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春元,刘燕萍,鲁燕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400
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国家,中、老年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受累人群广泛,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残率高、易反复、易复发等临床特点,伴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临床针对急性脑梗死多建议早期治疗,治疗时机与治疗方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1]。随着临床药物不断发展,临床可供选择的药物增多,应用疗效不一,尤其是老年患者居多的疾病,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9.62±2.7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在10~47h之间,平均时间为(21.93±1.37)h;对照组患者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9.91±2.6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在12h~45h之间,平均时间为(22.95±1.26)h;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客观分析,提示可用于下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入院时经MRI或CT确诊;②年龄45~77岁,入院时神志清醒,具有良好的认知功能及语言交流能力;③患者及(或)家属对本项研究知情,并同意签署书面知情书;④治疗依从性好;⑤发病至入院时间均在48h之内,均为首次发病患者[2]。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脑卒中病史;②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患者;③严重的心、肾、肝功能障碍患者;④精神类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
1.2 方法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g静脉滴注,1次/d,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用甘露醇、速尿及其他对症支持。另外,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75mg氯吡格雷片,1次/d,研究组加用吲哚布芬治疗,吲哚布芬初始剂量为200mg,2次/d,持续治疗3d后更改剂量为为100mg/次,2次/d。
1.3 评价标准本项研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生存质量量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及疼痛数字评分法作为评估标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7d、治疗后1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质量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分[4];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对比两组MR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本项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达,并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表达,并选用配对样本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 [(±s)分]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 [(±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表3 两组患者MRS评分对比 [(±s)分]
表3 两组患者MRS评分对比 [(±s)分]
2.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具有一致性,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此显示无意义(P>0.05),可用作后续对比;治疗7d及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BI指数评分具有一致性,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此显示无意义(P>0.05),可用作后续对比;治疗7d及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BI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MR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MRS评分具有一致性,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此显示无意义(P>0.05),可用作后续对比;治疗7d及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中4例患者出现腹泻,2例患者上腹部不适,并发症发几率为20.0%,研究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征,8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既往临床多采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氯吡格雷作为新型噻吩并吡啶类的衍生物,为典型非竞争性ADP抑制剂,可有效作用于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提高与其结合率,从而有效促进血小板膜糖蛋白活化,阻滞血小板凝聚,起到抗血小板功效[5]。吲哚布芬作为新一代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其临床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活化,可逆性抑制环氧化酶从而降低血栓素B2的水平,以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目前临床将吲哚布芬作为抗血小板疗法必选药物,针对缺血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均具有显著疗效。临床应用反馈显示,较比同类药物相比,吲哚布芬具有更好的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对机体的伤害更小,临床应用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发生几率,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优势[6-7]。本项研究数据显示,吲哚布芬药物治疗效果优于氯吡格雷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吲哚布芬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药物治疗不良反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