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00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 南京
声带息肉是指发于一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边缘的肿物,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是引起声音嘶哑的咽喉疾病之一[1],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声带息肉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电子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已成为一种常规术式[2]。针对术后出现的一系列咽喉部临床症状,本研究应用蓝芩口服液对症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声带息肉患者66例,均已行表麻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咽痛、咽喉干痒、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25~66岁,平均45.1岁。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26~68岁,平均46.8岁。两组一般情况相似(P>0.05),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雾化吸入。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并口服蓝芩口服液,20 mL/次,3次/d,持续3 d。两组在治疗期间噤声,忌辛辣刺激食物及烟酒,并预防感冒。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有效率。①症状:治疗前后患者咽痛、咽喉干痒、咽部异物感情况。②检查:声带充血、肿胀及声门闭合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①临床治愈:用药3 d内症状消失,喉镜检查显示声带充血肿胀消退,闭合良好。②显效:用药3 d内症状明显减轻,喉镜检查显示声带充血肿胀稍有,闭合较好。③有效:用药3 d内症状减轻,喉镜检查显示声带充血肿胀,闭合有隙。④无效:用药3 d后症状无改善,喉镜检查显示声带充血肿胀不光滑,闭合差。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愈率(69.7%)及总有效率(9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45.5%)及(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后喉镜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喉镜检查所见声带充血、肿胀及声门闭合情况相当(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声带充血、肿胀及闭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无肝肾损害出现,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声带息肉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症状是声音嘶哑,声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类型而异,小而局限的息肉仅有轻微的声音改变,广基的较大息肉可引起声哑甚至失声,巨大息肉者可堵塞声门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喉喘鸣。病因多为长期用声不当或者急慢性炎症[4]。在临床治疗中,声带息肉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电子喉镜、支撑喉镜手术较为常见[5]。本次研究选取病例皆为表麻电子喉镜下手术者,术后出现咽痛、咽喉干痒、咽部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喉镜检查示声带充血、肿胀。患者术后出现咽喉不适可能与表麻效果不满意、患者咽喉反射强烈、喉镜镜体及息肉钳刺激等有关。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后患者咽喉部症状明显缓解,且术后声带充血肿胀得到有效控制,临床效果满意。
蓝芩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功能,对咽痛、咽干痒、咽部灼热不适有显著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6-8],蓝芩口服液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镇痛、增强免疫功能等效果。其中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和消炎抑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黄芩具有清热泻火和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栀子具有清热凉血和抗炎、镇痛、消肿作用,可修复损伤的软组织;黄柏具有消肿泻火和抗菌、调节免疫作用,可减少局部组织充血;胖大海具有清利咽喉和开音、镇痛作用,可以收缩血管,改善黏膜炎症,减轻患者的咽喉肿痛感。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效,能有效抑制咽喉部炎症,有效缓解患者咽部异物感、咽喉干痒及咽部疼痛充血等临床症状。
随着门诊、住院声带息肉患者的增加,表麻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的开展日渐增多,其安全性和方便性、费用低的优势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然术后出现的一系列咽喉部不适症状易使患者对手术质量存有疑问,如何快速有效解除这种咽喉不适,笔者认为,除外术后必要的控声和饮食禁忌,预防感冒、术后合适的用药至关重要。本研究证实了蓝芩口服液在缓解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咽痛、咽喉干痒、咽部异物感等临床症状中的显著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蓝芩口服液作为一种纯中药口服制剂,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