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中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9-03-04 21:03:19郑倩月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职校中职信息化

郑倩月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中职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产业发展之基础。近年来,尽管我国中职事业快速发展,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尚存在结构不尽合理、质量不高、办学条件弱、体质机制不畅等问题。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中职的政策举措,其中,2014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中职的决定》中提到“至2020 年,要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中职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中职体系”。2016 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教育信息化实现新突破,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近期,到一些中职学校参加听课、课堂教学观摩等系统活动,发现近年的中职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厌学问题

中职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尽管国家大力扶持中职发展,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出现厌学情况。职校生的厌学情况实则是一种失败的学习活动体验。刘德恩(2002)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职校生厌学问题主要有需求倒错、学法错位、学习无能、心理受挫、压力反弹、价值否定六种心理类型。在职校中,这六种类型的原因很多时候重叠存在。学生的厌学情况是当前中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

(2)课堂参与度低

有效的参与课堂活动,能够让自己沉浸在知识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中,产生有意义的信息传递与知识加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表现在:上课睡觉、互相打闹、起哄、开小差、窃窃私语、玩游戏等一系列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完全没有融入课堂当中,无视教师的课堂组织与活动,不愿意配合教师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下是当前中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学习主动性不高

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信息化时代,教育不再是传统的讲授型、灌输式的形式,教学不再是单边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网络化遍布的学习资源随处可得,学生只要想学、愿学、肯学,什么都将不是难题。只有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想要学习才能够进行良性的学习循环。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差是目前中职所面临的困窘之一。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态、教学风格对于学生的影响甚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举止投足都很有可能被学生记下、潜移默化的进行效仿。由于职业学校的特殊性,都是经过高考失败、成绩低于高等教育学校录取分数以下,或者是因为家庭的变故受到影响的一些学生群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大多处于一个浅层的标准。因此,很多时候对于事情的处理能力和辨别事物能力都很弱,他们不能精准的判断哪些是可以学习、哪些是需要避免克服。诚然,教师的角色扮演在中职中扮演举足轻重。

(2)教学形式

现在的课堂教学已处于一个智慧化的环境中,教学中的一切都已智能化设备与工具代替,教学不在是传统的满堂灌。新时代下的教育更多讲求方法的创新,知识的革新,学习的延伸。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时代下的技术产物,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力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协作解决问题、个性化发展的能力。落后的教学形式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学设计

中职下的学生存在特殊性,不然,其教师也存在特殊性。很多教师因为处于职业学校这种“安逸”的环境中,慢慢的丧失了本该拥有的职业热情和精神,开始追求安稳。教师松散、缺乏教学设计和高质量教学追求的心态导致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低迷。

3、教学条件存在的问题

(1)设施设备不齐全

尽管国家十分重视中职,但毕竟投入的资金有限,职业学校的设施设备并不完善,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条件也不如高等教育。大部分的职业学校没有提供给学生平日里进行自习的教室,图书馆也十分的简陋。学生仅仅凭借课堂上短短的90 分钟很难吸收所有的知识,加之,职业学校大部分的实验课都是需要实践操作,而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场地和机会仅限于课堂上,学生的能力很难得到巩固与提升。长久以往,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技术的掌握不牢固,又怎能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呢?

(2)学习资源有限

学习永远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书本之上,更多是对于外延知识的获取与挖掘。因此,职业学校就应为学生多多提供学习资源,辅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身需求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电子存档与跟踪,实时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基于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支持服务。没有学习资源的扩充,没有新媒体技术的支持服务,中职给学生提供的学习体验与帮助有名无实。

二、中职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

1、学生方面

(1)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强

据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职校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低下、学习积极性不强、对学习的热度不够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不参与,仅仅作为一个教学的旁观者。职校生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划导致他们对课堂丧失兴趣、对学习丧失热情、对知识丧失渴望。

(2)学生家庭方面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二位老师。然而,职校生的家庭出现两种比较极端的现象,一种是部分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家庭离异、外来务工人员、经济基础较差等等情况,间接性缺乏对孩子进行正确教育与引导的能力,有心而无力。另外一种,家庭条件十分优越,满足孩子的一切外在需求,但孩子的心理需求仍处于空白。家庭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

2、教师方面

(1)职业倦怠

不论是处于何种教育,部分教师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职业倦怠期,教师选择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笔者实地调研了广州市某所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听课学习,发现教师的自我素养和专业知识不同,导致他们对待职业倦怠期的处理方式也有所差异。相比之下,对教学失去热情的教师教学风格死板、传统、对课堂缺乏涉及,对学生缺乏管控。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观念与教学方式的问题

职业院校的教师观念较为传统。如今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盛行,而真正走入职业院校的又有多少呢?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的神圣职业,夯实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通过新型技术呈现于传播将会使传统的教学效果翻倍。教师的观念要及时更新,尝试接受新鲜事物,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组织智慧化的课堂。同时,许多教师没有真正接受信息技术的革新,对信息化、技术化缺乏敏感度,信息素养普遍不高。

3、学校方面

(1)学习气氛不够浓厚

学习氛围的营造对于职校生很重要,移动终端的普及,极大满足了“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碎片化学习需求。信息化发展,拓宽了知识学习的宽度与广度,提供了多平台的学习方式与资源。诚然,职业院校的学习氛围不浓厚,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只有教育与技术充分融合才能使其两者达到利益效果最大化。职校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弱,主动性差,没有外在环境、氛围的熏陶与烘托,他们将更加松散。职业院校中所营造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至关重要。

(2)资金投入少

中职学校的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能够进入实验室、网络室,课堂上时间有限,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完成的任务、作业课后没有场所和条件提供给他们使用、继续学习,更别说课后巩固知识与技能,基础都没有牢固,后期的知识运用将更加困难。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基本要求,中职经费应该占国家教育总经费的20%,但至今未实现这个比例。经费投入的缺失导致职业院校的设施设备不完善,学生无法扩展、深化学习。

三、提升中职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1、强化信息素养的培养

根据2017 年我国新出台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要培养学生四大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中职中忽视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化时代,应要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学会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发展自身的学习。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技术带来的变化,学会利用信息化技术、工具优化自我学习。

信息化课堂,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效果,多数教师为了方便,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极少采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一方面原因是教师观念没有转变,口头说着乐意学习新技术,紧追信息化发展,但行动上予以排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终生学习。

2、激发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职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的实际水平、元认知和学习规律、学习需求,用形象化、生动性的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地考察后发现,事实上,一个班想要好好学习的同学占大多数,但这部分同学课堂纪律任然不可观。所以,教学的责任就是要引导绝大多数同学遵守课堂纪律,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进。技术的蓬勃发展,多尝试多利用,实践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活动高效进行。

3、创新学与教的方式

在每节新课之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呈现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到这堂课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哪些,重难点分别是什么。中职中,学生学习的目标性非常强,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都具有针对性。如果学生在进行新课学习之前,还没有清晰教学目标是什么,将会是无头苍蝇,只能跟着教师讲授的步伐,接受教师单向传授的信息,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因此,教师应通过多尝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探寻合适的教学方式,呈现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4、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

中职现有的教学资源十分稀缺,学校没有特定的学习资源和平台供师生学习使用。优秀的资源不仅对教师有借鉴意义,对学生也能进行辅导。学校可以在相关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设计优秀的学习资源,建立资源库,把优秀的资源放在平台上,供教师和学生共享。同时,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突出成果和学生的优秀作品经过筛选也可放入资源库。这样,学习资源将得到不断的扩充,将其分类放置平台中,方便查找。

5、增加投入,创建智慧型学校

陈琳(2018)曾总结到:对于我国中职而言,教育信息化2.0 的核心是开辟中职新时代。根据《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建设部署,运用“互联网”+能够很好地支撑中职革新发展。信息化时代产生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等在变革基础教育的同时也应在中职中寻求发展之路。虚拟现实技术产物可替代中职中特殊性教学实操训练,带给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激励学生思考、探索。大数据精准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收集学生过程性数据和成果,以便实时准确推送智能学习资源给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云平台固定用于存放优质教学资源,师生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下载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学习借鉴,为中职提供整合的、优质的、创新的学习资源,同时辐射偏远农村地区。人工仿真制品提供学生类似于实物的教学工具,丰富课堂教学材料,提供培养学生的鉴赏力的学习机会与体验。技术与中职的融合,开创了智慧型的学习环境。故此,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带给中职发展的快速通道。

近年来,我国中职发展忐忑,困境重重。突出问题表现在:中职的教育导向、教学质量、教育角色、教育模式、教学资源、学生群体等多方面。新时代背景下,把信息化技术充分融合到中职中,以解决中职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探寻中职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路径是当下值得人类思考、研究的方向。教育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中职任重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唯有努力前进,运用好技术迎接挑战,开启新征程。

猜你喜欢
职校中职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我的职校我的梦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亚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40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