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沁园春·长沙》的独特魅力

2019-03-05 09:17
语文天地 2019年22期
关键词:寒秋橘子洲沁园春

毛泽东不仅是我们的开国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诗词大家。他独特的身份对其诗词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在内容、情感、境界上都卓异不凡,成为中国文坛上独特的美学存在。著名诗人贺敬之评价他的诗词作品时曾这样说:“其诗词以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伟人之词到底如何“风格绝殊”?下面笔者就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谈一下伟人之词的独特魅力。

《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这一年,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毛泽东再度回到长沙。这里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在长沙,毛泽东重游了学生时代常游的岳麓山、橘子洲等地。时值而立之年的他,站在橘子洲头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回忆起早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想起其间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感慨之余,写下这首词,展现出作者的激情壮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笔者认为该词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伟人之词的非同一般。

一、景物的与众不同

《沁园春·长沙》上阕描写了词人独立于湘江之中橘子洲头所看见的寒秋之景。古往今来,描写寒秋景色的诗句并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声声慢》李清照)。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萧瑟肃杀衰败的,所以有“自古逢秋悲寂寥”之说。然而,毛泽东眼中的秋景却是绚美壮丽、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从色彩上来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得浓烈,“漫江碧透”,绿得通透。而且“万山”“层林”“漫江”可以看出红绿的范围都极为广阔,壮美至极。存在于这壮美的山河之中的万物也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百舸”乘风破浪,竞相争发;老鹰搏击长空,矫健有力;鱼儿轻灵畅游,自在欢快。虽是“霜天”,但是自然界的万物却都恣意畅快、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展示着生命最美好的形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此时的毛泽东,身体抱恙且屡受反动军阀的通缉,处境困厄,但是眼中所见仍是美好和生机;中国正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但是词人坚信祖国山河依然壮美,大地依旧蕴含无限活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词人自身面临怎样的困境,都始终饱含一腔爱国深情,都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革命豪情。景之壮美恰是心之豪迈!这是毛泽东诗词的一贯风格,也正是其独具魅力之处。

二、人物的与众不同

词人在《沁园春·雪》中感叹:“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固然是一代豪杰,但是他们的身上也有令人惋惜的地方。他们在文采辞章上面大多不足。尤其是成吉思汗,更是只靠武功,缺乏文治;他们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缔造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他们把天下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他们的功绩说到底是一种利己行为。那么“今朝”谁才算是“风流人物”呢?我们从《沁园春·长沙》中可以找到答案。

词的下阕塑造了一群青年学生的形象,词人对他们极尽赞美之能事。称赞他们“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斗志昂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心怀天下,不畏强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我们称之为“先进青年”。他们的“先进”在于心怀天下,却不是渴望自身建功立业,而是真正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不畏权贵,却不只有傲骨气节,而是敢于真正与反动军阀、帝国主义做斗争!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实力(“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以往的诗文中,知识分子总是柔弱无力的,年轻人总是轻率冒失的。但词人笔下的先进青年明显与众不同:他们有知识也有力量,敢于斗争也善于斗争。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今朝”的“风流人物”就是如今文能指点江山、武能征战天下的先进青年。他们是较之历史上任何时期的英雄更为伟大的英雄群体,也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独特存在!

三、境界的与众不同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景物和人物上的与众不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境界超乎常人。因此,伟人之词绝殊之美就是在其异于常人的精神境界。下面笔者就借助词中的三个关键字来浅探一下伟人之词的境界之美。

第一个关键字是“独”。本词开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其实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作者为何将“独立”与“寒秋”放在一起呢?笔者认为其中大有深意。词人将“立”这一行为置于寒秋这一大的时空背景之下,给人一种广阔的天地之间斯人傲然独立的感觉。这里的“独立”,不是孤独地站立,而是肩负使命坚定自信地屹立。所以,一开篇,伟人之词的磅礴气势就扑面而来了。

第二个关键词是“问”。如果说本词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塑造上的艺术造诣尚有人可以匹敌,那么上阙最后一问则堪称领袖之问,无人企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能提出这一问题对于一名三十三岁的青年人来说已是不易,然而,词人不仅思考,还在下阙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自信的回答:(以词人为代表的)文能激扬文字、武能阻遏飞舟的先进青年才是新中国真正的主宰者!这份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和渴望领导人民起来革命、推翻封建军阀,建立新中国的豪情壮志才是伟人之词最独特的美之所在。

第三个关键词是“怅”。《沁园春·长沙》整首词都是格调高昂的,唯独这个“怅”字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如何理解这个“怅”字呢?“怅”有惆怅、忧愁之意。查阅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我们了解到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而且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烈,革命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词人是为国家而忧,为革命而怅。“怅”字不但没有影响词人的伟人形象,反而更凸显其风范和气度。

通过一首词来探析毛泽东诗词的独特魅力显然是管窥蠡测,但是笔者希望能够以此为基点引起学生对毛泽东诗词甚至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兴趣。毕竟现在的高中生早已是00后,他们生活在物质丰富但思想浮躁的时代,对革命年代、革命先烈、革命精神情感淡漠,亟需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把“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作为任务群列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当略尽绵薄之力吧!

猜你喜欢
寒秋橘子洲沁园春
当一首老歌从耳畔滑过
沁园春·赞中原
诉衷情令·夜花吟
沁园春
无人机告白
沁园春 ·春朝送暖
七绝·寒秋(新韵)
橘子洲头桃花飘
橘子洲头(组章)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