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单元目标 实施有效教读

2019-03-13 13:24何捷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材解读教学策略

何捷

[摘 要]统编教材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有三篇是教读课文,因此“教读”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特色。教学中,教师要解读好每一篇课文,读懂编者的意图,充分利用课后练习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尤其要注意表格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采取兼顾和侧重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深读透文本,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单元目标;有效教读;教材解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4-0001-04

一、单元概览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共有两个教学目标。一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二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围绕着这两个教学目标,第三单元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还有综合性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写一写过节的过程”的习作任务。

相对少见的是,本单元前三篇均为教读课文,只有第四篇为自读课文,教学容量相对较大。由于本单元要落实的目标明确,且两个目标之间相对独立,均需借助单元课文认真“教读”,这势必增加了教学的容量;同时,也注定“教读”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大特色。基于单元的总体特征,建议执教本单元应注重落实单元目标,实施有效教读。

二、教材解读

(一)关于单元首篇课文

第一篇为《古诗三首》,选择了描绘传统节日特色的三首古诗:一是描写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日》,二是极具中华文化内蕴的《清明》,三是描绘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习俗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显然,三首古诗的教学,都集中指向本单元目标的第二条,意在让学生习得“深厚的传统文化,扎好中国人的根”。

这三首古诗的诗意浅显,诗句较为通俗易懂,学生根据注释基本能做到熟读成诵,自学后能有所领悟。通过对三首诗的学习,学生能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意思,理解诗歌语言蕴藏的意味;同时,还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独特的节日文化。但请注意,教学本课除了要“学诗”,即学好古诗之外,还要“学思”,掌握收集传统节日资料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我们建议教读的第一层先针对古诗文本,扎扎实实地教,引导学生根据注释,结合诗歌内容感受传统节日的特殊习俗,体悟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特殊情感。随后,进入教读的第二层——注重获取“思路”。第一类为收集资料方向的思路。收集资料不要盲目,也不要随意。在确定方向后,要一路紧扣目标,不偏不倚。例如,三首古诗,都是围绕“传统节日”这一目标组合的。方向明确了,阅读时就能前后关联。一口气读完三首古诗也不觉得陌生,就如同在同一路径上与朋友三次相遇。第二类为收集资料方法的思路。这一组三首古诗都是统一主题、统一文体,这就提示学生在收集传统节日资料时,可以注重“归类”收集。例如,设定关键词为“节日”,设定文体为“古诗”,还能收集到其他的诗歌,进行组诗阅读。如,设定关键词为“送别”,能收集到和“送别”有关的又一组古诗。有了收集的思路与途径,无疑就拓宽了学习的扇面,信息量增大,更有助于抵达学习目标。有了方法,就打通了课内课外学习的通道。第三类为收集资料策略的思路。方法集束而成的系统就是策略,策略拆解开来就是一个个的方法。学习三首诗后,可引导学生明白三首诗之间的关联,鼓励学生借助“关联”的策略,尝试更为多元的自主学习。不仅是学古诗,学传统文化,更为上位的是借助这一组合的样本,获取“关联”的学习策略。

执教统编教材,教师都很关注课后练习的完成。以《古诗三首》为例,课后安排了两道练习。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这一题的语言积累教学意图明显,为统编教材课后练习中常规的题型。二是“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意在指导学生基于诗歌学习,借助经验展开想象,自由拓展表达。这道题亦可关联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在 “活动提示”中,继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回顾过节的习俗。前面学习的三首古诗在此成为“引子”,所有收集的资料成为“大料”,学生在此开始了传统文化分享的盛宴。请特别注意教材中的“泡泡提示”。“活动提示”中的泡泡,不仅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如问问长辈、查查资料等;同时,也提出收集资料的具体实施过程,如填写表格等。

(二)关于教材的四张表格

本单元课后练习中连续出现了两张表格。因此,在这里插入解读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表格”学习模式。

为配合课文阅读,三年级下册教材在课后练习中先后四次设置了“填表”的内容。四张表,高密度出现在阅读课的课后练习中,较之前的教材而言实属罕见,应引起关注。第一张出现在第九课《古诗三首》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将自己搜集、查找到的关于传统节日的信息,填写在设计好的表格里。第二张出现在第十课《纸的发明》中,要求学生在以时间为序的横轴上填写、补充 “纸的发明历程”的相关信息,所有的信息都来自课文。第三张在第十四课《蜜蜂》,请学生按要求将文中关于蜜蜂的实验填写完整。这一表格设计成流程图的形式,填写完整后,学生将得到一张关于该实验的步骤流程一览表。第四张出现在第二十五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要求学生填表,梳理课文的内容。密集、高频地出现“表格填写”这一类型的课后练习,究竟是为什么呢?填写表格,意义何在呢?

1.整理信息并填写表格,本身就是一种必备的学习能力。在填表过程中,学生能得以下几种能力的锻炼。首先,从文本中抽取出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单就这一条,就涉及并考验着学生阅读遴选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例如,《纸的发明》一课中,学生通过读文,要知道具体在哪一个朝代纸张有哪些发明,历史是怎样推演的。要将这些有效的信息从连续的、相对复杂的文本中抽取出来,转化为精要的、关键的内容填写在表格中,就必须沉入文本阅读、理解、选择、抽取,同时还要进行删减。其次,整理中还能发展学生的组合能力。例如,填写《纸的发明》中的横轴型表格,要将各种信息重新组合填写在横轴上。这样,前后、上下的信息就关联成一条信息链,组合成一条以时间为线索的横向联系链。可见,从单纯地读文到读信息链,或者读图例,经过填写表格后,所有的信息实现了重新组合,阅读的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而应对这种变化的能力,必须要通过训练才能获得。填表,就是训练的具体形式之一。第三,统筹能力也在填写中得到锻炼。填写表格,误差较大,成年人也被各种表格所累。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结合课文学习,不断对表格填写进行调整、补充、删改,并在填表前后进行对比,那么就能锻炼学生的统筹能力。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學生今后应对更为复杂的表格填写。

2.整理信息并填写表格,还能培养学生其他的相关能力。信息经过初步整理,表格初步填写完毕,表格的作用并未就此终结。填表的过程以及填写之后,还有哪些能力可以延伸发展呢?第一,检索能力。如,《古诗三首》课后的表格,要求学生对指定的信息进行查找,之后进行整理,做好匹配、摘录、填写等加工工作。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信息的检索能力得到锻炼。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大,干扰因素也多。能检索找到有效信息,并经过填写表格进行归纳、梳理,这是一种应对未来生活的必备能力。第二,研读能力。填表,必定依赖对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认真阅读中,提升了学生填写表格的正确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如,填写《纸的发明》中的表格,为了正确填写横轴上的信息,就要回到文中阅读,读懂“不同时间纸张的不同发展变化经历”。读是填写的依据,填写是对读的归结,二者相互呼应,共同提升。第三,理解能力。如,《蜜蜂》一课的表格,要求填写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步骤有哪些、得出怎样的结论。为填写表格,学生要从文本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并对照表头要求进行填写。填表过程中,需要组织内部语言,适当填入关键内容。整个过程,都是对文本的再次理解。第四,运用能力。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的表格,要求填表之后进行复述。学生借助表格,能够尽快地选取关键内容,把握故事的核心部分,有助于学生在复述时抓住主体,做好取舍。

既然填写表格如此重要,那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呢?我们给出三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回到阅读。要想填表,就要回到文本中进行细致阅读,这是填写的基础。不要匆忙填写、随意填写、凭感觉填写,应让学生回到文中,尊重文本,反复回读确保填写的正确性。例如,如果不读好《纸的发明》,就会在发明的历史上丢失一个重要环节,或者排序错乱。第二条建议:借助批注。为了填表,读书的时候应选择“笔读”的方式。一边读一边做上标记、批注,这样有助于快速提取信息,提高填表的效率,也提升填写的正确率。例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要求填写四天中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不同表现,如果没有做好不同符号的批注,就容易错乱或者遗漏。第三条建议:当堂操演。在教学中,不应把课后的填表练习单纯地当作“家庭作业”进行布置,应尽可能在课堂上,在教师的辅助和监督下完成。全程观照填表练习的过程,这是陪伴式学习的关键,也是三年级学生的需要。学生对表格这一形式比较陌生,在填写的时候障碍较多,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状况,需要教师当堂辅导。例如,流程图、横轴图等,都是全新的形式,需要通过教学消除陌生化带来的学习障碍。有教师介入的填表,误差率较小。同时,在课堂上组织填写,还可以互相交换,实现对填写结果的共享。

(三)关于单元第二篇课文

单元的第二篇是《纸的发明》。这一课也很特殊,是相关材料的汇总。教学时,应特别指导学生关注页脚的标注:“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可见,这篇文章就是根据材料汇总而来的。“汇总材料成文”,从文章写作的方式看,是全新的式样。因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为“收集资料”,所以本课也具有了独特的教学价值。

从内容看,本课文意清楚,写作线索清晰。从无纸时代的替代品开始,介绍到“帛”的出现,再到丝麻造纸,最后到蔡伦改进造纸术,全文以“纸的发明”时间为线,汇总了“纸的发明”的相关材料。教学时,要让学生学到了一种汇总材料的方法。课后练习设计了填表,可见表格的填写在汇总材料这一独特能力训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课的内容教学不至于消耗太多的时间。从单元目标出发,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关注课后的“资料袋”。“资料袋”罗列了当今这个时代“纸的家族”,如书写用纸、妇婴用纸、包装用纸、餐巾纸等;同时介绍了纸的再生以及纸的发展趋势。这些资料都是对课文《纸的发明》的必须且有益的补充。学习课文后,再配合资料袋的阅读,学生至少能够了解到汇总资料的三条路径。其一,课文学习,这是基础路径;其二,关注资料信息,这是增补路径;其三,课外无限量搜索信息,这是拓展路径。此课“教读”,就是教会学生有意识、有路径地收集信息,之后按照一定的线索,整合信息,重组信息,直至成篇。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信息收集的巨大意义,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很大。

(四)关于单元第三篇课文

《赵州桥》是一篇原人教版的课文,编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意在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感受文化的魅力。如今编入统编教材三年級下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不同,教学要有新的思路。

这一课教学,在兼顾对传统文化资料收集的同时,更着力于抵达本单元教学的第一条目标——学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进行表达。对比前两课,此课的教对学生的“写”来说,意义更重大,是单元中写作教学的重要样例。可以说,此课教得好,单元习作就有了写得更好的可能。本单元习作写“过节”,除了需要运用资料,让文章有内容外,在具体行文时更要顾及“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围绕一个意思写,除了写好一段话,还可以写好几段话、写好一篇文章。这是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习作教学要求重要的一堂课。基于此,教学中应该明晰地教方法,明确地给辅导,要教得不笼统、不含糊。我们给出“三步骤”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步为“读”。先静下心,读懂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这是学习的起手式,也是前提。第二步为“找”。找准全文中心句,找到段落中的关键句,知道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一段话围绕着哪句话来写。这是继续学习的基础。第三步为“悟”。理解领悟作者是如何围绕关键句、中心句,把意思写清楚的。关于“悟”,具体的教学操作可分为三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数句子”,读段落中的句子,同时数出句子的数量;第二个动作“联句子”,看看每一句话和中心句是如何呼应的,之间有怎样的关联;第三个动作“串句子”,看看这段中的几句话,是以何种顺序串联在一起的。数、联、串三种具体的实践行动,让学生动笔读书,接触文本,理解一段话是如何围绕着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本课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文字直白、结构简单,集中且生动地介绍赵州桥。特别第三自然段,非常明显地体现“围绕着一句话来写”的特点。因此,课后练习也集中指向对单元目标的落实。如,第一题说:“抄写第三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抄写,一种原始的模仿行动。在教学之后进行抄写,要一边抄一边回忆段落的构成,不要把“抄段”简化成“抄句”“抄字”。第二道题的要求是:“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很显然,第一题是温习“一段话如何围绕中心句来写”,第二题是练习“一篇文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来组织材料并展开表达的”。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不要过多地关注语言的华丽,应更注重逻辑的清晰、思路的清楚。

(五)关于单元第四篇课文以及综合性学习

本单元唯一的自读课文是第四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编撰此篇的意图就是对之前所学的方法进行回顾、运用,同时也具有检验的功能。因此,在阅读提示上,编者直接提出:“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教学时,就可以按照自读提示的要求,按部就班,组织自学。而学生想要介绍得有条不紊,就要读懂文章,就要理解与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知道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获取这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简历、艺术成就、画面细节、历史价值等。只有获取这些信息,运用方法,才能自如表达。

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根据学习提示,教学时,要让学生对整个单元所进行的资料收集、整理做个回顾,做好统筹和梳理。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拥有了不少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资料,可以进行集中展示,也可以进行成果转化。例如,办小报、写作文等。从读文到收集整理资料,再到对成果展示的构想策划,最后全面呈现,实现转化,学生真正经历了一次综合性的学习。而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要写成一篇习作,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本单元的教学,虽然每一篇都有独特的教学任务,但仍应视为一个整体。几篇合在一起完成单元的教学目标,每一课教的内容不同、重心不同,但都有所牵连、有所兼顾,教师应读懂编者的意图。

三、教学策略

统编教材的教学要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四大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对这四方面,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解读。语言建构与运用,不仅指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实践,更重要的是指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规律,获取个体的语言经验,形成交际能力。而整个形成的过程,都值得关注,因为语言的形成、发展、变化就是建构的过程。学语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无疑是首要的,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学科的本质属性。思维发展与提升是相对新颖且核心的方面。语言和思维,互为支撑。在言语实践过程中,思维不能缺位。学好语文的同时,思维获得发展,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很容易被忽略,但却是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有美的体验,能欣赏美、评价美、弘扬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这无疑是语文素养的最佳佐证。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责无旁贷的。这一方面指明了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向与核心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我国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理解、借鉴、传承。通过语文学习,文化视野开阔了,文化自觉意识高了,充满着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这就是一个人素养不可或缺的内涵与构成。

核心素养的四方面是缺一不可的,是有著内在关联的“四位一体”的系统。首先,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外化为语言,语言承载着思维,二者无法分割。其次,语言具有审美的意识、审美的取向、审美的表现,而这些又都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就表达什么样的审美结果。第三,审美体验反作用于语言,改变一个人的表达风格,影响他的思维。同时,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同时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文化自然有着思维的融入,有着审美的元素,它们都依托语言这一特殊的媒介。“四位一体”的组合,浑然天成,内涵丰富,融通不分。倘若望文生义来理解,那就是缺乏对核心素养的全面理解。

这样,一个问题随即浮出水面:核心素养的四大方面,在教学中如何能逐一地落实呢?我们要采取何种策略?如果要同时关注四大方面,能行吗?如果厚此薄彼,岂不是破坏了它的完整性?基于此,我们提出“兼顾与侧重”的总策略,即在教学过程中,对核心素养的四大方面有所兼顾,但同时结合学段特征、教材编撰特点、教学需要等,做到有所侧重。

(一)教材的编撰已凸显对核心素养的兼顾与侧重

在核心素养方面,教材已经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例如,一年级上册在入学第一个单元,就让学生认识汉字,学习书写汉字。这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重视,凸显了核心素养中“文化”这一要素。在开篇的《我上学了》之后,第一单元就是“识字”。单元共安排五篇课文,所识字的内容为:“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手、日、月、水、火、石、田、禾、苗、虫、云、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上、下。”第二单元,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体察编撰者意图,我们发现:部编教材的这一设计并不是简单的顺序更换。一入小学就识字,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从接触汉字开始,就是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先入为主”的目标,是对“文化”这一项目的侧重。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魂,保存着祖先的智慧,绵延着中华文化的气息。特别是先识的这些字中,如“木、水、火、土、口、耳、目、手、日、月、水、火、石、田”等象形字,形象生动地保存着中华民族祖先的生活痕迹,体现着造字的智慧,是中华文化的“根”与“源”。一入学,就接触这些古老而活泼的汉字,就意味着“一开始就拥抱传统”。而且,从一年级入学开始,从写下第一个汉字开始,就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贯穿于母语学习的始终,作为亘古不变的持守。

(二)语言建构与运用上,教材体现出兼顾和侧重

对第一学段的教材进行细致的研读,我们发现教材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偏重,特别在意“语言”这一要素。语言的学习与运用,需要分层、分级逐渐夯实。第一学段集中关注语言的积累,第二学段则注重对语言信息的加工,到了第三阶段注重对语言的运用。可见,单就“语言”这条线索,也存在着稳中求变、不断发展的特征。到了第二学段,开始侧重“思维”这一要素的介入;第三学段,还引入对“审美”的关注。需要说明的是,“思维”“审美”并非在第二、第三学段中才横空出世,而是在不同的时期,比例与含量有所侧重而已。例如,上例提到的“入学识字”,对汉字流变的认识也需要思维,也是一种审美。

对“语言”这方面的学习,教材也是有所区别的。第一学段对语言的学习注重积累,因此课后练习时常安排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造句和仿写句子等形式。通过听、说、读等方式,学生积累了优质且规范的语言;同时,通过多次强化,學生获得语言积累的一般方式与路径。第一学段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应当是最大的特征、读读写写应当成为主要的学习行为。学生通过开口读、动笔写,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第二学段则特别注重对语段信息的提取与加工。我们发现,课后练习发生了变化。除了保有对朗读的持续要求之外,开始鼓励学生“说说你的理解”“谈谈你的感受”或者“列表格填写梳理信息”“排列顺序重组信息”“借助关键词复述”等。信息的提取加工无疑涉及了言语背后的思维。第二学段,思维在教学中的比重明显增加,色彩更加浓厚。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展开想象,形成想象中的画面;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为:通过读故事,明白道理;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为:知道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来表达;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为:能够概括段落大意;第六单元的教学目标为:提出理解难懂的句子……思维的含量不断增加,思考的难度系数也在提高。到了第三学段,教材更加注重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不仅要了解文本“写了什么”,更多的指向“怎么写”以及如何能“写得更好”。这样的编排,体现了在这语言建构上的螺旋式上升。与此同时,将审美评价能力融入其中,这就使得语文学习更为丰富了。

(三)在单元教学中,体现对核心素养的兼顾和侧重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和“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两个方面。每一课的教学都绕不过的就是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全面关注,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涵盖这四方面的内容。然而,不同的课文又有所侧重。例如,《赵州桥》特别注重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同时也关注言语思维的生长;《古诗三首》给学生带来的是强烈的文化自信;《纸的发明》凸显了文化的传承和语言的建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则再次厚积传统文化,并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有效的教学是周全而不贪多求全,兼顾与侧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统编教材,要通过教读和自读以及课外阅读的方式,采取“兼顾与侧重”的策略,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理想。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读懂教材,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