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凡
摘 要: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兴趣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能够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兴趣导入、兴趣教学和兴趣实践三个方面,对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予以研究,希望能够为落实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课堂上的教学辅助地位带来支持。
关键词:高中美术;兴趣教学法;应用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技能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都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这对于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极为不利。为了能发挥出学生在高中美术课堂上的关键性作用,教师需要对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予以创新。兴趣教学法作为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能够让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有所改善,文章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兴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主观动力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对兴趣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先充分发挥出课堂导入阶段的价值,因为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的起始阶段,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阶段,应用兴趣教学法的课堂导入能够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从高中生的心智发育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角度分析,教师想要在导入阶段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为此教师必须加大对学生的兴趣研究,并结合美术课堂教学知识对其予以设计,以求获得最佳的兴趣导入效果。例如,在《走进抽象艺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1948年第五号”“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变得如此不一样,如此具有吸引力?”等几个典型的抽象艺术作品,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审美能力来对抽象艺术作品予以欣赏,并尝试对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内涵深意予以分析。之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说出本课的引导语“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并让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后对该问题予以回答。在这种导入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在作品欣赏和教师提问中获得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主动性也会因此获得显著提升。
二、兴趣教学——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这对于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促进高中美术课堂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执行者,其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并围绕兴趣展开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内容有两方面,其一是学生对美术学习内容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对其表现方式的变化,来实现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其二是学生对于课堂学习方法的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对其予以应用,以确保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教学模式下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进行《中国国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技术作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陵墓当中的雕塑和宗教雕塑形式,让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欣赏,对古代雕刻艺术予以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方法将本课当中的雕塑艺术和当时的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事件等予以关联,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对雕塑作品与文化发展、宗教信仰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予以了解,由此提高学生对于雕塑作品的审美能力,为他们的美术素养提升带来帮助。
三、兴趣实践——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课后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其对于锻炼学生的美术知识应用能力和美术知识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以及他们的兴趣需求,布置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课后训练内容,以求更好地发挥出兴趣化课后实践训练的作用。例如,在完成《中国民间美术》一课的学习后,我要求学生去搜集他看到的民间艺术内容,并选出最喜欢的一种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并能够在下节课向同学们介绍该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喜欢理由,由此做到既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了解,又提高了學生探究美术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提升带来支持,也为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做好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分析,能够为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带来支持,这对于实现高中美术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与执行者,其必须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关键地位,并能够围绕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确保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动性可以被充分激发出来,由此增强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发现美术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养成审美能力和美术技能水平,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高中美术学科教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带来支持。
参考文献:
[1]廖暐.高中美术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8(20):145.
[2]唐致河.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校园(中旬),201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