生:老师,课文学完了,我总觉课文的情节不合理。
师:怎么说?
生:文中的“我”明明和老妇人住在同一小区,怎么可能没有发现她不是个聋子!
师:你觉得情节不合理,老师为你这种大胆发现问题的行为点赞。那我们就来改一改课文的情节吧!
一篇篇优秀的小练笔由此诞生了,例:
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走到小区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这不是常听我演奏的老妇人吗?我快步走上前,去想拉住她。一个陌生人出现了,他礼貌地对老妇人说:“早啊,*教授,去上班啊?”老妇人满脸笑容,回答道:“早啊!是呢!”我愣住了,怎么回事?是我的耳朵问题了?……哦,原来是这样!我一下子全明白了。
分析:先不管这样的改写合不合理,值得肯定的是,学生已经能从文章的内容、构思、情节出发,按照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完成一篇优秀的习作。
3.结果——“批判性”已生根发芽
确实,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把握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了证实。
示例:这是一次期末模拟测试,用的试卷是上一年镇里出的期末测试卷。做到阅读题时,一个学生举手示意:“老师,这篇阅读的结尾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一句话‘如今,当我看到浮云向着无边无际的远方流浪时,我才完全读懂了浮云的美和忧伤呢?前面都是写我在登山,没有写过浮云,感觉得它和前面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我都不知道要怎么答第7小题。”
仔细地阅读过后,我发现了结尾突然提到“浮云的美和忧伤”,确实很突兀。不一会儿,陆续有学生指出了同样的问题,我让学生暂时不做这一题。事后,抓住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指导学生对这篇短文的结尾进行了改写,学生不仅写出了高质量的文章,而且获得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分析:这个教学活动中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当作一个小练笔的契机,进行简单地改写,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提高了写作能力。与其费功夫给学生解释来分析去,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动笔,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内容,获取知识,运用语言,习得方法。
4.启示与结论
如果没有最开始的对于一个标点的“批判”,那么,就不会有对句子、对故事情节,甚至把“批判”延伸到课外等一系列的活动。擅于“用教材教”,引领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科学处理,让他们在这种“批判性”的行为中获得自信,发展思维,最大程度上获得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