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年,严健国
(安吉县中医医院 1.消化内科;2.病理科,浙江 湖州 313300)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达30万例以上且死亡率较高[1-2]。胃癌发病时无显著临床症状,同时胃癌普检及筛检力度尚弱[3-4],因此胃癌的早期确诊对提高胃癌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血清学检查较胃镜等侵入性检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较少[5],本文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促胃液素-17(G-17)与幽门螺杆菌(Hp)抗体在胃癌患者中的筛查效果进行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安吉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432例慢性胃炎患者和13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慢性胃炎患者中,男247例,女185例;年龄40~57岁,平均49.37±12.30岁;病程1~4年,平均2.13±0.27年;非萎缩性胃炎204例,萎缩性胃炎228例。胃癌患者中,男73例,女59例;年龄42~59岁,平均47.53±13.05岁;病程1~3年,平均2.05±0.34年。入选患者年龄>40岁,均经活检、内镜等检查,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符合2011年版《慢性胃炎诊疗指南》标准;胃癌患者符合2013年版《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标准[6]。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脏肾脏功能性损伤患者;存在意识、精神障碍患者;妊娠期、分娩期患者。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
1.2.1 血清采集及药敏试验 清晨采集患者空腹血液5 mL,室温静置2 h后3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及G-17水平,并得出PG定性,试剂盒购自江苏科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胶体金法定性检测Hp抗体,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试剂盒购自南通戴尔诺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2 “ABC”分组法 根据2014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意见并结合日本胃癌筛查标准[7]设计“ABC”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A组为血清PG阴性,Hp抗体阴性,血清PGⅠ>70 μg/L;B组为血清PG阴性,Hp抗体阳性,血清PGⅠ>70 μg/L;C组为血清PG阳性,Hp抗体为阴性或者阳性,血清PGⅠ<70 μg/L。对各组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进行统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标准参照《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标准[6]。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占比例<5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所占比例<15%时定义为低危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占比例≥5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所占比例≥15%或者出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定义为高危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多重比较LSD-t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清PGⅠ、PGⅡ、G-17指标水平比较 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比较,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PGⅠ水平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胃癌组患者PGⅡ、G-17水平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Hp(+)组患者286例,血清PGⅠ为101.27±25.43 μg/L,PGⅡ为23.17±7.60 μg/L,G-17为10.22±2.19 pmol/L;Hp(-)组患者278例,血清PGⅠ为120.31±34.17 μg/L,PGⅡ为12.06±3.23 μg/L,G-17为6.24±1.34 pmol/L。Hp(-)组PGⅠ水平高于Hp(+)组,Hp(-)组PGⅡ、G-17水平低于H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血清PGⅠ、PGⅡ、G-17指标水平比较
注:a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P<0.05;b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P<0.05。
2.2 胃癌前状态比较 三组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定义为低危组,B、C组定义为高危组;见表2。
表2 ABC分组法胃癌前状态比较 [n(%)]
注:a与A组比较,P<0.05;b与B组比较,P<0.05。
目前临床诊断胃癌常用内镜下黏膜活检。胃黏膜病变具有局灶性病变分布的特点,且黏膜活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并受医师主观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8-9]。血清学检查是指抽取患者静脉血液进行分析诊断的检查方法。胃癌的血清学检查一般联合PGⅠ、PGⅡ及G-17以及Hp抗体的“ABC”分组法,客观性较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少。研究报道[10-11]显示,血清PG、G-17与Hp抗体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筛查的有效指标并可以反映胃黏膜胃癌前的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患者PGⅠ水平明显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胃癌组患者PGⅡ、G-17水平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患者。
“ABC”分组法是联合血清PG、G-17及Hp抗体进行胃癌筛查的方法,临床研究通过10年的随访发现[12],A、B、C组中的患者胃癌发病风险具有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 A组定义为低危组,B、C组定义为高危组,高危组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提示基于血清学检查的“ABC”分组法可以作为筛查早期胃癌的指标。但本研究中发现低危组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所占比例仍然较大,低危组患者仍存在胃癌的风险,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进一步筛查。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年龄跨度较小且未对患者血清PG、G-17等指标进行跟踪检测,需要在往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PGⅠ水平明显低于胃炎患者,PGⅡ、G-17水平明显高于胃炎患者;基于血清学检查的“ABC”分组法对早期胃癌患者具有一定的筛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