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楠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多发于骶尾部,因局部长期受压致使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皮肤与皮下组织缺血发生溃疡或坏疽,严重威胁着患者身心健康。对于褥疮治疗,原则是解除患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加强创面处理。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作为近年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及深部引流的新方法,在骶尾部褥疮治疗中亦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疗效[1~2]。但骶尾部褥疮治疗困难,加之患者多对疾病缺乏正确认知,患病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进而不利于VSD治疗顺利进展,影响创面早期愈合。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是近年逐渐引起临床关注的一种重要护理模式,其不仅要求依据患者个体特征施护,更要求设置相应护理目标,依此制定相应护理策略,以达预期护理目标,具有目标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护理效果尤为显著[3]。本院对56例骶尾部褥疮患者施以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2例骶尾部褥疮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73.69±7.58)岁;褥疮分期:Ⅲ期19例,Ⅳ期37例。对照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52~90岁,平均年龄(74.03±8.12)岁;褥疮分期:Ⅲ期21例,Ⅳ期3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褥疮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褥疮临床诊断标准[4],发病位置在骶尾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②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褥疮;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等功能严重不全;有精神疾病史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口头式健康教育、引流常规换药、体征监测等。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
1.3.2.1 识别障碍 成立护理干预小组,通过讨论、查阅文献等方式明确骶尾部褥疮护理策略,及时发现阻碍护理干预实施的因素,并讨论确定解决方案。
1.3.2.2 明确目标并制定护理方案 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保证VSD治疗顺利进行、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并使护理服务得到患者认可为护理目标,充分评估患者身心状态及临床情况,根据其个性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2.3 实施 ①健康教育:依据患者现阶段对褥疮认识度,结合其理解能力等选择合适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正确对待疾病。②心理干预: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及时发现其心理状态变化,分析负性情绪产生原因,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结合其性格特征采取有效心理干预措施,使负性情绪得以有效缓解,增强疾病康复信心。③治疗干预: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尽快完成VSD安装工作,并确保无菌操作,注意防止VSD发生卡压导致漏气;注意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定期检查负压吸引机是否处于正常负压范围,保证有效引流;注意加强引流液性质观察,若出现血性液体,及时告知主治医,停用负压装置。④疼痛护理: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分散疼痛注意力,对难以忍受疼痛的患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⑤并发症防治:做好受压部位护理,帮助患者有效咳痰,在使用VSD治疗的前3 d内,注意加强体温及电解质平衡监测;注意卫生清洁,防止创面感染,必要时配合使用抗生素。⑥饮食干预:根据患者饮食偏好制定科学饮食方案,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高热量食物的摄取,防止高代谢状态下发生营养不良。
1.3.2.4 随访护理 出院前加强出院指导,定期进行电话及上门随访,评估创面愈合情况,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②负性情绪:分别于干预前后以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分值越高负性情绪越明显[5]。③护理满意度:采用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分)
2.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x±s)
3.1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创面早期愈合 骶尾部褥疮是患者长期卧床所致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溃疡形成,浅者达皮下组织,深者则达骨组织,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存质量。VSD是治疗褥疮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疗效也已得到临床普遍认可[6]。同时,治疗及康复期间实施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促进创面早期愈合为护理目标之一,并结合患者病情、身心状态及实际护理需求针对性施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加强出院后随访,对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具有积极作用。
3.2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骶尾部褥疮可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不适体验,加之对疾病及VSD治疗缺乏正确认知,致使患者对治疗存在较多顾虑,康复信念较差,且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极为严重,进而影响临床治疗工作顺利开展,并有可能导致护患纠纷发生[7]。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将这一重要因素作为施护重点及护理目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可积极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取得其治疗配合。
3.3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提高护理满意度一直是临床护理领域致力于实现的重点目标,但常规护理干预目标性不强,且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极易忽视患者个体特征及实际护理需求,不仅难以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亦会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不满,进而影响医院良好社会形象[8]。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以骶尾部褥疮患者为中心,护理目标明确,有利于促使护理质量得到整体提升,取得满意护理效果,且能够使患者个体特征得到充分尊重,故其对该模式的护理服务较为认可。
综上所述,给予骶尾部褥疮VSD治疗患者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利于促进创面早期愈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且护理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