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62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9-03-06 12:24:08何晓明赖宝燕
药品评价 2019年22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室脑出血

何晓明,赖宝燕

江西省上犹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赣州 341200

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是人类脑血管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原因是因为脑实质血管破裂,造成急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引发继发脑血管痉挛,加剧脑缺血缺氧,进而加剧脑组织损伤程度,致使患者预后不良[1]。近几年脑出血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该病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寻找更好的治疗药物是治疗脑出血症状的首要任务,此次研究选取院内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例,部分患者在入院后根据其出血情况行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7.4±2.1)岁,出血量均在5~50mL之间,平均出血量(36.3±2.4)mL,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8.4±2.3)岁,出血量均在5~50mL之间,平均出血量(37.1±1.4)mL,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出血量之间存在差异不明显(P>0.05),一般资料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前提下开展。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均符合脑出血并破入脑室,且在发病24h内入院;②临床资料完整,方便后期随访;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疾病、心脏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②伴有神经系统疾病,沟通障碍者;③存在药物过敏史或近期采用其他药物治疗者;④治疗依从性差、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进行降颅压、止血及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3169,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50mL/瓶)、甘油果糖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5041,江苏省正大丰海治药有限公司,规格:250mL/瓶),降低患者颅内压,控制患者的血压,高压控制在140~160mmHg之间,低压控制在60~90mmHg之间,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脉搏。

1.3.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同时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2644,海南中化联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mg/10支/盒)治疗,给药方式:静脉注射;用量:1~2mg/h;静脉泵持续静脉泵入,连续使用14d后,改口服或鼻饲尼莫地平片(国药准字:H10983188,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mg×50片/瓶),40~60mg/次,3次/d。

1.4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2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语言等12个维度,采用等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参考《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将治疗效果划分为:基本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10%)、显著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50%)、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80%)、恶化(患者神经缺损程度>80%),纳入有效率的是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咽炎、肌痛、腹部痉挛等。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测(±s)检验。P<0.05,提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s)分]

2.3 不良反应分析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例(%)]

3 讨论

脑出血的发病率会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该病症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脑出血的主要致病因是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随着患者出血量的增加,血肿不断变大,产生的占位效应也会越来越强,使患者颅内压升高,引发继发性脑损伤[2]。脑出血破入脑室又叫继发性脑室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很容易引发脑室梗阻,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患者出现脑水肿、继发性血管痉挛等症状。与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症状相似。因血肿占位,升高患者颅内压,使血流量减少,减慢患者的血流速度,增加患者的血管阻力,在患者发生出血到出血后2h,血流基本可以降低到最低水平,致使血肿周边缺血,出现细胞性脑水肿,此时脑内会产生大量导致血管痉挛的因子,比如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血液在破口处冲出使动脉血管以及血管平滑肌受到血流冲击影响,造成神经肌肉产生收缩因子,进而导致血管出现严重痉挛,对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造成更严重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加重患者病情[3]。从表2数据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患者发病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与上述分析相一致。另一方面,脑出血会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最严重的时期是在患者出血后第7天左右,主要是因为血肿造成患者颅内压升高,使小血管的阻力增加[4]。当脑出血占位效应及灶周水肿引发局部脑卒中发生缺血缺氧后,会影响ATP生成及局部乳腺堆积情况导致神经细胞内酸中毒,进而降低钠离子、钾离子等活性。国外一项研究报道,脑出血患者钠泵功能降低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差进入细胞内会导致钙超载,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具有明显细胞毒性,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脑部损害[5]。另外,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易影响5-羟色胺、前列腺素、氧合血红蛋白等血管活性物质生成量,发病4~14d后能够进一步促进脑动脉血管持续动脉广泛痉挛,是患者早期死亡及致残的重要原因。故而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继发性脑缺血是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尼莫地平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患者脑部血液供给,减轻患者因缺血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尼莫地平会直接作用于脑血管,特别是针对大脑内的微血管,及早使用宁莫地平进行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出血后的神经损伤,改善患者的预后。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说明尼莫地平在改善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神经功能中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增加缺血部位的血量,减少患者因出血造成的继发性脑损伤,预后良好。而且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果说明,使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不会增加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性有所保障。

综上所述,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治疗过程当中,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脑室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5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50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