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000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荆州
颅内肿瘤又被称为颅脑肿瘤和脑肿瘤,其指的是发生在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现阶段,通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微创手术出现在显微技术之后,同传统大切口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可以减轻手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1],与此同时,联合超声引导技术,能够对病变位置进行准确判断,并将其彻底切除。超声引导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当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接收的颅内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探究内容报告如下。
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颅内肿瘤患者72例,男女患者数量比值5:4;年龄值36~76岁,均值(52.63±5.74)岁;以患者病灶位置为依据,将其分为以下几种:19例颞叶,17例额叶,10例枕叶,9例小脑,10例顶叶,7例基地部位;肿瘤直径6~76 mm,肿瘤类型:胶质瘤38例,转移瘤16例,脑膜瘤18例。(1)入组标准:①本次研究所选人员均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②本次试验经过了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标准:①重大心理以及精神疾病患者;②伴有肢体、言语功能障碍患者;③中途选择退出患者;④拒绝参与本次研究患者。
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超声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将探头频率控制在3~8 MHz。在进行微创手术之前,首先需要进行CT检查和头部核磁共振检查,以影像学呈现结果为依据,对患者脑组织状况、肿瘤大小、病灶位置、肿瘤深度以及中线结构进行分析和观察;以影像学检查结果为依据对切口位置进行确定,将耦合剂涂抹到探头,然后在外层将无菌塑料套套上,之后进行常规开颅手术,将0.9%氯化钠溶液喷洒在脑组织上,保证组织平面更好地接触超声探头。以患者术前CT检查结果以及MRI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患者内部回声,并以影像学检查结果为依据,对硬膜切开范围进行确定,与此同时,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穿刺操作,按照多普勒探测结果,对颅内肿瘤血流信号进行观察,并对其是否存在大血管进行检查,最后进行多次扫描,对皮层切口位置进行明确。
观察指标:分析并观察患者颅内超声扫描结果,并统计临床切除治疗效果。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整理并分析本次试验数据,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分别是±s)和率(%),检验值分别是t和χ2,组间结果比较经P值判定,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颅内肿瘤超声表现:在进行颅内肿瘤手术的过程中,超声引导下病灶位置显示率达到100%,其中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后影像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9例,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利用超声扫描实施重新定位。术前MRI和CT检查之后,患者未发现颅内肿瘤周围伴有大血管13例,经过手术证实之后,该检测结果准确;超声影像检查结果:颅内肿瘤患者属于胶质瘤38例,超声以不均匀强回声呈现出来,而且边界模糊;脑膜瘤患者18例,超声以高回声呈现出来,如果脑膜瘤处于镰旁或者窦旁,那么在进行微创手术时将会增加一定难度,手术过程中,无法将静脉窦具体位置清楚地识别出来,而且脑膜瘤位于镰旁的患者有11例,其中脑膜瘤跨越硬脑膜窦患者9例,在超声引导下,可以将大脑镰位置以及静脉窦具体位置清楚地显现出来,经过超声检测之后,能够将血流信号清楚地展现出来。利用颅内肿瘤切除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转移瘤16例,经过超声检测之后,以环形强回声呈现出来,经过证实之后,超声检测准确。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结果:72例患者中,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后,患者肿瘤全部切除70例,切除率97.22%;患者近全切除2例,切除率2.78%;无肿瘤后残留患者。见表1。
术后随访结果:72例患者中,胶质瘤患者38例、脑膜瘤患者18例以及转移瘤患者16例经过6个月的随访之后,均无复发症状,并且无术后并发症和颅内感染。
20世纪微创手术治疗逐步形成。现阶段医疗手术中,微创手术不仅能够减轻手术损伤头部的程度,并且可以将多个医源性影响降到最低,由于病灶损伤较小,所以在进行完全切除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提供良好的治疗保障。在我国超声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较常用的肿瘤检查方式是MRI和CT[2],在实施开放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上述两种检测方法依旧具有显著效果。但是由于CT和MRI检查价格昂贵、检查时间长、操作复杂,使得大部分患者在进行选择时选择常规检测方式,最终导致两项检查方式使用范围受到限制[3]。自1992年开始,超声技术被应用于检查颅内肿瘤疾病当中,该阶段超声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多个层面病灶扫描,并且经超声引导下,医务人员能够准确找到病灶切除最佳入路位置,此外,可以将病灶面积清楚地显示出来,而且均具有较小的创伤。
在我国医疗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超声仪进一步完善和更新,逐渐用于检测其他动脉和静脉疾病以及颅内肿瘤,而且在微创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就现阶段医学来讲,如何准确地将病灶位置显示出来以及快速查找病灶位置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如果在手术之前仅采用CT技术和MRI技术检测病灶位置,无法对病灶形态以及病灶位置进行准确判断,术中实际状况与术前检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增加了手术治疗风险,与此同时,严重损伤了患者机体,对患者预后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4]。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超声技术以及微创手术逐渐趋向成熟,医学相关专家认为联合使用微创手术和超声技术,能够降低病灶切除误差,准确显示肿瘤位置。就颅内肿瘤治疗来讲,在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可在短时间内明确肿瘤位置,并且可以将肿瘤周围坏死组织清楚地展现出来,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将正常组织避开,避免损伤正常组织,只对坏死组织进行手术[5]。
组织学特异性变化能够反映超声诊断在颅内肿瘤微创手术中界面反射状况,在进行微创手术的过程中,利用超声引导可清楚反映出颅内肿瘤边界,与此同时,为医生检查肿瘤周围血管存在状况奠定基础,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诊断准确率更高,其可以弥补传统手术的不足[6]。除此之外,超声技术可以将不同级别的胶质瘤诊断出来,例如Ⅳ级胶质瘤、Ⅱ级胶质瘤,均可以利用超声影响特征实施诊断。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进行颅内肿瘤手术的过程中,超声引导下病灶位置显示率达到100%,其中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后影像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9例,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利用超声扫描实施重新定位。术前MRI和CT检查之后,患者未发现颅内肿瘤周围伴有大血管13例,经过手术证实之后,该检测结果准确。72例患者中,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后,患者肿瘤全部切除70例,切除率97.22%;患者近全切除2例,切除率2.78%,术后无肿瘤残留患者。72例患者中,胶质瘤患者38例,脑膜瘤患者18例,转移瘤患者16例,经过6个月的随访之后,均无复发症状,并且无术后并发症和颅内感染[7]。
总而言之,将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应用于颅内肿瘤治疗中,不仅可以将病灶状况清楚地显示出来,同时可以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
表1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