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话,让数学课堂绽放光芒

2019-03-13 13:24周国庆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对话初中数学策略

周国庆

[摘  要] 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反思,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尝试突破,一方面正视问题,尝试改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另一方面,要转变教学理念,关注课堂细节,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文章结合实例,具体探究了课堂有效对话对解决传统课堂问题的意义,以此探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对话;策略

课堂教学不是单一的授知或认知过程,而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这一过程离不开对话,即我们与学生的平等互动. 那么,如何提高师生对话的有效性呢?这就需要结合实际,积极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改善,以此实现优化. 由此,便能落实新课改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对话中认知、理解,实现思维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明确主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也很关注课堂对话,且意识到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在设计教学时丰富内容,以此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在兴趣驱动下积极参与活动. 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由于内容过多,学生在与教师、同伴交流時无法深入知识内里,仿佛走马观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在设计教学时提出重点,明确课堂主题,以此带领学生朝着目标前进,而不是随意交流. 随意交流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模糊重点,导致课堂目标无法落实.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为例,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设计如下问题:(1)如何定义数轴上的坐标?(2)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什么构成的?(3)什么是横坐标?那纵坐标呢?(4)点的坐标与什么一一对应?这些问题不难,也反映了教学内容,但整个互动过程中课堂毫无波澜,既没有高潮,也没有突破点,十分枯燥. 对此,可稍作调整,将问题引导变为师生活动,以对话的方式点拨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启发下思考、探究,以此获得新知. 首先,考虑到内容涉及概念,于是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且尝试理解. 之后,在初步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笔者会说出几个点,这些点分布、覆盖在各个象限与坐标轴上,笔者会让学生在直角坐标系中标记出来,以此结合实践操作,对点进行分类. 这样一来,就能充分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在任务与兴趣的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一边探索一边学习,进而促进知识理解,且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上述设计借助对话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刻意的设问引导,而是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展开任务,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来解决问题. 这一过程,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

有效的课堂对话要面向全体,兼顾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此推动教学,让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达到预期目标.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学难以做到这一点,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信心,鲜少与教师互动,且教师与其互动也难以得到期望回应,这就导致对话的范围集中在少数学生,忽视了教学的整体性.

针对这一教学现状,笔者尝试着改善. 试想:如果扩大对话范围,将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带入,虽然在互动的过程中可能得不到预期回应,但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帮助他们消除抵触心理,且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反馈信息,以此帮助我们改善教学,调整策略.

在一次听课中,某位教师带领学生认识“等边三角形”,并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某一个锐角为30°,那么它所对直角边的长度是不是斜边的一半?这个问题难度适中,提出之后,教师请了几位学生回答. 前两位学生对这一判断并不肯定,持猜测的态度,没有给出答案. 此时这位教师按捺不住了,直接请一个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回答,随即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之后,笔者纵观整堂课,发现这位比较优秀的学生共回答了三次问题,与其水平相当的学生也多次回答问题,而其他层次的学生几乎没有回答问题,只是作为“陪衬”推动整个教学进程. 由此可见,教师的对话范围较小,只关注了部分优秀的学生,而没有面向全体. 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违背了对话教学的理念,剥夺了“学困生”提升、发展的权利,使得他们只作为听众和看客,这会无形中助长两极分化.

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上述情况,应实现整个课堂的对话,即无论是提问还是交流,都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灵活调节问题难度;另一方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以此真正体现对话教学的宗旨.

延伸思考,培养探究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贯穿教学的线索,在对话教学中也不例外. 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只关注问题的提出,而忽视探究解决环节,这样一来就会本末倒置,将重点遗失,最后学生不清楚到底学习了什么.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我们要在提出问题后精心引导,将学生带出热闹的互动氛围,以对话的形式引导其关注问题,展开思考,从而发散思维,提升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经常会走进“只提问不解决”的误区,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模糊,经常会有“学得不彻底”的感觉. 这种感觉延续到后续的训练中,就会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 为此,我们要积极改善,要在精心设计问题后巧妙预设,留出充足的空间给学生探究,让他们通过课堂对话与交流获得启发,以此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充分运用对话教学提供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还能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拓展延伸,发现题目所隐含的信息,以此积累经验,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且能逐步养成探究思考的习惯.

关注错误,助力思维发展

作为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有良好的表现,能积极思考,给出满意的答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满意的答案”并不仅仅指正确的答案,而是学生在独立探究后自己的想法. 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一般来说学生给出的答案都不会完全正确,此时需要教师理性看待,且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成长——逐步提升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希望学生成功,这种观念十分片面,因为学生本身就不是完美的,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探索与挫折,就会造成遗憾,让其之后的道路更加艰难. 意识到这一点,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以此为桥梁,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

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为例,在一次观摩课上,笔者看到了这样一幕: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只要正确,教师就带头为学生叫好,整个课堂“热闹非凡”. 此时笔者就在想:课堂果真如此精彩吗?其实不然,细听之后会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存在瑕疵,教师的过度肯定掩盖了这一真相,由此便错失了纠正、改善的最佳时机.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错过最佳时机. 对话教学本身就是鼓励师生、生生交流的教学模式,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虚假,那么意义何在?错误的产生正是问题的暴露之处,只有认识到错误,才能意识到教学的不足与学生的缺失,抓住这一点进行引导,就能捕捉学生思维的发展点,实现能力的提升.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在对话中不断推动发展的过程,是师生、生生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 因此,错误的暴露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错误积极引导,将其作为资源整合进对话中,对学生进行二次引导,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总之,对话模式的运用是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打破传统,激活课堂,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不断的引导下摸索、思考,进而发散思维,在相互启发和碰撞中获得提升.

猜你喜欢
对话初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