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旅游景点名称为例

2019-03-05 13:32黄燕芸余荣琦
关键词:旅游景点意译英译

黄燕芸,余荣琦

(巢湖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一个恰如其分的翻译名可以准确地把景点的基本特征和文化内涵传递到游客的脑中,并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联接和共鸣。目前,旅游景点英译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强调意译,导致翻译名丧失民族文化身份,存在大量的误译现象。牛新生在他的研究中系统地剖析了问题的病灶:一是缺乏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翻译原则,二是翻译术语张冠李戴,三是专名翻译随意性太强,四是译名或译法不统一[1]。

Eugene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概念可以为旅游景点英译带来理论上的支持。该理论力求创造一种一致性,让英语读者和英译名传达出来的信息两者之间的关系趋同于中文读者和中文原名传达出的信息之间的关系。所以,翻译者需要根据英语读者的语言特点、需求和他们的文化环境相应地对翻译信息进行调整[2]。更为重要的是,翻译功能对等制造了一种源语言所承载的信息的等价物,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对等,更是将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考虑包含在内[3]。因此,如何合理地将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旅游景点英译实践,是解决文化内涵丢失和误译等问题的重大突破口。基于案例分析,本文意在探索出一套可行的翻译策略,用于改进与优化国内旅游景点名英译工作。

一、功能对等概念

在翻译研究中,“对等”是一个基本的核心概念,它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源文信息(Source-text)与目标信息(Target-text)的关联,用以发掘源语言(Source-language)和目标语言(Target-language)之间关于内容和形式上的完全等价。但是,在实际英译工作中,这种理想中的完全对等很难被实现,因为诸多因素会影响翻译中的等价质量,例如文化语言习惯、原作者的主观性、翻译者的认知以及目标读者对于目标信息的理解等。这一观点得到了Susan Bassnett的佐证。他认为,翻译对等不是一种理想中的同一性(Sameness),连同一语言中的不同译本都不存在这种同一性,更何况跨语种的翻译[4]。在Nida的早期研究中,尽管他认为所谓完全对等(Identical-equivalent)是不存在的,但是翻译者有必要去力求接近最自然状态的对等,而这种最切近自然的翻译表达可以被动态对等所体现。动态对等的基本原则承认了目标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整体性,目标信息与语境的对应性需要关联文体的选择和信息的安排。

Nida认为有四个层次的动态对等。第一是词汇对等(Lexical-equivalence),强调了翻译词汇的含义需要对应目标语言,并且这种含义不是模糊的。第二是句法对等(Syntactic-equivalence),用于解决相对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语法问题。第三是语段对应(Textual-equivalence),考虑到了如何将语言含义和功能与语境相结合。第四是文体对等(Stylistic equivalence),翻译者需要熟练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才能将文体中的文化隐喻反应在翻译表达之中。基于此,其他后来的学者也对动态对等进行了分类,不过大部分的分类方式与Nida类似。例如,MonaBaker将其分为字、语法、语段、语用;Neubert认为动态对等可以分为范例的、语言的、语段的和文体的[5]。尽管有略微差异,不过这些学者一致认为,这种动态的翻译对等应是功能性的,属于符号化的表达,包含了实用的、语义的和句法的功能组件[4],因而动态对等也可以是功能对等。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很多研究者制定了对应的翻译策略,并成功运用于英译实践。具有代表性的,Xuedong Shi将该理论策略融入了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工作里,作者将中国特色词汇分为几个类别,包括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系统、经济建设、台湾问题、政治以及其他[6]。针对功能对等的特征,例如内容导向和目标读者导向,将中文和英文的不同历史背景、政治条件、社会习俗、思维模式和环境有机地融入翻译表达,具体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和字/音译法。此外,Shi的另一篇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功能对等策略翻译公共标识类信息[7]。在宏观方面,强调译者的综合素质,诸如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知识储备、文本类型学知识、对比知识以及编译源文信息与目标信息的能力。微观策略方面,从语言学上,需要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比如修正拼写错误、回译、遵循国际标准。从目的角度看,译者的翻译意图需要被明显区别于原作者。文化方面,翻译应该是二元文化的而不是双语的,借用、解释、拼音加意译都是有效建立跨文化理解的有效策略。从实用角度了解目标读者的习性成为重中之重。Hui Fan直接利用了Nida的动态对等理论,解析了词汇和句法的含义及翻译策略在商务英译中的运用[8]。此外,针对文体,作者提出了两个关键点,即翻译的文本需要是正式的、礼貌的。关于文化隐喻,该学者再次强调了译者的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性。Suju Li则利用大量实例,通过比较中英文特征的异同,认为英译对等可以通过语言结构、语篇衔接、文化语境的功能转移得以实现[9]。

二、旅游景点名称的功能

就像大多数文献说明的,功能对等需要充分了解信息的目的、特定的文化语境。大体上来说,旅游景点名称有三大功能。

首先,是身份识别功能。通常采用的“专名音译、通名意译”可能会使译名缺少词义和文体上的对等性,甚至让译文失去了身份识别功能[10]。例如,西安“大雁塔”被译为“Big Wild Goose Pagoda”,回译意却变成了“大野鹅塔”。此外,“雁塔”是在西安历史中存留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象,与其对应的还有“小雁塔”。所以,这种翻译不仅无法在含义上与源文信息对等,并且还导致一种文化内禀上的误导。根据功能对等的规则,可先将其音译为专名,基于此再通名意译。因此,一个更为合理的英译可以为“Da Yanta Pagoda”。

其次,旅游景点名称英译需要兼顾指向功能。倘若只考虑名称的身份识别功能,缺乏中国文化知识的外国游客往往在阅读完译名后会产生困惑。比如,舟山市的桃花岛被当地官网译为“Taohua Island”。作为源语言使用者,不难由“Taohua”联想到“桃花源”以及金庸描绘的武侠世界,英语目标读者无法体会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内涵。一个更为妥当的英译可以是“The Peach Blossom Island”,这种翻译方法是直译的,也是意译的。同时,它保留了译名的身份识别功能,并且也能为该景点提供指向功能,因为该译名成功地在中文名与英译名之间建立了单词与语用的对等。

第三,相较于一般性地名翻译,旅游景点名称需要起到诱导功能,用以唤起外国游客游览该景点的兴趣。在这一层面中,译者应着眼于创造一种文化理解上的对等,并且运用自身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达到意译上的多重对等。“留听阁”位于苏州市的拙政园,其英译名为“The Stay and Listen Pavilion”,该直译意虽然考虑到了身份识别和指向功能,却过于直白、空洞,往往不能引起目标读者的游览意愿。如果译者具有相应的文化功底,应该不难联想到其源文信息的出处为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所以,在陆李峰的译本中,“留听阁”被翻译成“The Lotus Pavilion for Kissing the Rain”[11],不仅包含了“荷花”意义上的对等,并且以韩国钢琴家Yiruma的著名作品名KissingtheRain等价于“听雨声”,让目标读者受到一种浪漫气息的感染。但需要注意的是,过于强调诱导功能和翻译含义上的贴合,可能会导致其他两个功能的失真。例如承德避暑山庄里的“南山积雪”亭,被译为“Snowclad Pavilion”,意图制造一种意译上的对等,可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12]。事实上,该景点是为欣赏南山雪景所建,并非本身被积雪覆盖。因为牵强附会于文化内涵对等,忽视了身份性、指向性要求,所以该英译名是翻译得比较失败的。

三、旅游景点名称英译策略

根据熊兵的定义,翻译策略是在“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依据的原则和所采纳的方案的集合”[13]。不同于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翻译策略更侧重于宏观的原则与基本方案,用以指导、选择、组织具体的翻译步骤。功能对等恰好提供了一种策略层面的理论框架。具体到景点英译实践中,因为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具有其特殊性,因而译者需要慎重地在功能对等理论中提炼更为贴切的概念来指导翻译工作,如语段对应和文体对等,能在解决结构更为复杂的翻译信息时发挥作用。因此,它们更多地被运用于旅游标识语、景点宣传手册之中。相较之下,词汇对等和句法对等此类的功能对等,在处理简短的、凝练的语料与语法时表现更为优秀,所以在翻译景观名称的时候,应该更多地被使用。综上所述,译者可以采用多角度的、有针对性的策略来应对不同种类的景点英译任务。

由于英语汉语分别属于不同语系,有时想找出完全对等的词汇和句法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言简意赅、约定俗成是景点名称翻译对等的基本原则。基于此点,三种具体策略可以被选择:译音、译意与音意兼顾。

1.译音。通常情况下,该策略多用于专名英译。当专名为自然地名或者人名时,以音译为主。例如,“天门山”可译为“Tianmen Mountain”,“毛泽东纪念堂”可译为“The Mao Zedong Memorial Hall”。

2.译意。景点名称中的通名,通常采用意译。例如,半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可译为“Bantang Hot Spring Tourist Resort”。其中,“Bantang”为音译,“Hot Spring Tourist Resort”则是意译,也是“温泉旅游度假区”的直译。另外一种情况为全名译意。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注重字面意思,还是强调文化内涵的对等,都可能导致含义的扭曲。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其英译为“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它采用了全名译意,但是它完全丧失了身份识别性与指向性,因为圆明园景观中也有“三潭印月”,并且该景观的核心要素为水中三塔与小瀛洲岛一片水域。用偏白描手法的英文意译中国写意、抽象的景观名称显得词不达意,让目标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惑。

3.音意兼顾。在翻译的时候,同时兼顾译音与译意是当前主流的策略,也是更加契合功能对等的。在更加具体的层面上,虽然“专名译音,通名译意”符合了这一趋势,但是它将专名与通名割裂开来,反而削弱了词汇和句法的对等。对此,一种改进策略是将全名译音与全名译意同时呈现在译文中。例如,桂林象鼻山可译为“Xiangbi Shan Hill(The Hill of Elephant Trunk)”。这样,景点名的三种功能都可以被顾及,可是其弊端也是明显的,就是使名称显得过于臃肿,因此,这种策略可以更多地被运用于景点宣传单或篇幅较长的介绍文字之中。另一种较为稳健的英译策略是全名译音搭配通名译意。如源文信息缺少通名成分,则补充一个贴切的译意的通名。在上述三潭印月的例子中,该名称可被译作“Santan Yingyue Night Waterscape”。该策略可以避免逐字译意所导致的意义模糊,尤其是当景观具有复杂文化含义的时候。将文化内涵的沟通,留给景点描述文本,增强了译名的身份识别功能和指向功能。译者在采取此策略时,需灵活控制译音与译意的分配,生搬硬套,可能致使译名冗长。例如,“梵净山旅游景区”可译为“Fanjingshan Scenic Area”,省略“山”的英译;“大藏寺宗教文化景区”译作“Dazangsi Buddhist CultureScenic Area”,不必再赘述“寺”的英译。上文提到,译者的主观性会导致功能对等表达的不一致,这一策略可以有效统一不同译者、机构的译法,让不同景点译名规范化。

功能对等理论在旅游景点名称英译实践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过于追求字句与文化含义的对等,反而会造成外国游客理解认知上的不对等。担心外国游客无法理解拼音译音,有些杞人忧天,大可不必寄希望于将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捏合于短短的景点名称翻译之中。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已经熟悉了拼音这种原汁原味的中英文功能对等,景观英译名越来越多地只承担身份识别功能和指向功能,而诱导功能正在逐渐被互联网上多媒体直观的信息取代,想通过译意对外国游客进行诱导,显得画蛇添足。本文主张的全名译音加通名译意实际上是认同了Susan Bassnett关于完全翻译对等的不可行性,并遵循了Nida关于最自然状态的对等。译音可以创造天然的词汇和句法对等,避免了译意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含义的丢失和误读。但是,此策略目前仅限于英译较短的景点名,如何利用语段对应和文体对等对结构更为复杂、内涵更为丰富的景点名进行对等翻译,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猜你喜欢
旅游景点意译英译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摘要英译
美人鱼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