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坤玉
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眼科,江西 赣州 341100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红眼病”)的发病主要是因为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感染,从而造成的结膜炎症[1]。发病后,患者双眼会因为结膜充血而导致红眼,并且伴有烧灼感、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2]。由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具有发病急、易传染等特点,需要患者及时接受治疗,避免传染他人[3]。目前,对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治疗主要是以消炎、抗感染为主,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进行探究,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66例,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6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3例患者。研究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0:23,年龄17~63岁,平均(35.46±7.12)岁,病程0.25~4.05年,平均为(2.10±0.45)年。常规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2:21,年龄18~62岁,平均(35.37±7.15)岁,病程0.30~4.10年,平均(2.15±0.55)年。经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①常规组通过氯霉素滴眼液开展治疗。每间隔4~6小时滴入一次,每次1~2滴,每日3~5次,连续治疗半个月。②研究组通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开展治疗。每间隔5~7小时滴入1次,1次1滴,每日3次,连续治疗半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情况。在开展治疗活动的前后,详细记录患者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角膜浸润,以及角膜水肿等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且在0~3分的范围内给予评分。分值越大,证明患者情况越严重。
(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清除情况。按照我院制定的细菌清除评定标准对患者的细菌清除情况进行统计。已清除,说明治疗15d后,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已经转为阴性;部分清除,说明治疗15d后,细菌种类已经明显减少,但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仍有细菌阳性存在;未清除,说明治疗15d后,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未发生任何转变。
(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治愈、有效和无效。治愈,说明经过15d的治疗,患者的各项症状均已消失,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有效,说明经过15d的治疗,患者的各项症状均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偶有阳性;无效,说明经过15d的治疗,患者情况与之前相比无任何起色,甚至有加重的趋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
1.4 统计学指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均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当检验结果P<0.05时,说明此次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角膜浸润,以及角膜水肿等体征的评分情况大致相同,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征情况均发生了改善,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的变化情况更加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清除情况治疗后,研究组的细菌清除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3。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发生多集中于春秋两季,且多发于集体生活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4]。根据临床经验,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发病会有1~3d的潜伏期。在这期间,患者会有结膜充血、黏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发病3~4d后,患者的病情发展会达到高潮,明显有烧灼感,分泌物也会增多,入睡后,经常会出现上下睫毛粘在一起的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角膜浸润、角膜水肿,甚至溃疡等情况[5]。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损伤患者视力,影响正常生活,因此,需要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治疗引起足够重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清除情况比较[例(%)]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作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6]。该药的滴入不仅能够抑制细菌活性,还能够阻碍细菌的持续复制。因此,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滴入治疗对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具有确切的疗效。此次的研究结果与尤媛等报道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充分肯定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体征,清除细菌,提升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