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艳娟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卫生问题,一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现慢性化进展,可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乃至肝癌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慢性乙肝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关于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策略不多,以疗程固定的免疫调节剂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两种药物的病毒抑制作用均较强,并具有高基因耐药屏障,是当代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1]。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在慢性乙肝治疗中安全性已经证明[2],但何种药物可获得最佳疗效,能否降低后期肝癌发生的风险系数,这是当代医学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鉴于此,笔者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展开本次分组对照试验,比较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在慢性乙肝治疗中的具体疗效以及后期肝癌发生情况,以探索慢性乙肝临床治疗最佳药物,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纳入慢性乙肝患者50例,纳入时间: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
(1)纳入标准:①经血清学检查提示HBsAg检测为阳性,并持续超过半年,HBV DNA定量超过2000IU/mL,血清学丙氨酸转氨酶超出正常上线,结合临床症状检查和病史询问,可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②患者既往未接受过病毒学治疗;③年龄在18周岁以上;④病历档案与随访资料真实、完整。
(2)排除标准: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者;②合并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者;③处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或者失代偿期;④妊娠女性、糖尿病患者且血糖控制不佳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本组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两组:恩替卡韦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33.48±2.46)岁;病程是11个月~2年,平均病程是(1.41±0.25)年。替诺福韦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年龄为(33.86±2.31)岁;病程是10个月~2年,平均病程是(1.39±0.22)年。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分布等基线资料均相匹配(P>0.05)。
1.2 治疗方法
恩替卡韦组: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100019;厂家: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5mg×7s),每次0.5mg,每日1次,连续用药48周。
替诺福韦组:口服替诺福韦酯片(生产厂家:Patheon Inc;批准文号:H20 180060;规格:25mg×30s),每次300mg,每日1次且与食物同服,持续用药48周。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严禁服用其他抗HBV药物、免疫调节剂或者降酶药物,治疗期间若出现病毒反弹或突变,应有负责本次研究的医师及时调节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总体疗效:①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HBV DNA水平;②统计患者HBsAg阴转率差异。
(2)后期肝癌发生风险:随访至今,观察患者的HBV DNA水平上升幅度,若较治疗后最低点升高1log10IU/mL,即为病毒学突破。统计两组患者的病毒学突破率,评估其后期肝癌发生的风险。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判断数据差异,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例(%)]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HBV DNA水平比较恩替卡韦组、替诺福韦组治疗后的HBV 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中替诺福韦组的HBV DNA水平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详见表1。
2.2 HBsAg阴转率比较恩替卡韦组的HBsAg阴转率是64.00%(16/25),替诺福韦组的HBsAg阴转率是88.00%(22/25),前者低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7)。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V DNA水平比较[()log10IU/m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V DNA水平比较[()log10IU/mL]
2.3 后期肝癌发生风险比较恩替卡韦组患者的病毒学突破率高于替诺福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病毒学突破率比较(例/%)
现阶段,医学工作者对于慢性乙肝治疗的研究重点在于疾病进展到失代偿期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其中血清HBV DNA水平在本病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3],要求应用抑制HBV复制的强效药物改善肝脏炎症状态,逆转肝脏纤维化,从而降低肝硬化与肝癌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4-5]。然而,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存在耐药问题,而HBV耐药和初始治疗时的病毒载量相关[6-7]。目前,指南推荐应用强效病毒抑制作用、高基因耐药屏障的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作为口服的一线抗病毒药物。
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HBV DNA水平变化与HBsAg阴转率发现,替诺福韦组治疗后的HBV DNA水平更低、HBsAg阴转率更高,提示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更佳。经分析,这是因为替诺福韦为治疗慢性乙肝的新药,具有多种抗病毒作用,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领域上已有一定成效,而在慢性乙肝治疗的作用机制类似拉米夫定,但耐药性基底,安全性较高,即使用于妊娠期患者,也不会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恩替卡韦作为国内批准应用的慢性乙肝治疗药物,病毒抑制效果良好,但与替诺福韦相比,其病毒抑制作用稍有欠缺。此外,病毒学突破率与本病患者后期肝癌发生风险密切相关,而替诺福韦组的病毒学突破率为0,且与恩替卡韦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可见替诺福韦用于慢性乙肝治疗中,病毒性突破更低,降低了患者后期并发肝癌的风险,建议推广。
综上所述,推荐慢性乙肝患者口服替诺福韦治疗,不但可改善慢性乙肝治疗效果,还可降低后期肝癌发生的风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