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宏 周东铁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与日常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等原因密切相关[1]。左旋多巴制剂是目前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线药物,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明显降低,需通过其他药物辅助治疗方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2]。甲磺酸雷沙吉兰片是一种新型选择性B型单胺氧化酶(MAO-B)抑制剂,疗效显著。本研究就左旋多巴类制剂联合甲磺酸雷沙吉兰片治疗运动症状有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大石桥东寰医院收治的存在运动症状有波动的7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 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精神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所致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61~86岁,平均(73.51±4.57)岁,病程1~9年,平均(4.51±1.67)年;观察组患者中,男 26例,女9例,年龄61~88岁,平均(74.08±4.43)岁,病程1~10年,平均(4.79±1.7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给予卡左双多巴控释片[Merck Sharp& Dohme(Italia)S,产品编号:B14202011289],50~200 g/次,2~3次/d,口服;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98),0.125~0.250 g/次,3次/d,口服。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异动症状,可适当减少药物给药剂量。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雷沙吉兰片(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批号:20170317)治疗,口服给药,初始剂量为每次0.5 mg,每天1次,维持2周,第3周开始给药剂量为每次1 mg,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Ⅱ~Ⅲ对患者的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用药后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进行评估。
1.4.1 UPDRS评价标准UPDRS Ⅱ由言语(接受)、唾液分泌、吞咽、书写、切割食物和使用餐具、着装、个人卫生、翻身和整理床单、跌跤、行走中冻结、行走、震颤、与帕金森病有关的感觉主诉等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均采取0~4分评价,总分为0~52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生活能力越佳。UPDRS Ⅲ由言语(表达)、面部表情、静止性震颤、手部动作性或姿势性震颤、强直、手指拍打试验、手运动、轮替动作、腿部灵活性、起立、姿势、步态、姿势的稳定性、躯体少动等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均采取0~4分评价,总分为0~56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运动能力越佳。
1.4.2 TESS评价标准采用4级评分法,0分为无,1分为可疑或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分数越低提示不良反应越轻。
治疗前,两组患者 UPDRS Ⅱ评分与 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后UPDRS Ⅱ评分与UPDRS Ⅲ评分相比于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UPDRS Ⅱ~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 Ⅱ~Ⅲ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 Ⅱ~Ⅲ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UPDRS Ⅱ评分 UPDRS Ⅲ评分治疗前 治疗6周 治疗12周 治疗前 治疗6周 治疗12周对照组 35 16.57±2.47 14.84±1.35 13.52±1.41 37.41±5.71 34.18±3.07 32.41±4.18观察组 35 16.88±2.35 13.15±1.49 10.57±2.15 37.21±5.78 30.74±3.22 28.44±3.21 t值 0.5379 4.9726 6.7879 0.1456 4.5743 4.4564 P值 0.5924 0.0000 0.0000 0.8846 0.000 0.0000
经12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为(2.98±0.57)分,对照组TESS评分为(3.12±0.8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27,P=0.4249>0.05)。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 1.2%,65岁以上患者的发病率可达2.0%,且此疾病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3]。临床研究发现,重大精神创伤史、从事脑力工作、阳性家族史、头颅外伤等均为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4]。虽然帕金森病的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但其病理特征明确,主要是由于脑内多巴胺减少所致。当脑内纹状体中多巴胺减少幅度>80%以上时,就会引发帕金森病,其主要临床表现特征为肌肉震颤强直、姿势不稳、运动活动难度较大。
根据帕金森病的病理特点,为药物治疗调控脑内多巴胺提供了理论依据,就此左旋多巴、多巴胺能激动剂、MAO-B抑制剂等药物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其可有效控制运动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此类药物的短期用药安全性较高,患者不易出现晕眩、呕吐等不良反应,但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后疗效会大幅度削弱。经临床研究发现,应用左旋多巴治疗时间超过4年后,大部分患者会并发运动波动症,用药时间超过 10年会并发异动症[5]。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多巴胺神经元丢失严重,多巴胺储存量减少,同时左旋多巴类药物的半衰期相对较短,血浆中药物含量会直接影响脑内多巴胺水平,可导致多巴胺受体出现间端性、脉冲式刺激,从而出现波动症状。国外研究发现,应用左旋多巴的每日剂量为770.90 mg时,运动波动症的发生率为 66.00%,而异动症的发生概率为57.00%[6];国内研究结果显示,当每日给药剂量为300.00 mg时,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60%与12.30%[7];日本学者武田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每日给药剂量为186.40 mg时,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70%与6.50%。以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左旋多巴使用剂量的增大,运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大。保护神经元、减少左旋多巴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治疗效果。
甲磺酸雷沙吉兰片为第二代MAO-B抑制剂,具有不可逆性与选择性,可使多巴胺传递信号增强,使脑内多巴胺分解有效减少,其代谢产物可使神经毒素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神经损伤有效减弱,明显减少左旋巴胺类药物使用剂量,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雷沙吉兰片多用于原发性帕金森症的单药治疗,也可作为左旋多巴类药物的辅助用药在运动波动并发症的帕金森患者中应用,临床疗效显著[9]。对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单独应用雷沙吉兰疗效显著,可延缓疾病进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用药安全性[10]。雷沙吉兰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相比于司来吉兰等药物治疗效果更佳,用药有效率可达83.8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6周及12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UPDRS Ⅱ~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相比于单独应用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在左旋多巴的基础上加用甲磺酸雷沙吉兰片辅助治疗,可使帕金森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显著提高,有效缓解运动症状波动。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甲磺酸雷沙吉兰片不会使患者出现情绪异常、抑郁、睡眠障碍等不良反应率增加,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左旋多巴类制剂的基础上应用甲磺酸雷沙吉兰片进行辅助治疗,可使存在运动症状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