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香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教学。“互联网+教育”不仅是信息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顺应教育信息化改革,适应教育开放、多元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新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当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推行移动化教学过程中,主要利用的移动教学App有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App。
高职院校的部分英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仍利用大量的时间讲解单词,短语,分析文章中的句子结构,从教学环节到教学方法基本上沿袭了大学英语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未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且课堂上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活动很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高职高专院校不仅注重英语等级考试的通过率,而且学生的期末成绩考核侧重于期末考试,平常成绩比重偏低。这对于英语这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来说是不合理的。另外期末考试内容基本以课本为主,内容陈腐,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考试内容偏窄,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并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降低。
首先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差,缺乏基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由于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造成了学生只会看,听不懂。其次,在写作方面,表现出书面交际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对简单的中文资料都不能翻译,并且一些简单的日常应用文都不能撰写。应用文写作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应用文的各种格式,也可根据所给汉语信息进行模式套写。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标准的英语句式应用较少,往往出现英语表达不流畅,短句较多而长句较少,汉语句式较多而英语句式较少,文章的组织结构汉语思维模式多而英语思维模式少。
首先,“移动教学App”移动学习平台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移动教学App”的信息共享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如何与时俱进地将新技术应用与英语学习相结合,以促成有效学习的发生已变得十分重要。“移动教学App”平台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将为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学校今后的教学研究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其次,“移动教学App”移动学习平台打破了传统学习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学习变得更自由,更便捷。移动学习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移动学习平台通过创建全新的课堂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土著民”的在校大学生,如果老师对手机和移动技术能够善加利用,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拓展教学空间,创建全新的课堂模式,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完成全流程的形成性考核评估。
最后,“移动教学App”学习平台的应用,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通过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移动教学效果,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在教师的激发、引导和鼓励下,学生可以自己对信息进行查找并做出分析,进而形成自己对信息的观点,有利于培养自己独特的个性,提高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移动教学App”主要是通过课前导学、课中助学、课内评学、课后固学,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在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充分利用“移动教学App”平台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效破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方面有所创新,积极运用手机激活课堂,较好地实现移动学习平台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初期,我们大学英语小组针对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在教授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题进行了梳理,结合“移动教学App”平台上的有关资源,初步设计出能切实提升我校学生英语听说读应用能力的网络课程建设方案,包括教案的设计,PPT的制作,以及相关补充材料的制作。
其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移动教学APP”平台上,积极建设新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通过发起课堂签到,抢答,测验,课堂讨论,讨论上墙,提高课堂活跃度。充分利用“移动教学App”平台上的移动课堂互动系统,增强生生、师生间的交流,以此扩充课堂学习纬度。比如,在《体验英语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有关广告语的教学过程中,课前提前上传并发布教学有关的的资源和任务,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英文广告语并分析总结广告语的翻译特点。利用蓝墨语言课的通知功能推送预习课文通知,课堂上开展大量的任务型活动让学生体验语言,采用蓝墨云班课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课下要求学生选择某产品,以小组的形式用英语来描述产品特色,推销产品,并录制视频,上传至蓝墨云班课供学生互相学习,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以及组员之间的合作互助精神,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为学生提供开放学习空间,打破校本资源瓶颈。通过上传有关资源,共享名师课堂,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培养移动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构建英语学习和实践的活动载体,丰富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二课堂。
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以“移动教学App”为主要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充分利用“移动教学App”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合理选用相关资源和控件活动,创设学习情境,实施课堂教学,有效破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每个单元的新单词的时候,首先以音频的方式上传单词的发音,要求同学课下复习,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朗读比赛,并运用评分控件进行打分,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充分利用移动教学App移动课堂互动系统,通过课堂互动功能,如课堂签到,抢答,选人,测验,投票,多屏互动,讨论上墙,课堂报告,论文提交等功能,提高课堂活跃度。课堂上,提问不再是点兵点将,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到抢答,测验,投票等各种环节中来。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占终结性评价的50%,形成性评估即听说自主学习和平时考核占终结性评价的50%;通过移动学习平台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实现线下网络平台与线上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完成全流程的形成性考核评估。在平时的抢答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加分,学生能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每个单元的课后单词测试,讨论,作业的完成情况,各类移动教学App几乎都能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平时成绩不再无凭无据,后台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也体现出形成性评价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利用各类有利的移动教学App来辅助教学无疑是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培养其交际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但在使用各类移动App的过程,如何有效监控课堂内使用移动学习平台的实效性,以及探索出科学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的课程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