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预防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2019-12-08 22:25廖聪廖海东赖剑
药品评价 2019年24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普外科预防性

廖聪,廖海东,赖剑

1.江西省龙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西 赣州 341700;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切口感染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在医源性感染中的发生率位居第二。由于外科手术破坏了皮肤的完整性,加上空气及污染物中的细菌污染,从而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问题。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很多,包括提高患者的抵抗力,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控制血糖血脂水平等;其次术中要坚持无菌操作,避免术中感染的发生;最后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干预措施,包括抗生素预防性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加强手术室消毒管理等措施;其中围手术期的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具有重要作用[1]。为了进一步探究抗生素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本次选取62例普外科收治手术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医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20例,B组21例,C组21例。A组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18~78岁,平均为(44.6±5.1)岁。B组2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19~76岁,平均为(44.3±5.6)岁。C组2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20~77岁,平均为(45.1±4.8)岁。入选标准:均为普外科收治行择期手术且切口类型为Ⅱ型的患者。排除标准:术前存在明显感染症状或术前2周使用过抗生素、白细胞计数异常、体温异常、合并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三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查体、血尿常规检查、胸片、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A组术前30min~1h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直至术后体温恢复正常2~3d后停用;B组术前30min~1h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直至术后切口基本愈合;C组术前不使用抗生素,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本次研究使用抗生素为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抗生素,均为静脉给药。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判断标准:切口出现红肿、疼痛、脓性渗出物,同时伴随体温以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症状,实验室培养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两组均无患者出现切口感染,C组切口感染率为9.5%,A、B两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C组(P<0.5),见表1。

3 讨论

抗生素是指具有抗细菌作用的物质。青霉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生素,此后临床医学陆续发现了数百种抗生素,并且利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能够达到一定的疗效,是临床医学的里程碑式发现。在抗生素被应用于临床之前,外科手术患者存在较高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几乎所有的切口都可能出现感染风险。在十九世纪末期外科医学得到快速发展,李斯特首次提出无菌手术的概念,主要是利用消毒液冲洗手术器械,并使用消毒液纱布覆盖手术切口,且临床实践证实了无菌操作能够降低外科手术的感染风险;之后德国学者贝格曼提出使用蒸汽灭菌的方法,使得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率大幅下降[2]。但是抗生素的应用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控制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是指存在感染风险的情况下,在未出现感染之前先使用抗生素的一种预防措施。临床医学通过大量实践证实了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3]。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自住院至手术相关治疗措施结束的特定时间,在此期间使用抗生素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过程中细菌在手术区域定植生长,能够有效消灭手术区域来自各方面的细菌,例如切口周围皮肤、血液中的细菌,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是降低术后感染的主要措施。

为了降低术后感染的出现,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成为临床的常规措施,但是并非所有的手术都需要使用抗生素。卫生部门认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无需使用抗生素,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为Ⅱ类切口患者,由于切口破坏了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加上术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导致术后容易发生切口感染的现象[4]。因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本次研究中,A、B两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C组(P<0.5),证实了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根据医院感染相关管理条例来看,除了Ⅰ类手术切口,均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尤其是胃肠道、阴部及肛门等部位的手术患者,这些部位由于本身就存在大量细菌,若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很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现象。有研究指出[5],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将胃肠道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控制在2%~13%。

本次研究中患者抗生素给药方式均为静脉用药,这主要是由于与口服、肌注药物相比,静脉给药能够提高血药浓度,因此采取了静脉给药的方式。肌注药物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够达到较高浓度;口服用药需要经胃肠道吸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达到理想的药物浓度,因而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是较为理想的方式。

合理使用抗生素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抗生素作为临床常见药物之一,在感染性疾病临床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抗生素的滥用也会引起较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耐药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的出现,而在我国早期抗生素治疗未进行严格控制,出现了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尤其是基层医院,导致耐药菌增多。耐药菌是指对某种药物存在抗性的细菌,这为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麻烦,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有流行病学调查指出,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耐药菌感染。在临床中有很多外科医生过分依赖抗生素,不但增加了医疗资源浪费,同时容易导致耐药菌的出现。从本次研究来看,单纯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无法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效果。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除了引起耐药菌之外,还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引起医院感染问题。正常人体内本身就存在一定数量的菌群,这些菌群对机体的活动有益,例如消化道内存在益生菌,参与人体代谢循环,一般情况下菌群保持平衡状态,不会产生疾病。但是在长期使用抗生素之后,不但对致病菌起到了抑菌作用,同时对正常菌群也有影响,这就会导致感染现象的发生。此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累及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皮肤组织,最常见的反应为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和肾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切口感染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抗生素预防性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率,并且要合理使用,避免药物资源浪费。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普外科预防性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