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2019-03-13 13:24王防刚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系统思维阅读教学策略

王防刚

[摘 要]系统思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发展的产物,自然蕴含着系统思维的特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从思维方式、言语特性、文体要素等方面综合考虑,引导学生从整体视角感知言语特性,进行抽象比较把握文体特征,梳理结构探寻内在逻辑,构建联系领会文本主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系统思维;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1-0019-03

一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一门学科教学来说,是“教什么”重要还是“怎么教”重要?一石击起千层浪。有人说“怎么教”重要,有人说“教什么”更重要,并纷纷写文章或做专题讲座阐述自己的觀点。当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人们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教什么”和“怎么教”其实都很重要,两者不可或缺。如何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呢?笔者认为,执教者所关注的视角不同,其所选择的教学策略自然也不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的语境,它的前后内容彼此联系,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特定语境。这包括文本的语言形式、文体风格、表达主题以及句段篇等。阅读教学要紧紧抓住文本语境展开教学,这样才更有实效性。

有研究者说,汉民族系统的思维方式牵制着汉语言文化的发展,语境内的段落以反复而又发展的形式对文章的主题加以展开,它讲究表达的起、承、转、合,追求整体效果。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凡是脱离特定语境的教学内容、文本解读、品析感悟,往往都是无价值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语境受系统思维牵制。系统思维是辩证逻辑中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系统观念认为,系统是由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秩序构建起来的,要求以全面、整体的视角审视、把握研究对象。

一、 系统思维的内涵价值

(一)基于整体视角

观察事物时,进行近距离观察往往能对事物的局部细节观察得比较仔细,这叫细节视角;进行远距离观察往往能对事物的整体面貌、结构、特征了解比较全面,这叫整体视角。任何事物都是由各局部组合而成的,而局部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往往又离不开事物的整体背景。系统思维也叫整体思维,它是由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式。当然,整体对局部的影响离不开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整体影响部分,部分也作用于整体,两者彼此作用,不可分割。

(二)体现抽象思维

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往往都是在整体事物自身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系统思维观强调,通过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是抽象的。综合是一种逻辑抽象的过程。只有综合,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抽象思维是人类理性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是人们在整体而系统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事物发展规律和本质属性的认识过程。有研究者认为,只有经过抽象思维,人们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才能达到对具体研究对象本质规律的把握。

(三)架构立体图式

系统思维内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会凭借各种途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特定思维活动的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当思维对象确立后,思维主体就要从横向上进行考虑,即从客观事物自身包含的各种属性整体地系统地考察、反映,有效梳理客观事物内部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它们能够比较清晰地以立体的图式呈现出来。

(四)遵循内在秩序

何为秩序?《辞海》这样解释:“秩,常也……秩序,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我们知道,任何事物各部分之间不是孤立的存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就是事物发展所要遵循的内在秩序。系统思维要求在思维过程中整体地考虑事物发展的内在秩序,自觉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和科学地把握研究对象,并有效地推动其良性发展。

二、 阅读教学中系统思维的实践运用

(一)整体视角:有效感知言语特性

系统思维是一种关注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同时又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说,一个词语在恰当地运用到一定的语境中,受到上下文的影响,从而被赋予了生命。这时,词语就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同时它又对所处的语境起到一定的渲染、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这种整体的语境去品析所谓的关键词语就显得毫无价值和意义。散文是一种较好的传情达意的文学样式。不管是什么词性的词语,在这种整体的特定语境下都隐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研究者说,各类词语自然地分布在不同的文本中,如果通过由外在表象到内涵本质的提取、串成线,再进行层层推进,文章的言语性就会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整篇文章的感情色彩都很鲜明,每一处的语言都流露出作者冰心对孩子的喜爱之情。透过“成千盈百”“东一堆”“西一堆”“座无隙地”“无数”“一群一群”“坐满”等词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游春孩子的人数之多、场面之热闹、气氛之欢快。再从“飞涌”“闹嚷嚷”“叽叽呱呱”“闪着汗珠”“喷发”“撞个满怀”“香气息”“匆匆”等富有生命的词语中,读者充分感受到儿童天真烂漫、朝气蓬勃,充满了生命活力。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作者并没有把所有的细节内容都写出来。有时为了某种表达的需要,作者故意把某些内容给省略掉,让读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文本中的语言现象与文本的整体语境结合起来,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这些语言现象背后的意义和结构特征。

(二)抽象比较:切实把握文体特征

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文体的语言特点展开有效的教学。如,说理文,作者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效阐明自己的观点,一般用古今中外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来证明,并通过议论的方式进行分析论证。说理文到底要教什么?我们应该从系统思维的视角去考虑,要从说理文文体本身所蕴含的各种属性去整体考量。各版本的语文教材在不同的年级安排了不同的说理类文本。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都是一样的吗?显然不是。否则,我们的教学就成为机械的重复运动。

对说理文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停留在论点、论据、论证等静止的概念认识中。有研究者认为,说理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说明道理和如何以理服人的,从文本中仔细揣摩说理文内隐的表达规律和巧妙的说理方法。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说勤奋》一文,紧紧围绕“勤奋”摆明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时,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展开比较教学。一是引导学生比较阅读,结合教材思考“异中之同”,让学生在读懂司马光和童第周故事的基础上思考这两个不同的故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是引导学生比较阅读,结合教材思考“同中之异”,通过比较發现司马光和童第周都是通过勤奋努力获得成功的,再思考他们成才的不同之处,深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通过比较异同,学生了解了事例论证的过程;通过探究如何以理服人、如何依事说理,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把握了说理文的文体特征。

(三)梳理结构:有序探寻内在逻辑

一般来说,不同文体的文章都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系统思维的角度研究教学内容。散文的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它的语句之间、段落之间更多地采用意合法,即散文的段落连接、语句连接有时不是单靠语法手段来表现,更多地靠层次内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来有效连接,架构相互联系的立体结构,集中而有序地表达共同的思想主题。只有探寻散文本身蕴含的内在逻辑联系,梳理其文脉结构,发掘其系统而完整的文本逻辑之美,才能透过外在的文字描述真正领悟其内在的精神实质。

《望月》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叙事性散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紧紧围绕月亮来写的。这篇文章形散而枝繁,通篇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仔细品读语句,才能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在研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思路,明确文章表达的主题,这样才能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时,引领学生边品读边思考段落与段落之间、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梳理,文章按“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的立体结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脉络,真切地感受到望月的乐趣以及小外甥聪明好学、想象丰富的特点,体会到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不管是什么样的文体,作者在言语表达中都要依据一定的表达需要,在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进行连接、组合、排列,都要遵循表达的逻辑规则,并依据一定的顺序将表达主题、言语风格、语言形式等整合成立体的结构,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的表达效果。

(四)构建联系:深刻领会文本主旨

世间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着。同样,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也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彼此之间建立了各种组合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系统思维尤其强调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联系和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因此,组成一篇文章的字、词、句、段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之间彼此相互勾连,并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组合,为作者表达的主旨服务。如果没有这种内在的秩序,就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文章。这样,它们只是一组编码而已,自然失却了语境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以解剖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体悟每一篇文章的构成要素,因为文本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各有特色和作用,不可或缺。比如,小说类文本教学时就要紧紧抓住人物、情节和环境这三个要素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不会使教学目标有失偏颇,因为小说是以刻画了人物形象为中心,并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适切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精神品质的一种体裁。苏教版教材的《爱之链》一文,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环境描写细腻生动。文章生动地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风雪交加冬夜,下岗的乔依热情地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不要报酬;老妇人在用餐时得到乔依妻子的细心照顾,再次受到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离开。所有的描述都集中突显一个主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帮助别人。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读促讲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的语言文字,重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细细品悟,深刻体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系统思维是人类主要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发展的产物,因此它蕴含着系统思维的印记。作为语文教师要从思维方式、言语特性、文体要素等方面综合考虑,并据此制订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并选择适切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整体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武超.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

[2] 王大伟.“教学中的阅读”和“阅读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9 (01) .

[3] 沈玉芬.整体思维:基于语境视角的阅读教学内容研制策略[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4(05).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系统思维阅读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Passage Four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