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主战场的文艺轻骑兵

2019-03-15 06:32颜同林
山花 2019年2期
关键词:万山红报告文学欧阳

颜同林

报告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归属于散文一类。从文体属性来看,它兼顾文学与新闻的双重特质,具有文学性、新闻性,以真实、客观见长,素有文艺轻骑兵之美誉。报告文学能及时、准确、客观地捕捉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全方面报告时代进行时中的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的独特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巨变,促使报告文学迎来了自己的复苏与发展,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队伍日益庞大,各类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作品质量都有显著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实现中国梦的新的时代生活,为报告文学的写作提供了无限丰富且有重大价值的题材和质料,同时,也极大地激活了报告文学作家关注时代、抒情时代、致敬时代的热情。”“精准扶贫,全面脱困,不只是一项国策,更是举国上下的行动。这也成为近年报告文学写作的一个重点题材领域。”[1]显然,这是新时代报告文学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文学评论家洪子诚经过认真考察,认为报告文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有两次高潮,报告文学常常拥有大量读者,引起热烈反应,“原因之一是,由于特定语境中新闻受到的限制,报告文学有时承担了新闻的某些功能,以‘文学的形式来‘报告读者关心的社会新闻与现象。”[2]延伸来看,这一论断似乎还没有过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题材之所以受到报告文学作家的青睐,部分原因也基于此!

对于贵州文学而言,报告文学长时段内都不甚发达,在反映时代生活上颇为单薄与乏力。进入新时代以来,贵州被称之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决胜区,报告文学这一文艺轻骑兵成为记录新时代的文学利器,被派上主战场后成为冲锋陷阵的重器。著名作家欧阳黔森素以小说、影视剧本、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创作在闻名于文坛,从事报告文學创作时间较短。但令人惊讶的是,他最近创作的关于贵州精准扶贫题材的三个报告文学,在2018年《人民文学》不同刊期的头题上集中发表,破天荒地书写了贵州题材的报告文学连续占据权威文学杂志头题的历史。它们分别是2018年1期上的《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2018年3期上的《报得三春晖》,以及2018年9期上的《看万山红遍》。这一文学现象不论在贵州文学历史上,还是在《人民文学》杂志办刊史上,都具有不可代替的重大意义。它既是贵州题材报告文学在全国文坛占位的不言自明的突破性存在,也是当下报告文学反映重大题材、承载时代精神的有力佐证。欧阳黔森的这三个报告文学作品,均是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集中反映和形象呈现。这三部作品主题类似而丰富,格调大气而恢宏,艺术特征鲜明而醒目,各自独立又互相勾连,构成了当下精准扶贫主题的“脱贫三部曲”,在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历史上,无疑是沉甸甸的果实。这也印证了“脱贫三部曲”所担当的地位:即“文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时代前进的号角。”[3]这一特殊的“号角”将持续鼓舞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昂扬奋进,不会停留,也不会止步!

一、精准扶贫主题的创造性反映与个案呈现

作为一个欠发达或后发达的西南地区省份,贵州的自然人文条件是山多无平地,人多土地少。相当长一段时间,贵州在全国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落后、贫穷与愚昧的代名词,也自然而然是党中央和国家重点扶贫的省份。在贵州文学历史上,与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形态相匹配的是,乡土贵州的书写最为典型。从蹇先艾、何士光到欧阳黔森等几代黔地作家的创作来看大体如此,普遍模式是以乡村叙事为重点,将时代变革、社会风貌、人物形象安置在具体的村落之上,以小见大地呈现出时代变迁中的人性和人物命运。

作为贵州作协、文联的负责人,欧阳黔森既要遵循内心的文学召唤,也要履行党和政府所规定的文学创作任务。这位来自铜仁的黔籍作家,在乡土小说创作领域成就斐然,他对乡村叙事执著而倾心,其笔下代表性的如黔东的三个鸡村、梨花村,乌蒙山区腹地的盘江村等便是。在这一批或长或短的地域性题材小说中,贵州各地百姓在党和政府指引下脱贫致富的题材占据多数。在脱贫攻坚的时代主潮下,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其笔下人物的思想侧面。其中,穿插其地质生涯、经历,或以其家乡黔东为故事发生地的颇为多见。在小说故事背景中,武陵山区与乌蒙山区最为典型。比如中篇小说《八棵苞谷》《村长唐三草》,长篇小说《绝地逢生》都是类似的题材。勿庸讳言,不论是短、中、长篇小说,还是电视、电影剧本的创作,欧阳黔森主要以贵州多民族聚居地为故事背景,讲述各级基层干部、各民族同胞共同进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地道中国故事,俨然已成他颇为稳健、明朗、鲜明的风格,作家自己也已成为贵州文艺战线上关于脱贫攻坚书写的代言者。

譬如中篇小说《八棵苞谷》,以苗岭腹地白鹰村为故事发生地,聚焦于歌王龙起民、三崽父子的山区乡间生活,特别是围绕大龄青年三崽的婚姻大事而展开的曲折情节,离不开对摆脱贫困的渴求与影响,小说中主要涉及人多地少、易地搬迁、换亲连姻等核心情节。《村长唐三草》涉及驻村扶贫、乡村旅游、产业调整、生态保护等情节。长篇小说《绝地逢生》曾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在大江南北热播,它书写乌蒙山区腹地盘江村在科学发展、产业调整的时代巨潮中摘掉贫困帽子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在这一批小说中,图生存、谋发展,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是或显或隐的共同主题。

创作题材的延续、艺术形式的更新在作家笔下一以贯之。显而易见,不论是书写新农村脱贫奔小康的《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报得三春晖》,还是书写资源枯竭型城镇走向新生的《看万山红遍》,在主题上具有连续性、前沿性。它们既是贵州这片积贫积弱土地脱贫攻坚的纪实写照,也是新时代精准扶贫主题的文学表达。之所以“脱贫三部曲”能在《人民文学》同一年度三个头条刊发,是因为它们确实无愧于新时代重大题材的召唤与期待,这一点从《人民文学》“卷首语”的推介文字里可窥一斑。三次”栏目均是“新进代纪事”,相关各期“卷首语”分别是这样重点介绍的:“2018年开始了,文化自信表现于中国文学方面的形态将是什么样子的?在美好的憧憬中,在我们以信念和热情自愿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际努力下,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的丰收年,必将是2018年的文化标识。《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讲的是贵州老区花茂村的脱贫故事。这个对中国革命史有着特殊意义的小山村,红色根基与绿色发展相统一,在新时代成为受到总书记指引和关怀、得到全国关注的革命老区实现精准脱贫的典范。”(见第一期“卷首语”“《报得三春晖》记述家园大地,经历过艰苦奋斗、努力生存的不平凡岁月,有脱贫攻坚的最后决胜阶段,老百姓‘不忘本来、最懂得深怀真切铭感的淳古之风,带给毕节这块热土的恰是我们新时代的新士气、新地气、新风气”。(见第三期“卷首语”)“本期‘新时代纪事发出《看万山红遍》,作家以老地质队员的细心勘察和饱满的写作激情,记述了位于贵州铜仁的著名汞都万山,从资源枯竭的典型转变为绿色发展样板的历史巨变过程,从中可以真切感受新时代中国的治理智慧和新时代人民的精神风貌。”(见第九期“卷首语”)。三部报告文学刊发之时,均被重点推介,这不是偶然的文学现象,而是缘于作品冲出纸面的思想冲撞,缘于作家独出心裁的艺术表达。

诚然,不论是革命老区的花茂村、苟坝村,还是毕节赫章高寒山区海雀村,在新时代的历史机遇面前都发生了难以置信的沧桑巨变。《看万山红遍》中的铜仁万山这一“汞都”,也走完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化茧成蝶、凤凰涅槃之路。三部报告文学,都离不开“脱贫”主题的打磨和引伸,从不同视角记录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实画面。也就是说,“脱贫三部曲”都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的典型个案,都离不开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之指引和规划,都离不开当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艰苦奋斗和脱贫实践。“脱贫三部曲”思想站位高远、审美内涵丰富、艺术技巧娴熟,称得上是精准扶贫主题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力作。

二、从花繁叶茂到万山红遍:新时代的千年之变

脱贫主题在文学中如何具体展开,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进行形象呈现,是当下考验作家良知与责任的试金石。作家是否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脚下的土地,在新时代纪事的艺术轨道上疾驰,也是考核其能否直面现实、拥抱现实的风向标。欧阳黔森敏锐地捕捉到了报告文学这一文艺轻骑兵的优势,快速推进、轻装上阵,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跑出了贵州加速度。欧阳黔森调动长期在贵州各地村寨、厂矿、企业深入体验生活的积累,又针对性地进行海量采访,独立思考和琢磨,厚积而薄发,终于给新时代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这也印证了优秀作家只有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与体验,将审美的触须伸向火热的现实生活,就能个人性地获取现实的重大题材,书写人民文艺的优秀作品。现实重大题材的创作,要深入现实的内部,呈现现实生活的宽度和广度,凸现现实生活的生动与繁复。

《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作为2018年《人民文学》第一期的头条,站立在“新时代纪事”这个重点栏目上。原名荒茅田的花茂村,自1950年代更名后一直没有摆脱贫困,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花茂村以后便经历了大河改道式的历史巨变。基层干部的勤政苦干,农村“三改”的曲折宛转,农业特产品的产销完壁,乡村旅游的产业兴旺,诸如此类乡间的新鲜事物,全在遵义县播州区枫香镇党委书记帅波、花茂村第一书记周成军、潘克刚,以及脱贫致富能手如母先才、王治强等的采访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也在贵州省、市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的颁布执行中得以上下贯通。从贫困到小康再到富裕,这是乡村的三级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社会的千年之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这也是无数个“花茂村”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历史事件。花茂村地处大娄山脉的马鬃岭下,与红色旅游会址苟坝村毗邻,周围贫穷程度不一的村庄有20多个,作者将花茂村、苟坝村作为重点,以点带面写出革命老区的蜕变,其中不乏过去生活的沉重叹息和挣扎,也包括现实人物的喜怒哀乐和梦想。村容村貌的勾勒,统计数据的跃动,无一不是精准扶贫原则、政策、举措的鲜活记载。比如,在花茂村除了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水泥路成网状连通着每家每户以及每一块农田之外,还通网络、通天然气,有污水处理管网、有电商、有互联网+中心,有物流集散点。显然这些乡村现代化生活的设施和条件,正改变着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也改变着普通百姓的精神风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一切发生巨变的背后,无不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治国理政能力,无不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不朽力量,无不体现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

与黔北革命老区村庄相仿的是,地处毕节赫章县边远之地的海雀村,其脱贫之路更是惊心动魄。早在1985年,这个由苗、彝同胞组成的小村庄,绝大多数村民差不多处于长期饥饿的生死边缘,严重的缺衣少食、生态恶化,看不到希望,是其过去的真实写照。也就在这一年,新华社记者刘子富的内参,习仲勋书记的批示,拉开了党中央和国家成立毕节扶贫试验区的大幕。三十余年数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扶贫接力,三十余年在黨的领导下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合力同心,以及像当地文朝荣支书那样的“愚公”带领广大村民艰苦脱贫的壮举,无一不是脱贫攻坚主战场的生动情节。其中,胡锦涛刚任贵州省委书记时去赫章的专程走访,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七次对毕节试验区的指导和批示,习仲勋书记退休后在“深黔携手、扶贫帮困”活动中对毕节困难群众的捐赠,都是丰富而暖人的历史细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原是写游子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移用于此最为恰当地表达了当地百姓感恩党和政府数十年如一日在扶贫工作中的切实帮扶。

与上述略有不同,曾经坐拥朱砂之富的铜仁万山,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了第一个特区,是黔东铜仁周围村庄百姓羡慕的大型厂矿。万山特区由于汞资源的枯竭而走向破产,改名为万山区之后,已破落到无地自容的地步。这个曾为新中国工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工业基地,祖国没有忘记,也没有嫌弃。与花茂村、海雀村不同,作为特色工业城市,万山区大面积的深度贫困,成为新时代新的扶贫难题。万山人在绿色转型发展中,不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三产业,都有突破性的进展。可以说是多轮驱动、遍地开花。九丰高科技农业博览园的引进和示范,中华山村利润分红“六二二”模式的创制,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快速上马,朱砂古镇的焕然一新,百万年薪聘电商人才的回报……这一切,正印证了“关键在人,关健在思路”的脱贫实践。在这三个作品中,欧阳黔森用生动丰富的事实,翔实有力的数据,平凡而真实的人物群体,阐释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贵州扶贫道路与时代精神。“深深地感受到了泥土的芳香,以及芳香中散发出来的思想光芒”(《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这种思想光芒来自什么地方呢?那就是精准扶贫,那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总书记所说的同步小康,一个也不能落下的庄严承诺!为了这承诺,让花茂村找到了乡村旅游和农特产品的力量,让海雀村找到了生态发展、控制人口的新路,让万山找到了现代高效农业、新能源汽车、旅游、电商等并驾齐驱的新门径。

“脱贫三部曲”是欧阳黔森对贵州现实的三次勘探,像三束探照灯一样照亮了中国的西南一角。“脱贫三部曲”的主旨鲜明,不夸张、不伪饰,用扎扎实实的数据、案例说话,在纵向与横向的多维对比、对照中发声。这是贵州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捷报,也是新时代一个个全新的绿色信号。进入新时代,全面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已划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成为当下扶贫工作中真扶贫、扶真贫的思想指南。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真真切切地让华夏大地发生了千年之变。

如何扶贫脱贫,如何抓住扶贫的牛鼻子,“脱贫三部曲”也形象地进行了揭示。“辛苦了共产党,幸福了老百姓”,“让每一栋黔北民居都成为产业孵化器”,“扶贫更要扶志气”,“让生态变成‘摇钱树,让‘乡愁成为‘大品牌”(《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报得三春晖》);“眼见为实”,“沧海横流方显砥柱,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是第一要务”(《看万山红遍》)。这些闪光的观点、思想,或是党和国家领袖的讲话和指示,或是基层干部的心得和观念,或是普通百姓的总结和归纳,再结合作者数次深入采访之后的统计数据,新闻纪录等等,一切均是为新时代大声喝彩的洪钟律吕之声!

三、在形式与技巧之间:“脱贫三部曲”的新元素与新风格

《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报得三春晖》、《看万山红遍》作为“脱贫三部曲”,本身足以构成一个文学现象。其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无疑是最值得关注与剖析的。欧阳黔森坚持眼见为实的写作路子,保持向现实主义文学致敬的姿态。在三部报告文学的字里行间,作者或者夹杂自己创作电视剧、小说等方面的实情,或者掺杂自己长期在贵州乡镇扎根生活的片断,或者巧妙穿插各种实录的经历和场面,以及历史文化掌故与地方性知识,这样显得真实而从容。作者站在海量的采访基础上,叙述与记实并行,写景与抒情结合,适当掺入自己的精彩议论,在艺术审美维度呈现出新的风格。

首先,“脱贫三部曲”形象地阐释和凸现了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思想精髓与实践品格。三部曲的时间纵深集中于2012年的“十八大”到当下这一范畴之内,在时间节点上为了对比和呼应,也有适当延伸与拓展。比如《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就有村庄长时段贫穷的过去,包括1950年代村庄改名后的线性时间延续;《报得三春晖》主要从1985年习仲勋书记对毕节赫章县的批示开始;《看万山红遍》则从2008年写起,前后时间节点也有对比和延伸。三个作品互相之间有多重勾连,有些政策文件、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相关讲话精神,时时在作品中相互参照。比如《看万山红遍》在开头几段中,就有对写作前两部报告文学的介绍和铺垫。总体而言,在“脱贫三部曲”中凸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引领性,凸现了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品格。虽然仅仅是三个点,即两个村庄与一个县级特区,但在思想内蕴上是贵州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的经验积累、摸索和改进,酣畅淋漓地凸现了习总书记执政以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理念。新时代精神的拈取,各级机关干部、群众的身影,都游刃自如地召唤进来,写出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群众的戮力同心与血肉联系。这种思想的光芒像探照灯一样照亮作品的主题,让作品拥有自己的灵魂。

其次,文学性与新闻性的结合,同时又侧重文学性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文章结构上的巧妙设计。欧阳黔森的强项之一是各类小说创作,譬如对短篇小说而言,作者自认为它称得上是一种快乐的形式,在兴奋点还没有消失的时候就已经完成,常常给人以饱满、激动和完美的印象,“短篇小说不仅是一口气写完的,它还必须能够让读者一口气读完。”[4]在报告文学的结构层面,作者倚重事物内在逻辑的纹理,充分调动多重叙述手段,巧妙穿插,适当补叙与倒叙,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行云流水之感。短篇小说一口气写完的优势,能让读者一口气读完的自我期待,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得到了曲径通幽式的体现。三个报告文学篇幅长的四万多字,短的也有一万多字,其中穿插大量的时政报道、新闻纪实、统计数据,但都不乏味,让人一口气读完后真正有所收获与感触。这说明作者在叙述的节奏、材料剪裁上,能做到环环相扣、张驰有度,经过了自己独特而巧妙的艺术处理。比如统计数据,相对而言是枯燥单调的,但作者取样適量、准确、生动,不是数字的堆砌而是经过心灵的手掌抚摩。特别在不同阶段的数据比较中,真正看出差距和变化。具体的案例、材料、数据等是实在的,写景、抒情的穿插是务虚的,两者杂糅交错,又能各呈其美,说明作者在谋篇布局、吞吐含纳方面确实高人一筹。二是把人物写活,写成立体的大写的人。欧阳黔森总结大获成功的电视剧编剧经验时是这样说的:“我的主旋律创作力求从大写的人的角度来写故事,写好了鲜活的人物,才能赢得观众。”[5]报告文学的“脱贫三部曲”又何尝不是如此?写好乡土人物,讲述贵州故事,一直是欧阳黔森文学创作的长处,也是他理解文学创作刻划好人物的牛鼻子。写好人物的方法很多,其中既有中国“史传”传统、笔记小说的传承,也有乡土世界以人为中心进行画龙点睛的内在逻辑。写好乡土贵州现实中的人物,有个性,有故事,在“脱贫三部曲”中比比皆是。不管是一个村庄还是一个城镇,不管是涉及市县或乡镇一级的干部,还是村委的基层党员,地头的普通百姓,这些人物是本真的、现实的,有名有姓,言行举止之间成为一个个站立起来的人物。在刻画这些人物时,作者录入人物重要的对话,或是特殊的言行,强调了人物行动的意义。譬如《看万山红遍》中,人物众多,上到中央、省级领导,下到区乡党员干部和群众,成为流动的人物画廊。其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既有陈昌旭、陈少荣、田玉军、张吉刚、吴泽军、杨尚英、田茂文、毛照新等采访过的各级领导干部,有曾经的困难群众杨通宝、李来娣、唐绍维、余秀英,有脱贫致富的种植大户冯忠情、张小进、刘永奇,有经营方面的人才陆晓文、华茜等人……作者或是寥寥几笔,或是旁敲侧击,几乎是声到人到,出出进进的是时代变革激流中的先进人物群像。三是注重生活细节,变细节为文学经典细节。比如《看万山红遍》中,作者采访汞矿职工李来娣,因为2008年万山受到重大雪凝灾害时,习近平同志曾到她家中访贫问苦。李来娣自强、感恩,后来她家的住房、生活发生了显著的改善,她在十九大期间还去北京看望习总书记,是在北京期间的电视上看的,说这样看习总书记更近一些,这一细节真实、感人,写出了万山汞矿职工的感恩之举,写出了百姓对人民领袖真挚、朴素的情感。

再次,作者重视事件的进程,在叙述、报道的同时,主要把一个个事件化成有声有色的故事。比如《报得三春晖》一文,作者花了较多篇幅插入安大娘的故事,围绕她的遭遇来今昔对比,来侧面详写首长习仲勋、记者刘子富对海雀村的贡献,来写贫困农家的感恩和希望。比如《看万山红遍》后半部分,集中述写万山区各级部门的扶贫政策,人的观念转变,当写到第一、二、三产业的转型时,文章中分别插入了引进九丰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万仁新能源汽车、百万年薪聘电商人才等的故事,其来龙去脉都详略不一,该交代的毫不含糊,不多说的干净利落。在报告文学的结尾,也会补入有关联的故事,或前后照应,或侧面引伸,或引人遐思。往往在讲述故事时,大故事下面还套着小故事,或扣人心弦,或舒缓自如,讲述得有变化、有起伏,而且这些事迹本身具有传奇、典型、新颖的一面,一经艺术的剪裁,便缝合严密,十分合式。

结 语

精准扶贫,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乡村巨变、产业振兴,离不开精准扶贫的时代作为。乡村的蜕变,城镇的新生,人们的生活富裕,这不是一个个动听的口号,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眼见为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存在。从花茂村到海雀村,从乡村到万山这样的城镇,奇迹正在发生。这是一个产生英雄的时代,也是创造奇迹的时代。曾有学者认为英雄叙事是理解欧阳黔森全部作品的一把钥匙,“英雄情结或英雄主义的激情、豪情,在欧阳黔森的作品里既是价值取向,也是他的写作姿态和立场。”[6]这一观念也从侧面印证了“脱贫三部曲”所蕴含的内在气质与精神品格。

从《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到《报得三春晖》,再到《看万山红遍》,脱贫主题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自将精准扶贫主题推到一个历史的新高度。欧阳黔森的“脱贫三部曲”,是三个连续性的报告文学的高峰,耸立成为贵州文学的高地,也是当下报告文学的主峰。

注释:

[1]丁晓原:《报告文学:在报告文学中,我们遇见新时代》,《文艺报》2018年9月19日。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2页。

[3]李敬泽:《“两个重要”:文艺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人民日报》2015年3月20日。

[4]欧阳黔森:《味道·后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179-180页。

[5]沈士楚:《欧阳黔森:执著于黔地乡土的“歌者”》,《当代贵州》2011年第30期。

[6]杜国景:《欧阳黔森的英雄叙事及其当代价值》,《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万山红报告文学欧阳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徐境怿《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我家的健忘老妈
《看万山红遍》汉字艺术
依依送别欧阳鹤先生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欧阳丽作品
拍一叶知秋 摄万山红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