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个性化习作 回归习作教学的本真

2019-03-13 13:24朱晓彬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迁移习作教学本真

朱晓彬

[摘 要]新課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作文高耗低效的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的改观,但学生习作中的同化现象仍比较严重,多数学生不为自己“立言”,而为他人“代声”。究其原因,教师忽略了习作来自生活、反映生活的本质,没有有效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表达技巧之间的桥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走出作文雷同化的策略,以期对作文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习作教学;个性化;本真:生活;阅读;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4-0077-02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多个春秋,十几年来,经过众多作文教学研究专家的探索和一线教师的努力,习作教学高耗低效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但在批阅近几年本地城区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测试习作卷(城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2000余份试卷,样本具有较强说服力)时,很少看到令人耳目一新、觉得精神为之一振的个性化表达,习作“千人同面”“万人同声”的同化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结构固化。学生们的习作结构大多是“开篇引入、中间叙事、结尾总结”的程式化结构,开头雷同化严重,很多都是:“打开记忆的闸门(或翻开记忆的相册),一幕幕往事便浮现在脑海中,它们像一串串珍珠点缀在记忆的星空,其中最亮的一颗星便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接着中间叙事,最后总结,点明中心。内容同化。写人必写外貌,写外貌必写眼睛,写眼睛就有“炯炯有神”;写同学一般都是助人为乐,公交车让座、扶盲人过马路是屡写不厌;写母爱必是发烧送医院、风雨天送伞,母爱的丰富内涵被标签化、格式化。感情虚化。大多数习作不是经历事情后真实情绪的自然流露,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为抒情而抒情,虚情假意,令人生厌。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为博取阅卷人眼球、戳中阅卷老师泪点、赢得同情分,不惜虚构悲惨故事,诅咒家人,功利化目的表现得无以复加。此外,语言贫乏、思维僵化、表达方式单一等问题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普遍存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学生自我表达与交流的需要。习作作为沟通交流、表情达意的一种形式,具有工具性;同时,习作也是自我情感表达、宣泄的一种载体,有着鲜明的人文性。诚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个人的先天禀赋、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兴趣爱好、阅读习惯、知识积累等都有差异,写出的文章应该千差万别,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但在批阅学生们的习作时,我们看不到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心灵的自由放飞,也看不到他们的成长轨迹。孩子们的世界本应是一座五彩斑斓的百花园,可呈现出的却是色调单一的灌木林。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缺少对大自然的留心观察,缺少对生活、对自然万象的深刻感悟,缺少对个体生命的独特体味。习作缺少了个人真实经历的根基,迫于作文任务及考试的需要,便陷入了胡编乱造的泥淖。部分家长和老师急功近利,不想是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经历阅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是让学生背诵经典的作文开头结尾范式,记住几个典型事例,以备应试时顺应万变,进行剪辑、拼凑、套作。这样做完全背离了作文教学的本真,背离了作文记录生活、抒写心灵的本义,忽略了学生精神层面的需要,对造成的当前作文雷同化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何走出作文趋同化倾向,愚以为:习作只有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个体存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真正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迫切需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才能有效改变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代他人立言”的千篇一律现象。现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个性化作文的点滴经验。

一、留心生活,体味生活,为个性化习作备足“下锅之米”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迅猛发展,人们的通讯方式、交通出行等更加方便快捷,为学生认识自然、了解世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学生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丰富的生活阅历给个性化的表达储备了充足的素材,生活中可以获得独特体验的有以下几类:一是旅游。学生们既可以欣赏本地的自然风光,游览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又可以远飞国外游玩,青山绿水、历史遗迹、风味小吃、地方特产、异域风情以及第一次乘高铁、坐飞机的经历都是很好的素材。二是娱乐休闲。看电影、K歌、下棋、上网、打球、逛街、聚会等,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三是家校生活。家宴、婚庆、串门、家庭插曲、校园新鲜事、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节日庆典等……其间所包含的场面的热闹喜庆、内容的异彩纷呈、情感的圣洁美好,无不触动人的情思,不由自主地产生动笔欲望。此外,日月星辰、花鸟虫鱼在季节轮回、时序更替中展现不同的美丽与神秘,会激起孩子们探索、表达的浓厚兴趣。生活如此多彩,内容如此丰富,给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下锅之米”。语文老师要引导孩子不做各项活动的局外人,争做参与者;不当无所事事的旁观者,争当用心体验的主人公。让孩子用眼去看,用心去想,用笔去记。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文体和表现形式:可以写成记叙旅途见闻的游记,写人叙事的记叙文,夹叙夹议的读后感,介绍事物性状的说明文。

二、广泛阅读,方法迁移,习得个性化习作“淘米做饭”的技巧

个性化习作尊重个体独特的生活体验、行为方式、处世态度、心灵感悟,但在表现方式上并不排斥已有优秀范式的合理部分,相反,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表达只能把个性化习作带入死胡同。前人表达上的成功经验之石可以攻个性化表达之玉。获得技巧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广泛的课外阅读,二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学生们在大量的阅读中不仅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体验,还可以增加积累、习得习作技巧,语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布局谋篇能力得到提升。课内阅读是直接获得表达技巧的主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选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对课文中表现手法突出之处要随机、有意渗透,并通过练笔、习作训练强化运用。比如有的课文以抓住人物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见长,有的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上有特色,有的活用欲扬先抑、烘云托月等表现技巧,有的采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法在写作顺序上有创新……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满足了了丰富的习作内容需要,也给学生们的个性化表达增光添彩。

三、正面导向,积极鼓励,宽容“个性米饭”的口味

对学生的个性化习作,即使文笔稚嫩、结构欠巧、认知偏差,教师千万不要否定,毕竟“始生之物,其形也丑”。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激励的导向作用,在习作刚起步时,学生会用一两句自己想的但并不太准确的比喻、拟人句,高年级用上一两种表现技巧,对此,教师都要给予表扬。相信在长期的有序训练中会,“个性米饭”的口味会逐渐纯正、芳香。教师只有用欣赏的眼光、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习作,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叙述真实经历、抒写真实心灵、表达独特感悟,才会有创新火花的闪现。当然对其中流露的错误思想认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教师只有关注个体的独特需要,让习作回归生活、真实地表达生活,并把丰富的内容与多样化的表现技巧有机融合,学生的习作才会开出个性化习作的绚丽之花!朝着这样的目标努力,我们一定会看到学生习作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迁移习作教学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