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态问题自始至终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人类工业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牺牲自然界作为代价的。从现代化的维度看,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在规模、质量、速度等方面都给自然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基于此,人类产生了建设生态社会的需求。但是生态社会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认识反思的结果,是基于现实和未来考量做出的理性訴求。
关键词:生态社会 生态治理 构建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构建生态社会成为人类的共识。生态社会不仅仅是指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关系的调整,它根本反映的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本质性转变,是一种依据生态原则建构的社会。它强调环境理性、拒斥消费主义、破除“物质主义—经济主义—享乐主义”的消费观,旨在谋求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共发展。
一、生态社会构建的难点
生态社会的构建非朝夕所能完成。生态社会的提出是在中国社会发生转型,商品经济极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商品经济反映出与马克思人化自然思想相背离的图景:以需要和利益双重导向为主的实践主体在生产、消费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破坏生物平衡规律,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濒危等。具言之,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是以利益为主导的资本逻辑。在马克思看来,利益主要指物质利益,在现实社会中表现为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对财富的占有和支配权利,“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利益的主导性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表现犹甚。同时,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指出了人类利益观的限度问题,即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把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限定在正常范围内。要言之,坚持人与自然的契约规定——生态文明。然而,商品经济社会并没有彻底遵循马克思的利益观,而是以其资本逻辑的生产方式不断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以掠夺式自然开发和生态治理成本缩减为主要形式的商品经济生产,在推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加剧了自然生态的毁坏,表现为生态危机肆行: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殆尽等。需要提及的是,尽管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对于克服资本逻辑显示了其特定的制度优越性,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资本逻辑的遮蔽之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二是虚假需要造成的异化消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而不是意识形态家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马克思还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层次,并认为这些需要密切联系,构成了人的实质内容。可见,从一定意义上讲,需要构成人的本质。但是,虚假需要作为一种非真实的欲求并不是人的本质体现,而是一种漫无止境、无法满足的心理需要,是使“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的异化消费源泉。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强调了自然作为人的无机身体与人类生存的关联性,批判了过度消费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之相背离,商品经济时代的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消费观发生了异化,即人们消费商品不再是为了满足作为人的本质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占有商品的虚假需要,是以过度消费自然为代价的心理需求。可见,这种虚假需要产生的异化消费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消除虚假需要的异化消费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棘手问题。
三是“拜物教”意识形态的充溢。所谓“拜物教”意识形态,是指人类把“物”作为神的存在,并成为物质的奴隶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源于商品经济时代的资本生产逻辑和异化消费模式,它使人在相信自身主体力量的同时又把自身变为物质的存在,使得作为物质主人的人成为物质的奴隶,造成了人的类本质异化。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强调“物”作为中介的工具价值而非主导价值。可见,“拜物教”意识形态是对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叛离,是以对自然界过度索取满足人的虚假需要的思想观念。质言之,“拜物教”意识形态一方面使人在崇拜物质的过程中丧失自我,另一方面使人在消费自然的过程中过度强调自我。由此,“拜物教”意识形态如果不被克服,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越演越烈。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正步入攻坚期,商品经济社会遮蔽下的“拜物教”意识形态仍旧存在,并借助多维渠道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产生负面影响。要言之,从根本上克服“拜物教”意识形态,建立基于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话语迫在眉睫。
二、如何构建生态社会。
(一)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首先,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绿色生产。绿色生产强调的是在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的开发资源,不能为单纯的追求利润而忽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其次,应当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就是指那些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按照生态规律建立起来的,集完整的运行周期、高效的产出过程和和谐的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再者,还需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二)生态文化的建设
生态文化即是指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文化。生态文化是基于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态文化是对生态文明的呈现,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应当具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特点。对于当前生态文化的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重视生态文化的有效传播。第二,保护和发展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尤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古代文明思想;第三,批判性的借鉴国际生态文化。我们在保持本国生态文化丰富性的同时需要吸取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对话中,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寻找实现本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简介:李凡,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