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段青,谢波
1.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3.中山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属于诺酮类药物,为左旋体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相比,抗菌活性大约超出2倍以上。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可抑制DNA旋转酶活性(细菌),抑制DNA复制,并对细菌繁殖进行阻止。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同时抗菌具有广谱性,在很多感染性疾病中应用,比如皮肤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等。然而,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却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比如腹痛、腹部不舒服、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因此,加强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认识,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已经成为临床用药的关键,而护理干预有助于实现以上目标。本研究对循证护理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我院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接收的使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患者50例,抽签方法进行分组分析,25例实施循证护理的患者归纳入实验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3例和12例,平均年龄为(43.18±4.27)岁,年龄区间25~60岁;2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归纳入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5例和10例,平均年龄为(44.20±4.25)岁,年龄区间25~59岁,统计处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护理开展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中,将配药管理做好,将用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实验组患者则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具体为:在对患者使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要将严密观察做好,尤其是注射部位周围皮肤,一旦有红肿或斑点等情况出现在周围皮肤时,药物注射过程中可能有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在注射之前要对穿刺点附近皮肤进行检查,在注射过程中要对患者反应进行随时和注意观察,对患者皮肤瘙痒、恶心、疼痛等感觉是否存在进行注意询问,合理调整输液速度,每分钟约30~40滴。在对患者注射之前要将药物说明做好,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查找,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总结,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查询,以此做好预防工作。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软骨毒性,因此,护理人员要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药性告知患者和家属,如果患者需要长时间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进行应用,要保护好患者的关节,且妊娠期妇女和年龄在18岁以下患者要禁止使用[1]。在用药时要对血管进行保护,并且要合理选择,选择的血管要保证较好的弹性、大管腔、丰富的皮下组织,对渗漏进行预防,静脉的选择要保证1d内没有穿刺操作的静脉[2]。穿刺点上位置10cm位置,在血管位置覆盖纱布(酒精75%),对血流速度进行加快,并扩张血管,以此将血管受到药液的刺激导致的疼痛感减轻,对血液循环进行改善。酒精纱布应用保鲜膜进行包裹,防止酒精发生挥发,导致二次感染发生;对药物配伍禁忌进行注意,比如痰清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配伍禁忌存在,联合应用氨茶碱类药物时,要对血药浓度(茶碱)进行严密监测[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结果[例(%)]
表2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对结果[例(%)]
1.3 评价指标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方式)。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分析均对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选择和应用,计数数据用[例(%)]表示,实施χ2检验,统计学意义存在判定以P<0.05为标准。
2.1 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获得提升明显的效果,比对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比对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获得降低明显的效果,比对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P<0.05),详情如表2所示。
很多类型疾病需要应用抗菌药物,然而在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会有不良反应发生,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发生不良反应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发生医患纠纷,也影响医疗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临床上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作为常用抗菌药物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然而受到患者因素、使用剂量、用药方法等因素影响,常常会有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体内中进入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会刺激患者嗜碱性粒细胞、内皮细胞、血小板,对组织胺释放进行促进,导致静脉发生不适;并且大分子抗原、半抗原进入其中,特殊溶剂加入,化学刺激得以形成,以上为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4]。因此,在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进行应用过程中,要对不良反应进行预防,一旦发生,要对应对策略进行实施,促进不良反应降低。有研究显示[5],在抗菌治疗中使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因素为患者个性特征,比如较大的使用剂量、较大年龄的患者等,会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在对患者注射过程中要强化护理干预。
本研究开展的循证护理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方式,通过对证据的查询和总结,对护理措施进行制定,循证护理首先是对临床实践问题进行寻找,以问题为依据,检索文献,对证据进行评价,保证证据科学性和广泛性,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护理方案进行制定。以循证护理过程为依据,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进行充分了解,对其特点进行明确,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较广的抗菌谱,在各项感染治疗中广泛应用,然而即使做好预防工作,仍会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循证护理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速度进行控制,保证处理及时,对不良反应(特异性)进行预防,对血管进行合理选择,对药物进行稀释,以此将刺激性减少[6]。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常规护理,循证护理获得100.0%患者满意,12.0%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护理效果确切。本研究与朱新婷研究[7]中循证护理的预防作用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过程中,对其不良反应进行有效掌握,以实施循证护理,可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降低,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