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第一份政治宣言
——再读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①

2019-03-05 23:45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民主

张 成 洁

(岭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包括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央全会两个会议阶段。中央工作会议从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共开了36天。紧接着,12月18日—22日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由于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都已经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已达成共识,所以中央工作会议又被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预备会。三中全会公报于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即12月23日晚上8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全文播出。当时三中全会有关文件还没有公开,公报在第一时间向国内外透露了全会的基本内容,成了当时人们了解三中全会的唯一窗口。公报瞬间振奋了各界群众,激活了人心,成为指示时代巨变的重要风向标。

公报的哪些内容具有指向标意义呢?

1. 公报对一些“文革”时期重大历史问题进行甄别,果断中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真正结束了“文革”,停止了“左”的错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干扰,为即将开始的历史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前提。

“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结束“文革”是亿万人民的心声,也是中国走向新生的前提。当时,一系列历史事件决定了“文革”的结束。其中,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主持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是“文革”结束的第一个重要环节。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这一举措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这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1]34。此后的两年间,在理论上,华国锋通过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大”,正式宣布“历时十一年的我国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宣告胜利结束了”[2]30。在实际工作中,华国锋一方面开展了对“四人帮”及其帮派的揭露、批判、清查运动,整顿了各级领导班子。另一方面,着手落实干部政策和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一大批在“文革”中被打倒或靠边站的各级干部重新回到了领导岗位。但是,由于“文革”制造的许多重大的标志性的冤案还没有得到平反昭雪,“文革”的指导思想还没有受到正面批评,只是在肯定“文革”的前提下做了一些局部的调整。例如,“十一大”公报还高度肯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认为“这个伟大理论,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国家,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这是毛主席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最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2]120-121;公报还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成果和历史意义”,宣称“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个伟大胜利”[2]117-129;等等。 由于这些重大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文革”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在人们心目中结束。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正式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标志性冤案进行了甄别,肯定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贡献。要求解决这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是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东北组发言时首次提出的。会议召开的第三天,陈云提出需要解决六大遗留问题,其中包括所谓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陶铸、王鹤寿的历史遗留问题、彭德怀的骨灰安放问题、天安门事件的平反问题和康生的严重错误问题等[3]16-18。会议各组讨论了陈云提出的问题,并且进一步触及彭罗陆杨案等其他重大冤假错案。华国锋在11月25日的大会上,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答复。他说,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案件已查明是一起重大错案;决定彭德怀“骨灰应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陶铸“过去把他定为叛徒是不对的”;杨尚昆“过去把他定为阴谋反党、里通外国是不对的,应予平反。中央决定,恢复杨尚昆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分配工作”[4]104-105。这些平反昭雪决定的公布,具有爆炸性的社会影响。

对天安门事件的错误定性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发动也是体现“文革”错误的标志性事件。邓小平1975年的整顿,纠正“文革”的错误,使形势发生了明显好转,已经触及否定“文革”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不能容忍邓小平纠正“文革”错误,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群众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并被扣上了“修正主义”“不肯改悔走资派”等大帽子。天安门事件是群众自发悼念周恩来,反对“文革”和抵制批判邓小平的运动。该事件被错误地定性为反革命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肯定了邓小平1975年的整顿,认为整顿使“各方面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是满意的”;肯定“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撤销了党内关于“反击右倾翻案风”和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

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认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的一个触及“文革”的重大问题。本来,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八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但是这个正确的认识很快被否定了,而错误地作出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的判断,甚至提出所谓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三中全会公报重新提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应按照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去解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决不允许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界限,决不允许损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3]4-5,否定了“文革”的政治纲领和基本路线,卸掉了套在人们身上的枷锁。

2. 公报公开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正确评价“文革”,充分肯定了真理标准讨论的重大历史意义,重新强调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党的政治路线的高度提出了彻底拨乱反正的任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是以打破精神桎梏,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起点的。20世纪上半叶,曾经有过两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次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五四运动,它使人们从传统思想的禁锢中走出来,勇敢地追求民主、科学、自由和解放。民主思想的觉悟,民族意识的高涨,为接受马克思主义,自主选择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创造了条件。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革命的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巨大威力。这个任务是由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来完成的。延安整风作为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革命从“言必称希腊”的党内“左”倾教条主义桎梏下解放出来,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遗憾的是,这一使命并没有顺利完成,相反,从1957年开始,中国走了长达20年的曲折道路。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遵循,只有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模式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以及中国环境中的历史文化和革命经验,再加上被封锁、孤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复杂状况。这些复杂因素交织使中国的发展一度偏离了健康轨道,滑向“左”的深渊。直至“文革”结束,中国面临严重的思想僵化和政治经济危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正确评价“文革”,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创新过程。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对“文化大革命”,也应进行历史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于“文革”中的错误,适当的时候将作为经验教训加以总结[3]12-13。这些话今天是常识,当时却振聋发聩,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意义。公报明确强调了恢复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认为只有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能顺利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找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正确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力和上层建筑[3]11。换句话说,恢复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关键,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公报还沿用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度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3]11-12。公报把反对本本主义,恢复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看成是改革成败的关键,看作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就以颠覆“四人帮”极“左”意识形态,重新回归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开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道路为目标,开始了新的探索。

3. 公报果断作出了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并且首先作出了加快发展农业的一系列部署,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把工作重心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之一。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党的“八大”曾做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正确决策;但是之后不久却改变了这个正确的决定,错误地强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遇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重新做出了将工作重点从揭批“四人帮”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公报同时强调,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转变,是党的政治路线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必将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公报客观分析了转变的条件,认为“全国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政治大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国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全国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国外交政策得到了重大进展。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3]3。

为了贯彻这个方针,党中央选择以农业为突破口。公报强调加快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搞上去,因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些年来受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公报强调:“必须首先调动我国亿万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3]7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公报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六点:一是从法律上保护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二是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三是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四是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社员的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五是人民公社各级组织都要坚决实行民主管理、干部选举、账目公开,六是提高粮食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化肥、农药等农业成本价格[3]7-8。这些措施初步突破长期以来关于农村经济的一些“左”的条条框框,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拉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幕。1980年后,主张包产到户的形势日渐明朗。1982年1月1日,党中央批发了关于农村改革的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形式,为日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扫清了障碍。1983、1984、1985、1986年四个关于农村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改革模式最终确立下来。

4. 公报确立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和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方针,端正了这些问题上的认识,提出了“三不主义”等一系列政策,重新建立了党的纪律检查机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但党内民主建设一度滞后。党内民主建设最根本的意义,是实现民主决策。胡乔木晚年多次反思党中央决策不民主的情况,他说:“1957年整风‘反右’,有些事还是中央领导范围内集体讨论决定的,有些事如南巡时突然提倡‘大鸣大放’,就没有经过集体决定。1958年南宁会议开始,批‘反冒进’的口号,批周恩来、陈云,越来越专断,把自己置于中央领导集体之上,许多事都不经过政治局。……自那以后,政治局开会都没有因意见不同、大家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这种做法了,都是毛总结说了算。”[5]国家法制建设同样滞后,连民法、刑法等基本法规都没有制定出来。1975年宪法更是对1954年宪法的践踏。各界群众法律意识淡薄[6]102,“文革”更鼓吹“大民主”,踢开党委闹革命,砸烂公检法,之前取得的法制建设有限成果被严重摧残。1979年9月,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总结了“文革”的历史教训,强烈指出:“决不能贬低集体,贬低群众,任意夸大领导者个人的作用。必须在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充分发扬民主,在各级组织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不能少数人说了算,不能搞“一言堂”,不能容许任何人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3]23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尽管粉碎了“四人帮”,进行了揭批和清查“四人帮”及其帮派活动的工作,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也在开始了有关调整。但是,被长期破坏的党内民主制度、国家法律制度还没有恢复。刚刚从“文革”噩梦中醒来的人们,痛楚地领悟到践踏民主、轻视法制酿成的祸患。公报反复强调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认为过去的教训就是“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认为“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人人遵守党的纪律,是恢复党和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码要求”。公报强调法制是民主的保障,严肃宣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10-1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写入公报,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

公报着重提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强调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一个由乱到治的转机。公报提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和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既解决了当务之急,又提出了一个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

为了加强民主建设,公报提出了“三不主义”等一系列政策。公报重申在人民内部和社会政治生活中,要实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各级领导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服”;必须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3]11。这些民主权利的规定是对公民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公报指出,要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对于华国锋提出的要加强集体领导,少宣传个人的倡议,公报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个规定有长久的现实意义,是党内民主生活健全化的重要标志。公报还规定,“要保障党员在党内对上级领导直至中央常委提出批评性意见的权利,一切不符合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的做法应该坚决纠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严守党纪,对于违反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3]10-11,13-14。为维护党规党法,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同志为首的由100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为了健全民主,公报特别强调要把立法工作摆上重要议程;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等[3]11。公报重新确立法律的崇高地位,是对长期以来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革”沉痛教训的总结和反省,对于我国法制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迅速进入了一个立法繁荣期,迎来了法制建设的春天。

5. 公报提出了“改革”的历史性号召,强调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途径;不仅指出了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而且指出了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从而奏响了时代的主旋律。

当代中国脱胎于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949年之后,又长期参照实行苏联高度计划经济模式。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的事业,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发出了以改革促进现代化的号召。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3]4公报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指出了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肯定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为改革开放制定了目标和方向,开始了一切从生产力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全面革新。

公报从束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即经济管理角度入手,提出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地改革”。公报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为此,公报提出了简政放权,政企分开,按经济规律办事,实行奖惩机制等改革措施。公报指出:“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减少会议公文,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行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3]6-7公报强调重视价值规律,拉开了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公报强调政企职能分开,已经部分涉及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换句话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包含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充分恢复和发扬了党内民主和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的会议[3]2。与会者畅所欲言,讨论议题意义重大。公报的价值导向和高度,决定了此后中国的走向。这是公报的崇高历史价值。公报之所以能给社会带来强烈震撼,还在于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公开发表的深刻反省“左”的错误、宣示改革精神的党的政治文件。从1949年10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近30年间,党中央大约发表过十六次会议公报。其他会议公报大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左”的烙印,有些甚至直接反映了多年“左”倾折腾的现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以思想、政治、组织、经济等领域全面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内容,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年来的殷切期待。它所传达的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值得继续总结和弘扬。

猜你喜欢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从公报解读2014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