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唯杰
(盐城师范学院 科技处,江苏 盐城 224007)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既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我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探望贫困群众,调研扶贫工作,针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持续推进扶贫方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态势、取得新成效。江苏省在贯彻落实中央系列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创新了扶贫开发工作举措。“五方挂钩”模式就是江苏帮扶经验的典型,它将驻点帮扶、政策扶贫和社会扶贫等有机结合,施行省级机关、部省属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苏南经济发达县(区)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区挂钩帮扶的五位一体机制,这一扶贫模式有效地减少了相对贫困,缩小了收入差距,促进了共同富裕。江苏省属高校作为“五方挂钩”模式的组成部分,是江苏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历史使命,更是其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学校只是国家的教育事业单位,既不能像部属企业和苏南发达县(区)那样提供大额的扶贫资金,也不能像省级机关部门那样发挥决策层面的优势,这就要求要高校深入调研扶贫开发实际需求,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社会服务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对高校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高校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开展帮扶工作既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外在延展,也是高校发挥资源优势,促进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做好智力扶贫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就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提出,高校科研院所要积极参加定点扶贫工作,主动承担相应任务。高校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帮扶对象实际,有针对性地服务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推进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为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持续加大招生倾斜力度,开展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发挥高校在扶贫各领域的积极作用。
二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可见,高校理应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高水平服务,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在参与扶贫中,发挥资源优势,持续助力脱贫攻坚,既是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总体战略部署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实践路径。当前,在国家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智力帮扶,把社会服务功能延伸到最迫切需要帮扶的区域,对接低收入户的美好生活期望,推进贫困地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提升帮扶对象内在动力,帮助低收入户脱贫致富,成为目前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
三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开展扶贫工作,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学实施产教融合战略,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指明了方向,有助于高校进一步了解现实社会对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使高校自身的办学更符合客观需求,发展更有方向性。高校要借开展智力帮扶工作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指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抓手,以建设创新服务载体为手段,以发挥资源优势为保障,全面提升高校各项工作的创新服务能力。通过深度参与扶贫工作,服务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既可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有助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等。
四是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的现实需要。高校不具备筹集较大项目扶贫资金的能力,也没有较大的盈余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开发。但是,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科研、智力和场所等资源,兼具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优势,比省级机关、发达县(区)更容易在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导向、扶贫开发策划、村庄文明治理等领域做出成绩,更有一批长期研究我国“三农”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有着深入的探索和思考的专家,在国家战略执行、农业科技创新、重大扶贫工程实施等方面作用突出,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谋划新思路、开拓新视角、开辟新作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业与工业、现代服务业加快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再走传统低效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努力提升农业附加值,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这才是技术扶贫的根髓所在。
近年来,高校院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国家的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江苏省属高校都承担着苏北片区帮扶任务,但扶贫的实际水平和投入力度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看重成绩,忽视需求。高校作为帮扶单位,对贫困地区实施智力扶贫,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许多高校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更倾向于一些“短平快”、显政绩的扶贫方式,注重形式和成绩而不重视实际帮扶效果,以至于把智力帮扶当作一种面子层面的形象工程。在制定帮扶方案和推进具体工作的时候,存在忽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曾贴近贫困户生活、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的现象。在扶贫实践中,这会导致扶贫工作脱离实际,出现“重成绩,轻需求”的现象。
2.盲目扶贫,形式单一。一些高校没有对落后地区的内在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直接影响扶贫主要对象、内容形式的明确,从而影响整体帮扶成效。如常见的“三下乡”活动,送下乡的文化、科技和卫生等方面内容,不符合解决新时期农村现实问题的需要,更多只停留于形式。扶贫方式单一化,主要通过“三支一扶”、教育培训、捐款捐物等途径开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取得扶贫成效,但均属层次较低、覆盖面较小的扶贫方式,对大学的资源要求并不高,因而成为高校完成扶贫政治任务的捷径。一些脱贫思路浮于表面,脱离农村实际,忽视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复杂性,纸上谈兵,操作性不足,帮扶成效不理想;一些脱贫思路一概而论,搞“一刀切”,没有充分征求当地政府、帮扶干部的意见,强上产业项目,导致扶贫效益较差,甚至影响低收入户的脱贫积极性。
3.注重投入,轻视发展。有些高校在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依旧过度依赖扶贫资金投入,轻视定点帮扶贫困地区和低收入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扶贫开发工作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简单地通过“输血”帮扶来完成任务,这种方式丧失了精准扶贫的精髓,会对扶贫开发工作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一味追求资金和项目的投入,只注重数字上的脱贫政绩,会给扶贫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一是由于没有根据贫困地区、低收入户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帮扶政策,导致扶贫项目失败概率增大,造成扶贫资金的损失和浪费;二是因人力、物力有限,扶贫项目的失败势必增强贫困户的挫败感,为后期的脱贫攻坚工作增加难度。
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扶贫工作保驾护航。作为农村“新八有”的重要内容,建设群众拥护的“双强”班子是村级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在苏北农村,村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的进度和成效。高校作为对点帮扶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有计划、分批次地把村干部培训落到实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邀请从事党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教授、专家为村干部定期开展时事政治分析和理论基础培训,不断提升村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邀请产业结构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家开展帮扶产业发展、转型及管理服务理念等方面培训,不断增强村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三是邀请农业专家开展高效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的农业技术水平等。村干部是领导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是村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的主心骨,只有通过系列培训,使村干部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领导核心作用,持续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向前[1]。
2.不断推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可见,教育扶贫是从根源入手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2016年1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同发布了《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鼓励动员更多高校和社会力量深度介入教育扶贫工作,努力打造教育扶贫培训平台、互动平台、交流平台、公益平台,倡议各高校开展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提高当地教学水平等。此举措对持续推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明显成效。涉及高校的教育扶贫,狭义概念大多指的是帮助在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近年来,全国高校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方面做了积极尝试,不断调整、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能把帮扶落到实处。例如,南京理工大学实施的“暖心饭卡”项目,学校对在校生的饭卡刷卡记录进行数据分析,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被列为受资助对象。学生无需填表申请,不用审核,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学生饭卡。此举既保护了贫困生隐私,又能科学地给他们送去温暖,使帮扶机制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广义来说,教育扶贫就是在农村普及知识教育,让农村人口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高校作为“五方挂钩”模式下的对点帮扶单位,面对农村教育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研农村教育的问题与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和策略,形成研究报告,为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决策时提供咨询;二是同当地教育科研主管部门、教学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科研活动,为农村教育提供全方位的科研服务;三是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师资培训,为农村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提供培训和辅导,组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班,提供教学和讨论指导,还可应要求为一些农村中小学提供专门的讲座和特定的辅导;四是帮助农村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规划,通过深入调研、出谋划策、制定方案、分步实施,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3.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户内在动力。低收入户既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其自身脱贫的内在动力,直接决定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最终成效。只有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励引导贫困户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面貌,脱贫才会具有持续的内生动力。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低收入户思想相对落后,摆脱贫困现状、期盼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缺乏摆脱贫困的光荣感。针对此现象,应主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统筹整合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乡镇分管干部、村“两委”班子等,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干部示范作用,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发挥合作社的产业带动作用,实施公益岗位促就业,强化提升技能培训,提升贫困户的脱贫能力和信心;二是以组织“文艺下乡”为载体,创作、宣传以脱贫光荣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用群众“听得进,看得懂”的方式,寓教于乐,开展扶志扶智;三是要加强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定期总结、表彰农民身边的脱贫典型,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氛围。
4.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助力建设新农村。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之一,这就要求高校在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不断研究和深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对策、措施和办法,积极主动地开展应用研究和成熟技术推广应用。在扶贫开发工作中,高校要结合帮扶地区的实际需要,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总体要求,利用自身专业资源优势,帮助当地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依托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方向的师资和设备,综合研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和政策,从产业布局、区域发展等角度出发,编制乡镇规划和新农村规划,以及相关的区域调查、资源评价和灾害评估,通过规划促进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推进新型城镇化[2];二是依托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专业,为镇、村的特色产业项目做规划,研究帮扶产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并对项目开展资产评估与风险控制,为当地主管部门提供辅助决策;三是依托生物农业团队,通过建立科研实验基地、示范种植、技术培训等途径,使农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同时解决农民种植技术问题,形成以特色经济作物致富的局面;四是依托数字化技术团队,根据国家相关电商下乡的政策,在当地搭建“互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信息共享到市场终端,实现网络销售,实现农民增收。
5.关爱农村“三留守”,走进内心的真“扶贫”。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匆匆步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了乡村,这就导致农村出现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这样特殊的“三留守”群体[3]。长期的留守生活使“三留守”人员的生活及心理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与家庭的稳定,影响了新农村建设。高校应发挥专业优势,利用自身资源,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具体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托心理学专业的师生,对村民逐户走访、摸排筛查、危机干预,遇到存在心理问题的要重点关注,必要时采取个别辅导、抗逆力培训等心理干预办法;二是动员学校教职工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关注儿童成长中心理的变化,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对建档立卡农户的儿童,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三是组织大学生艺术团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送戏下乡等文艺演出,对“三留守”人员开展系列慰问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积极联系和协调社会各界为农村“三留守”人员提供如经济资助、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服务,解决其生活难题和保证身体健康[4]。
新时期,高校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力量,逐步呈现出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高校要结合帮扶地区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帮扶服务,建立长效的扶贫机制,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切实有效的扶贫道路,进而推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努力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应有的力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